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厄瓜多爾的南美大隧道是一個十分經典的“未解之謎”,常常被收錄於各種未解之謎的叢書之中。小時候的我對這類的包含著史前文明的探險故事欲罷不能,並且深信不疑。

但是根據書中的記載,此事已經是40年多前發生的了,此後是否進行過探索,一直牽動著我的心。因為始終不知道這條隧道的名稱,因此自然在外網上無從下手。直到

@拯救歐洲我王堅

老兄提到這條隧道叫做Cueva de (los) Tayos,我才順藤摸瓜找到了這條隧道的相關信息,在此表示感謝。圖片來自於wiki,谷歌,侵刪。


在開始考證前,不妨先看一下網絡和書籍中常見的故事的“原文”:

1965年,50歲的阿根廷考古學家胡安·莫里茨來到厄瓜多爾,本來準備研究一下當地的各種部族以及人種學等。然而他在6月份的一次調查研究中,卻意外地發現了一條來歷不明的大隧道,莫里茨進入這條隧道勘察了數百公里,在其中發現了許多文物,莫里茨估計這條隧道通往南美大陸的地底深處,綿延約數千公里。 1969年,莫里茨請求面見厄瓜多爾總統,向他作了有關隧道的彙報。1969年7月,胡安·莫里茨獲得由厄瓜多爾國家授權並經過公證的證書,證明他擁有厄瓜多爾地下洞穴的所有權,但要受厄瓜多爾國家政府監控。 目前這條隧道只在厄瓜多爾和秘魯境內的數百公里被人們考察和測量過,估計長度約在4000公里以上,人們尚不知道其最終向何處,現在這個隧道的入口處由一個未開化的印第安部落日夜嚴密把守。 1972年3月4日,由厄瓜多爾考古學家法蘭士和馬狄組成的科學調查小組,在莫里茨的帶領下,再次對大隧道展開調查。調查隊員鑽進了神秘莫測的地下世界,在隧道里,他見到了寬闊、筆直的通道和牆壁,多處精緻的岩石門洞和大門,加工得平整光滑的屋頂與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的大廳,還有許多每隔一定距離就出現的平均1.8米至3.1米長、80釐米寬的通風井。他們毫不懷疑地認為,這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難破解的謎。 在這條隧道里,蘊藏著無數對人類具有重大文化和歷史價值的極為珍貴的古代遺物。從莫里茨發現的隧道入口進去不久,就有個140米×150米的巨型大廳,其規模相當於我們現在最為先進的大型機場裡的飛機庫。大廳中央放著一張桌子和七把椅子。這些桌椅既不是石頭的,也不是木頭的,它像金屬般堅硬,但又像是人造材料製造的。據估計它至少有5萬多年的歷史,而實際上它的年代更為古遠。 大廳裡還有許多純金製作的動物模型,如巨蜥、大象、獅子、鱷魚、美洲豹、駱駝、熊、猿猴、野牛、狼,以及蝸牛與螃蟹等。而其中有些動物如大象、獅子和駱駝等並不產於美洲。那麼是誰製作了它們的模型,又置放在隧道中的呢?更令人吃驚的是,在隧道里一塊長53釐米、寬29釐米的石板上,竟然刻著一隻恐龍!恐龍早已在6400萬年前滅絕,今天人們對恐龍的所有認識,都是從對恐龍化石的研究中得來的。那麼這些隧道的製造者是怎麼知道恐龍的呢?或許他們像現代人一樣用高科技手段研究過恐龍化石? 在隧道里還發現了一個12釐米高、6釐米寬的用石頭製作的護身符,經鑑定是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的遺物。它的背面是半彎月亮和光芒四射的太陽,正面是個小生靈,這個小孩右手握著月亮,左手握著太陽,他竟然還站在一個圓形的球體上!從1522年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人類才第一次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那麼在史前時代,有誰早已知道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球體上的呢? 隧道里還有一個奇異的石雕人像,這個人像戴著形狀奇怪的頭盔和耳機,穿著帶有許多按鍵的服裝。這種怪異的服裝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外星宇航員。但在這一切的珍寶中,最珍貴的還是那本在許多民族遠古傳說中提到的金書。金書大部分用一種不知名的金屬板製成,而另一部分是用同樣的金屬薄箔製作的。書頁大小為96×48釐米,每頁上都蓋有奇怪的印章,估計有數千頁之多。書上的文字好像是用機器壓上去的,這些文字與現在任何一種文字都不相同。 基利斯貝神父在厄瓜多爾的古安加住了45年。在過去20年裡,他從印第安人那裡收集到大量石刻、金銀製品等。神父帶調查隊參觀了他的收藏室。第一號房間收藏的石刻;第二號房間是金、銅和其他金屬藝術品,據說是印加帝國的;第三號房間則全是純金製品。基利斯貝神父收藏的大量金屬箔,上面均刻有星星、月亮、太陽和蛇。其中一塊金箔的中央刻有一個金字塔,兩邊各刻有一條蛇,上面有兩個太陽,下面是兩個太空人似的怪物及兩頭像羊的動物。金字塔上面是許多帶點圓圈。 在遙遠的史前時代,到底是誰建造了這規模宏偉的隧道?又是誰留下了這些隧道中的寶藏?

