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農村的窮困,在於缺乏農業農村的商業模式創新

“農業真苦,農民真窮,農業真危險”,是某著名三農專家曾含淚的敘述和呼喚。當然,在當下,廣大中國農村也確實是以經濟中落後、包袱的形象存在。

農村農業路在何方?筆者一直記得一個場景,當時我還在上大學,放暑假,某天在家恰好遇到了一位鎮上國土局的年輕幹部,他當時在村裡駐隊。在閒聊中,這位當時30多歲的“領導”(在我眼裡確實是)很誠懇地問我這個當時20歲的在校大學生,你們大學生怎麼看農村未來會怎樣,要怎麼辦。問的非常誠懇,而且絲毫沒有因為我的年紀而輕視我,所以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當時年輕熱血的我,很衝動地說應該仿效英國式的圈地運動,把人移走,土地集中,通過集中提高效益。這位大哥當時看著我的眼睛有好幾秒,臉上有一副淡淡的憂傷。或許是覺得我的話淺薄,或者是感覺到農村的土地沒有前景。一晃到現在有20年出頭了,這一幕還記得很清晰。至少我覺得,他是一個真心在思考、在為農村農民想的人。我們國家的基層應該說確實是有不少這樣想作為的幹部的。

20多年過去了,我的江漢平原的農村老家,還是較窮,農業還是沒搞頭。現在老家年輕人是基本都在外出打工,除了身體有殘疾的幾個青年人,村組裡就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水稻田承包一般也就在十幾畝或幾十畝,效益很一般。副業的魚塘都以1戶承包2口塘為主,效益還勉強。這些年前前後後也開展過諸如花椰菜種植、稻蝦等扶持項目,但似乎不太成功。

我印象中小時候的農村、農業迅速地敗落了。基礎設施確實修的很好,水泥路全通,電、自來水都通了。但土地的利用在降低,我小學時,水稻是三季,最少也兩季。現在則基本是一季。另外,種植品種越發單一。江漢平原是一片沃土,小時候我們那種植的糧食、經濟作物有幾十種,包括紅麻、豌豆、馬鈴薯、西瓜、甜瓜等。現在大部分消失了,只剩下常見的幾種。昔日充滿童趣和多樣性的農田,無奈成為了回憶。現在回老家走在田埂上,很多回憶和嘆息。老家的菜也有變得單一,特色的東西越來越少。很多菜都沒法做了,有的是隨著老人故去,會做的人沒了。有的是工具沒了,有的是原料沒了。這些隴在一起,時常讓我感到我小時候的那個家越來越模糊,像是丟了什麼似的。

農業到底該如何?20多年前的疑問今天還依然在。但隨著我國的發展,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清晰起來。

我們站在當下,再看農業。就會發現即是問題,其實也是機遇。發展農業農村,已經成為現實選項。農村農業正在發生量變到質變的可喜轉變。

從大的方面來講。第一層,城市化到了今天,規模已很大,已很難再高速發展了。經濟需要新的增長點,特別是能提供整體推動力的高速增長點。農村農業作為曾經的窪地,正符合要求。第二層,整個國家的發展,需要戰略縱深。而農村,正式承擔這個任務的選擇。農村可以成為傳統文化的蓄水池,戰略的縱深,某些失敗者的退路。形成一線、二線、多線城市,加上鄉村的梯隊,整個社會、經濟就更完善,更有彈性。第三層,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空間和距離帶來的影響,正在變弱。農村作為居住地,工作地的選項正成為更大的可能。

如果我們縱向回顧從改開開始到現在的40年,其實農村農業的落後並不是一直存在的,它是個相對落後的演化過程。在改開的最早期,農村無論是作為宜居,還是從業,都有過很短暫的比較優勢。但這個優勢隨著人們開始吃得飽,迅速消失,直至差距不斷拉大。

縱向來看,我國農村農業的落後,實際上是相對地落後,是相對城市的快速發展,農村發展太慢,資源由此大量轉移到城市,使得農村更加加速落後。

以更具體地資源來比較。改開初期,就教育、醫療來比,農村和城市差距存在但還算較小。就就業機會來說,也是差距較小。當時很多農村人無論是種田地,還是做小生意,還是做泥瓦匠等手藝的,養活家人和承擔孩子教育、醫療是沒問題。部分早期的萬元戶也誕生在農村。

總結一下,可以說,我國農村、農業的落後,是相對的落後,是經濟政策的產物。為了整個國家的發展,肯定是要先走城鎮化。而農村農業的落後,是暫時顧不過來的沒辦法。

而現在,農業農村,將迎來屬於它的發展機遇。

某種程度上來說,農村、農業,城市、工業、商業、企業,都是經濟形態。而經濟的發展,需要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大膽地看農村,今日的窪地其實處處是機遇,而關鍵的關鍵,還在於商業模式的創新。

