救命--(微型經典故事)

明崇禎年間,登州府有一個商人,名叫金誠多,原本只是個豆腐坊的小作坊主,可他憑著一雙慧眼、一副好腦子,從小做大,經過幾十年苦心經營,一躍成為登州府第一商!話說早秋的一天,金誠多外出收賬,經過一片地頭,只見地裡的高粱、玉米長得高大粗壯。


金誠多不禁思忖道:今年的高粱、玉米為何長得這般高大?他下了馬,隨手摺斷一根高粱稈,只見斷裂處爬滿了白色的小蠕蟲!他皺皺眉頭,又到其他地裡找來一些高粱稈折斷,裡面也盡是小蠕蟲。他暗暗驚道:原來是遭了蟲災!於是,他吩咐兒子金不二,回去後要多多買進玉米、高粱。
果然,一場秋雨襲來,田裡高大粗壯的高粱、玉米稈幾乎全倒伏枯萎了,還沒到秋收,糧價已經上漲。這時,金誠多剛好有事要出一趟遠門。
臨走前,他將兒子叫到跟前,再三告誡道:“今年這裡糧食歉收已成定局,到時候糧價會一漲再漲,但糧食是養人活命的,無論如何不能虛抬糧價,有一點點的賺頭就好了。千萬不要財迷心竅,免得誤了大事。千萬!千萬!”金不二連聲應道:“爹,您只管放心,孩兒一定按您的意思辦!”誰知金誠多一個多月後返回來,剛一踏進登州地界,不由大吃一驚:離開登州才這麼短的時間,城裡竟然到處都是饑民!原來,這段日子,登州不但受了蟲災,還遭遇了百年來最嚴重的蝗禍。
當他得知登州的糧價此時已貴如黃金時,心中大急,命令夥計馬不停蹄,直向家中奔去。剛進家門,金誠多一見到兒子,就喝問道:“為什麼不賣糧?”金不二眉飛色舞地說:“爹真是料事如神,今年的糧食不但減了產,還遭了蝗禍,整個登州府只有咱們家糧食多,現在可是一粒糧食一粒金哪!孩兒和幾家糧商商量過,再拖幾日放糧,狠狠地賺上一筆!”金誠多搖了搖頭,嚴肅地問道:“衙門裡的人可曾找過你?”

金不二道:“登州府的尹知府已經找過我兩次了,說要以咱們進糧價兩倍的價格買進這批糧食,但孩兒想,商人以牟利為本,他開價實在是太低了,也就沒有同意。”
金誠多一聽大驚失色,霍地站了起來,指著兒子罵道:“你這孽子,險些壞了大事!”說罷,當即吩咐備馬,要去見尹知府。
還沒出門,就見一個僕人慌慌張張跑了進來,叫道:“老爺,尹知府又來了,這次還帶了好多的兵!”金誠多一聽,反而冷靜了下來,急忙出門迎接。遠遠見到尹知府下了轎,金誠多連忙跪倒:“草民叩見大人!”尹知府不冷不熱地說:“哦?金老員外回來了,快快請起。”
金誠多站起來,作揖道:“草民剛剛回來,正想去拜見大人,想把小店所貯的糧食悉數捐出,供大人賑濟災民!”“哦?”尹知府沉吟了片刻,“只是本官一時半會兒恐怕拿不出那麼多銀兩。”
“大人!”金誠多大聲道,“草民自願捐出,分文不收!”“好!”尹知府哈哈大笑,“還是金老員外有遠見,本官無以回報,就把剛剛寫好的這幅帖子送給金老員外吧。”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個信封,交到金誠多手中,傳令道:“立即張貼公告,金老員外願意捐糧賑災!”
這天夜裡,金誠多來到金不二的房間,嘆道:“要是我晚回來幾天,你我的腦袋現在恐怕就要搬家了!”

“此話怎講?”金不二驚得一骨碌坐了起來。金誠多道:“我一回登州,見糧價珍貴如金,就知道你沒有賣糧。想那饑民都是貧苦之人,你就是低價賣糧,他們恐怕也買不起,何況你還和一些奸商串通,一再哄抬價格。我一路上就聽不少饑民在密謀,說橫豎是個死,不如夜裡扮成強盜,殺了糧商,然後搶糧。你想我如何不急?”
金不二出了一身冷汗,顫聲道:“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自己開倉放糧,卻白白送給尹知府,讓他賺得好名聲?”金誠多道:“亂世必用重典,你囤積居奇,那尹知府找你兩次,也算給足了面子,你卻不識好歹,自以為奇貨可居,要不是我當機立斷,呵呵,你看看,尹知府送給我的帖子!”金不二接過一看,只見宣紙上是一個斗大的“殺”字,他嚇得汗如雨下,叫道:“難道這尹知府也要……”
“哈哈哈……”金誠多笑道,“事不過三,那天尹知府上門前已下決心,如果我等仍不識好歹,他就要動手殺人!區區一點兒糧食,換得我們全家性命,你說這買賣值不值?你要記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商人儘管以牟利為目的,但也不能壞了良心!”
果然,後來登州沒有放糧的糧商或被災民哄搶,或被官府誅殺。只有金誠多平安無事。荒年過後,他的生意依然興隆,因為登州的百姓都還記得他當年開倉放糧、賑濟災民的美德。


救命--(微型經典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