“油鴟洞”與莫里茨

看到獲得搞笑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丹尼肯,我就意識到不妙,因為小時候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完全沒有注意到這個坑爹的老兄。文中提及的人物多數都是存在的,但是文章的順序被巧妙的進行了置換,因此結果也大不相同。

首先這條“南美大隧道”是客觀存在的,名為Cueva de los Tayos,在西班牙中是“油鴟洞”的意思,是一個位於安第斯山脈東側、厄瓜多爾莫羅納-聖地亞哥省與秘魯交界的洞穴。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油鴟洞

當地的印第安土著——舒阿人每年春天會使用藤梯和火把下到洞穴內,捕獵生活在這裡的油鴟的幼鳥,因而得名。因為附近還有類似稱呼的洞穴,因此也被稱之為“靠近Coangos河的油鴟洞”。關於這個洞穴最早的書面記載始於1860年左右。因為位於舒阿人的聚集地內,所以進入此洞穴需要獲得他們的許可並且交稅。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舒阿人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油鴟

此洞穴距離聖地亞哥河(Santiago River)2公里,離Coangos河800米;根據2008年的GPS高度計測量值,位於海拔539米處。該洞穴的入口位於一個幹谷的谷地,該地區的岩石種類主要是薄層灰巖與頁岩。

通往洞穴的主要通道是一條叫被稱呼為“煙囪”的垂直隧道,入口寬度為2米,孔口長15.6米,深約63米。下降只能使用爬繩、繩索和下垂繩從垂直隧道下來,隨後會進入一個7.8*68米長的廣闊空間中。在向東走20米之後,又出現了一個5.6米高的小的垂直隧道,下到底端後,便可進入到總長17.9公里的隧道群中,其中探明的部分大約為4.9公里。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從第二垂直隧道下去之後,可以看到一些類似建築結構的部分,例如一個巨大的門、一些牆和一個由水蝕造成的幾何形狀的隧道——長度大概在2.9公里左右,寬約50米、平均高度在15至35米之間。走到盡頭,才能到達90*240米的中央大廳。該洞穴的垂直高度為201米,最低處為一個水坑。

通道的石壁、石門的構造因為有稜有角,並且對稱和非常平滑,從表面上看,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它是由人類製造的。

但是根據對比研究,這類洞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石灰岩層中的水長期沖刷而形成的,並非是人類活動所造就的。

並且,上面原文中所說的4000公里並且到達秘魯,完全是最早的翻譯把最早探測的4000多米看成了4000多千米,翻譯錯誤所致,實際上“油鴟洞”真有這麼大的話,怕是出口要從美國鑽出來了。

