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裡最真的記憶——祖父的園子


《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品於1940年9月1日見載於香港《星島日報》,1940年12月12日,蕭紅於香港完成《呼蘭河傳》書稿創作,12月27日全稿連載完。該作品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話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


呼蘭河裡最真的記憶——祖父的園子


作者蕭紅,是民國才女,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女作家,這本書用灰色的筆調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灰色的童年,一個灰色的故鄉。

在普通人的記憶裡,故鄉是美好而又難忘的,童年裡的故事是一生中無法忘記的情懷。作者的故鄉是在一個叫呼蘭河的地方,那裡的民風封閉,封建思想濃郁的小鎮,小鎮裡經常會有一些諸如跳大神之類的活動,人們的思想愚昧不開化,一個會淹沒各種動物的大泥坑,會引來什麼海龍王啊,叫魂啊之類的事情,呼蘭河人也就在這些信仰風俗中找到他們的一點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樂趣。而對於童年的作者,內心是牴觸的,作者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她的內心是極其苦悶閉塞的,她渴望一種嶄新的生活,她在尋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呼蘭河裡最真的記憶——祖父的園子


在作者的記憶裡,祖父是她童年生活裡的一道亮光,正是這道亮光點燃了作者內心的火焰,她和祖父一起唸詩,一起餵雞,她享受著童年的趣味,儘管作者多年以後對故鄉的回憶裡有些許恨,有些許愛,也有些許不捨,我看著文中祖孫倆的片段回憶,內心感動,一個人或許有恨,有愛,有怒,但是我想一個人內心的豐富遠遠超過自己的想象。


呼蘭河裡最真的記憶——祖父的園子


作者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離開了那個充滿封建充滿愚昧的村子,也許她當時想的是自己終於擺脫那樣的生活,然而許多年後,這個曾經自己不屑的地方才是自己最牽掛的地方。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那個曾經鮮活的童年或許遙遠卻很真實,童年的你會和小夥伴們釣魚,會看小畫書,會有許多啼笑皆非的故事,那個童年裡有我們最真實的記憶,在這本書裡,作者將童年描寫的真誠,童年的那個小鎮有著許多人,每個人都在上演著悲歡離合,而這些故事就成為作者以後的記憶。

茅盾稱《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而在我看來,這本書就是作者的心路歷程,童年的那段時光永遠的埋在了作者心底,成為她一生的記憶。

呼蘭河裡最真的記憶——祖父的園子


小說看起來像是一本流水賬,語言平淡得像一杯白開水,可恰恰是這樣的一杯白開水最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試著想一想,每個人的童年,或者說一生都是平淡的一杯水,但是喝在每個人的嘴裡卻是另一番滋味,只是這個滋味需要自己去體會而已。

作者的祖父,有一個小園子,在這個園子裡,祖父給了作者最溫暖的微笑,最溫暖的懷抱,最真實的回憶,整本小說裡,這個園子寫得最為油墨重彩,生機勃勃。在那個園子裡,祖孫二人享受著靜謐時光,祖父會講故事,孩子會咯咯的笑,這是多麼和諧的一幅畫,這與小鎮上那些愚昧無知且又麻木不仁的人比起來是多麼幸福的園子啊!我本人也最喜歡這一章節,相比其他章節 的沉悶,這一節更加打動人心。或許人心原本就是最嚮往單純本真的生活。小說後面描寫老胡家小團圓媳婦的悲慘命運以及二伯可憐又可厭的人生,祖父的園子更加難能可貴。祖父的園子就是作者的心靈支柱,也是她精神的伊甸園。

呼蘭河裡最真的記憶——祖父的園子


關上書本,我在想著那個火燒雲的傍晚,天空似火燒一般通紅,村子裡的樹木花草,雞鴨貓狗都披上了紅色的光暈,孩子們通紅的臉蛋,村子裡的一切都鮮活地留在了作者的記憶裡,這就是故鄉的情懷,無論多少年,無論你身在何處,你骨子裡的東西是你一輩子抹不掉的記憶。今日我和孩子一起看了這本書,我和她一起寫了讀書筆記,我希望我的切實行動能感染到孩子,我希望自己做一個言傳身教的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做一個言出必行的好孩子,加油!

呼蘭河裡最真的記憶——祖父的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