我國的農村不是沒有“先進分子”,事實上,即使是在改開這40年,比如江浙滬的農村,山東的農村,等地,也有很亮眼的地方。

將農業、農村分開來看的話,農村未來就是求宜居,農業則是求就業。過往很多糾結是因為認定農民失去土地,失去保障。但換個思維來看,何須農民失去土地呢?我國的農村土地承包是集體所有,農民承包,是兩權分立。能不能搞三權分立,還是集體所有,農民承包,加上一個主體經營。把經營權單獨劃出來討論,土地性質不變。這樣行不行?那麼就可以變成:

一、農村的居住宅基地不變,每戶還帶一塊自留地,甚至一個小魚塘。這是一塊,居住。

二、土地則集中起來,進行商業化種養殖。獲得的效益裡除了經營者所有,還按統一的比例分潤給土地承包權所有者,甚至可以不用劃給個人,而是變成本地戶籍農民的保險金,以使得農民享有醫保和退休金。

一句話,農村的宜居性才是所有一切的根本。農民住在農村,這點沒問題。而盤活土地產生效益,則一方面可以分農民一部分作為保險和退休,哪怕標準低一些也是可以。二,商業化種植同時還可以提供給農民工作機會,無論農民是自己直接參與成為商業化種植的老闆,還是當工人,甚至是零工,這都可以給住在農村的農民提供就業機會。這就從根本上保障了住在農村的可行性。

當然,宜居光有工作機會還不夠,還需要基礎設施,包括硬件和軟件。硬件現在其實已有了,真正缺的是軟件,其中最大的是醫院和學校。而這,必須依靠國家的投資。有了就醫、教育的保障,農村就形成了完整的閉環,具備宜居性。

那麼未來,農民住在農村。可以選擇外出打工,也可以本地就業。孩子可以得到基本但足夠的教育,全家可以得到基本但足夠的醫療。小病、慢性病的服務本地醫院解決,大病,則有流暢的轉院體系,這些都不會是問題。焦點就在國家投資建立的醫院、學校,以及配套的人員與服務。

新農村,將由宜居的農村,和土地集中後的商業化運營組成。

如此一來,農村就活了。農村不僅可以讓想在農村繼續生活的農民住下來,甚至還可以吸收想退養到農村的城裡人,以及部分在城市裡難以生存而退居農村的人。

農村、城市,形成一個閉環的,互補的體系。整個社會的基礎紮實,流動順暢。

那麼,重點是集中的土地能否產生效益,能產生多少效益?而這個,就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問題,即農業的商業化模式創新。

如果留心,大家應該注意到中國近些年不斷在提農業園,包括國家級農業園,省級農業園。農業園是什麼?農業園,不就是一個類似工業園的東西嗎?簡單來說,就是以土地、以本地地理環境為主要要素的商業形態。它可以沒有圍牆,但有地理範疇。

那麼,地理標識的優勢農產品,顯然就將成為第一波的勝選者,成為示範性的國家級或省級農業園。比如,甘肅某市(縣)適合種子繁育,建種子農業園。陝西某市(縣)適合蘋果,建蘋果農業園。中國自古以來,有哪些地理特色的農產品,就能建多少個相應的農業園。煙臺蘋果、杭州小核桃、靜寧蘋果、贛州臍橙,----,數不勝數。未來,將真正實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由於地理標識農產品具有唯一性,獨特性不可替代,所以那些曾經在華夏成為“貢品”、“特色”的農產品必將重新迴歸其角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市場上的寵兒。因為數字化時代,作假更容易被甄別,這些農產品可以做到全程直播生產,標識追蹤,從而做到品牌的獨特和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農業園並不是只有種植,種植及後面的包裝、銷售、加工,整個一個長鏈都可以在本地配套,加上與新零售的對接,形成完美閉環。那麼,整個農業園提供的不僅是當地農村的就業機會,還有給城鎮,乃至大城市的就業機會。

這是第一波。第二波則是不那麼具有地理競爭力的,可以做成規模化的種植,做糧油安全放心農業園、蔬菜園。

第三波的農村農業,是就本地地理做旅遊、農業博物園、退養的專業開發。建設成景區、退養中心。這些地方也可以提供就業,產生產值。

各種商業模式,林林總總。只要打開了思路,農業農村這個窪地就不再是包袱,搖身變成潛力藍海。

未來的農村,也並不是非要建設成美輪美奐的。宜居就行,錢是要花,但公共投資的重點應該是醫療、教育、通訊等基礎設施。有了可以安家的基礎,勤勞善良的農民就可以安下家來。至於農民會將自己的宅基地建成什麼樣,其實不用過多幹涉。或許對建築的規模做一定的限制等等,就可以了。

因此,農業農村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農村宜居後,可以保留更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多的地方傳統。這些東西不再是包袱,甚至都可以成為財富。試想一想,如果各地建立一些還原地方特色傳統的農家景點,裡面有中國80年代一樣的美食、各種器具、各種農作物、各種地道風俗,請問您想不想去看一看?偉大中國有那麼多民族,有那麼大,甚至一個縣都有一個縣的特色,那得有多少好玩的,多少可看的。這些不是包袱,是我們實打實的財富。

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在於能否有創新的思維。農業農村的投資正在啟動,現在就是好時機,可以開始籌謀,開動我們的大腦,去構建農業農村的新商業模式!

當下農村的窮困,在於缺乏農業農村的商業模式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