前面既然提到了丹尼肯,那麼不得不說一說這位胡安·莫里茨(János Juan Móricz ,1923–1991)了,他並不是阿根廷人,而是出生於匈牙利。他於1954年離開家鄉,來到了法國。在巴黎和一個叫安妮·維羅尼克·莫里茨的女人結了婚。他後來於1962年搬到阿根廷並且取得了國籍。1964-65年起,他先在秘魯,然後在厄瓜多爾尋找金礦,而不是考古和進行人類學研究。為此,他進行了廣泛的檔案研究,主要致力於研究在印加帝國時代建立的舊礦山,並且使他們重見於天日。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胡安·莫里茨與油鴟洞

他發現了七個印加帝國的礦山,並且在坎巴拉扎鎮附近建立了基地。據說他在1965年第一次探索了“油鴟洞”。

1968年的時候,莫里茨寫了一本名為《歐洲人的美洲起源》的小冊子,其中包括一系列關於歐亞大陸-美洲和在哥倫布前接觸的偽歷史主張。其中包括:蘇美爾人、匈牙利人和伊比利亞人最初來自美洲;普魯哈語(Puruhá)是匈牙利語;巴斯克人屬於與匈人相同的“種族和語言分支”;以及美洲的各種土著民族就是現存的匈人。在這本小冊子中,莫里茨還聲稱,當地的一種土著語言——扎菲基語,實際上是原始的“匈牙利語”。然而他並沒有提供任何語言學上的對比與舉證,就開始胡思亂想,因此受到了學界的一致批評乃至嘲諷

不過,與此相對,他主張姆大陸的存在、印度河文明與埃及文明與匈牙利之間擁有共同的文明祖先,並且秘密就在安第斯山脈之中等說法,則獲得了相當一部分簇擁。

在1969年7月,胡安·莫里茨再度探索了“油鴟洞”,並且聲稱在洞底發現了發現了成堆的黃金、不同尋常的雕塑和一個收藏著金屬打造的書籍的圖書館,並

聲稱由厄瓜多爾國家授權並經過公證的證書,但是實際上除了證明他在1969年的確進行過探索外,厄瓜多爾政府並沒有提供什麼的幫助

瑞士作家埃裡希·馮·丹尼肯於1972年拜訪了莫里茨,他在1973年出版的《上帝的黃金》一書推廣了這個洞穴,他聲稱金屬圖書館內的圖書都是由黃金構成,他想要拍照時被莫里茨阻止。據說這些物品位於人工隧道內,而人工隧道是在外星生物的幫助下,由一個失落的文明所創造的。而這類的觀點在1968年出版的《諸神的戰車》中就能看到了。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丹尼肯與莫里茨

不過,上文中的1972年的厄瓜多爾考古學家法蘭士和馬狄的這次探索,並沒有見於網絡資料,需要《上帝的黃金》這本書原本來論證,暫且保留意見。

由於丹尼肯的書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大英博物館的科學家在蘇格蘭探險家斯坦·霍爾的帶領下,於1976年組織了一次為期三週的對“油鴟洞”的探險與調查,試圖證實莫里茨的說法。這次探險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花費最為昂貴的洞穴探險活動之一,共有100多人參加,其中包括各種領域的專家、英國和厄瓜多爾的軍人、一名電影攝製組成員。甚至是前宇航員、登月第一人的尼爾·阿姆斯特朗,也參與了探險。

探險隊中的八個經驗豐富的英國洞穴探險家,在徹底探索這個洞穴的同時進行了準確的調查,並製作一張詳細的洞穴地圖。雖然洞穴的一些物理特徵確實與莫里茨的描述大致相符,但還沒有證據可以支持丹尼肯那些奇特的說法。此外,探險隊還發現了一些動物、植物學和考古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1976年的探索

莫里茨自稱並不信任外國研究人員,他和土著嚮導不願意透露“洞穴真正的位置”,甚至不肯提供任何物證和金屬圖書的照片,並且說探險隊探索的地方並不是真的“油鴟洞”。

在此後的幾次探索,科學家發現,在“油鴟洞”中棲身的最古老的人類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公元前48000-前12000年),並且保護當地居民度過了冰河時代,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這些人由於氣候變暖而離開了洞穴。開始向秘魯和智利北部沿海的南部地區遷移。

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000年開始,“油鴟洞”重新被另外一個已經能夠製作陶器的文明所佔據,慕尼黑大學通過碳-14檢定證明了這一點。

大約公元前1500年,第一批舒阿人開始進入該地區,此後,與洞穴裡的土著民族融合。有證據顯示,在公元前500年起,在“油鴟洞”內便有舒阿人居住。直到20世紀,每年都有一次舒阿人的圍獵的活動,他們以非常尊重的態度看待洞穴,並相信他們祖先的靈魂就在那裡安息。當然他們不會和錢過不去,因此只要願意交錢,就可以對“油鴟洞”進行探索。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在2012年的一次探索中,波蘭探險家Yoris Jarzynski根據考察的結果,認定該洞穴是天然形成的,並非人工開鑿。

2018年1月31日的《探索未知》(Expedition Unknown)第四季第六集播放了名為《追尋金屬圖書館》的一期節目,探險家喬什·蓋茨和他的團隊獲得了舒阿人和斯坦·霍爾的女兒艾琳·霍爾的幫助,重新探索了該洞穴,當然自然是沒有發現所謂的“黃金圖書”。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喬什·蓋茨

克雷斯皮神父的收藏

文中提到的基利斯貝神父(Carlos Crespi Croci ),經過外國媒體考證,是慈幼會的教士,或許翻譯成克雷斯皮神父更加合適。編者為:JOANNA GILLAN。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本文作者(是個妹子)外的三名同行學者Hugh Newman, Jim Vieira, Dr Ioannis Syrigos

這次採訪我簡單翻譯了一下,不是完全對應。

克雷斯皮神父,1891年出生於意大利。他在米蘭大學學習了人類學後,1923年,他作為一名牧師,被分配到了厄瓜多爾的安第斯小城昆卡,並且負責瑪麗亞·歐西莉亞多拉教堂。他把餘下的59年的生命獻給了慈善事業,直到1982年去世。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克雷斯皮神父

克雷斯皮神父以其多才多藝而聞名——他是一名教育家、人類學家、植物學家、藝術家、探險家、攝影師和音樂家,同時他在厄瓜多爾做了不少人道主義的工作,包括建立了一個孤兒院和教育設施,並且為救濟貧民的工作四處奔走,從而贏得了當地人民的愛戴。直到今天,他幫助一個小孩的塑像仍豎立在瑪麗亞·歐西莉亞多拉教堂前的廣場上,當地的老人們都十分熟悉克雷斯皮神父的事蹟。在昆卡市的不懈努力下,梵蒂岡將克雷斯皮神父追封為聖人。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克雷斯皮神父和昆卡的小朋友們在一起

克雷斯皮神父幫助的不僅僅是昆卡的人,也對厄瓜多爾境內眾多土著部落有著濃厚的個人興趣,並試圖瞭解土著人的文化和傳統,儘可能為他們提供幫助。克雷斯皮神父借宿在土著家中的時候,也往往只是在地上鋪上一張毯子便和衣入睡。

正是由於克雷斯皮神父對土著人們的奉獻,土著人才開始給他帶來手工藝品作為感謝。這些文物來自厄瓜多爾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幾乎涵蓋了厄瓜多爾所有土著文化的作品。

當然,文中所提到的大量的金屬雕刻板,經過專家考證,被認為是現代的雕刻品或古代文物的複製品,但是克雷斯皮總是表現出對土著人的感激之情,並不在乎禮物的價值。克雷斯皮不想無緣無故地給貧困家庭錢,對他來說這可能是在某種程度上羞辱他們,於是他便開始接受以物換錢。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帶著稀奇古怪的金屬板找上了門,神父也很明白這些金屬板都是冒牌貨,雖然他並沒有阻止這些急需用錢的土著用假貨換錢的行為,但是由於不是真的,他對於這些金屬板的處理也比較隨意。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手上的各種“文物”超過了50000件,在梵蒂岡允許他建立一個博物館存放這些東西前,多數被存放在了瑪麗亞·歐西莉亞多拉教堂的庭院裡。但是不幸的是,1962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他大部分的“藏品”。在克雷斯皮神父去世後,他的這些藏品都被轉移走,並且一時下落不明,有人認為被收藏在瑪麗亞·歐西莉亞多拉教堂的地下室檔案,有人認為被送到了梵蒂岡或者賣給了私人收藏家。

神父的文物大多數都沒有爭議,可以根據外表劃分出所歸屬的文化和時間段,但是其中有一小部分比較富有爭議,上面刻畫著的奇怪的符號,明顯是蘇美爾等兩河文明的產物——這一點連神父本人都不得不承認。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丹尼肯在他的作品《上帝的黃金》中,聲稱他與莫里茨造訪了“油鴟洞”,那裡有純金製作的動物模型和幾千頁的金書,並且聲稱這與失落的文明以及外星人有關,其中提到了克雷斯皮神父的藏品就是從那裡得來的,因此神父名聲大振。

研究克雷斯皮神父的專家阿爾瓦雷斯博士(Dr. Luis Alvarez)解釋說,丹尼肯的說法完全是錯誤的,因為克雷斯皮神父壓根沒有造訪過“油鴟洞”,在神父聽說丹尼肯的那一套“理論”後,神父本人都被驚呆了。

阿爾瓦雷斯博士安排厄瓜多爾中央銀行開放其私人博物館藏品給記者,其中包含了幾千件被精心分好時代、文化的雕像、禮儀座椅、武器、石刻、陶瓷、珠寶、古代計算系統、宗教圖標,甚至是拉長的頭骨和縮小的人頭,但是唯獨沒有所謂的“金屬板”製成的書籍。

當記者詢問金屬板的情況時,被博士告知這些金屬板只是垃圾,厄瓜多爾央行拒絕購買它們,因為它們被專家們證明是假的。

在記者的請求下,阿爾瓦雷斯博士安排了一名警察護送記者去位於央行建築群的另一端,一座破舊的老建築的一個上鎖的儲藏區內看到了這些金屬板——這些金屬板和手工藝品被堆成一堆扔在紙板箱裡,散放在地板上。很明顯,這些金屬板沒有被認為有任何價值。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這些金屬板顯然不是由黃金製成的,而是一種更像是鋁的軟而柔韌的金屬。這些雕刻品很粗糙,有的風格還很幼稚。的確,其中很多作品包含著不尋常的人物雕像和不可名狀的場景,但他們與現代廉價金屬板雕刻品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由此,記者得出的結論是:

1.克雷斯皮神父的藏品並沒有丟失,而是被厄瓜多爾中央銀行購買,目前存放在他們的博物館金庫中。

2.克雷斯皮的大部分藏品都是從厄瓜多爾各地收集的真實珍貴的文物。

3.丹尼肯提到的所謂金屬圖書館只不過是用廉價金屬雕刻的現代藝術品。

不過,在造訪了銀行、圖書館和大學後,記者並沒有找到神父的那些蘇美爾文明的藏品,或許這些藏品的下落才是真正的不解之謎。


結論

綜上所述,南美大隧道“油鴟洞”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其中的史前文明的發現則應該是莫里茨為了吸引人繼續來探索該洞穴,因此虛構出來的。

莫里茨並不是考古學家而是淘金客,他主張的印第安土著與匈牙利人、巴斯克人等的關係等等觀點本身在學界看來就很駭人聽聞,因此為了引人注目,同樣編造出這樣的故事,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丹尼肯作為一名一向不怎麼正經的作家,則進一步誇張了金屬圖書館,並且說是由黃金打造的,最後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牽連到了無辜的克雷斯皮神父,實在是過分。

而在翻譯的過程中,最早的中文翻譯者又添油加醋,將隧道說的更加神乎其神,而無視後來的正式的考察的結果,真是比索尼還罪惡滔天,搞得百姓怨聲載道,趕快叉出去!!

揭秘所謂“南美大隧道”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