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粉“汙染”,濟源285畝白菜制種可能致損幾百萬,誰之過?

“全村285畝白菜制種,如果再不解決,將全部報廢,不僅損失幾百萬,老百姓也白出力了!”3月30日,春暖花開時節,濟源市大峪鎮反頭嶺村多名群眾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說,全村大部分群眾種植的285畝白菜制種產業命懸一線,急需解決。

好端端的白菜制種產業,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村民如此著急?事件背後有何隱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數百畝菜田長勢喜人,村民高興不起來

大峪鎮反頭嶺村位於大峪鎮東山,距鎮政府駐地約12公里,全村轄15個自然村,9個居民組,截至2014年底總人口889人,全村人以農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菸葉、菜籽制種等品種,養殖以養豬、牛、羊、雞為主,外出打工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3月30日上午,在反頭嶺村,一畦畦白菜在春光下茁壯成長,綻放出金黃色的花朵。其間,有蜜蜂不斷在花叢間飛舞,美不勝收。

然而,對此,51歲的種植戶劉玉軍卻高興不起來,在地裡一邊查看蔬菜長勢,一邊暗自嘆息:“昆蟲來回傳粉,會影響到種子的純度,種子不純,種子公司就會拒收,已經給我們下達了緊急告知書。全村一年幾百萬元的收入,眼看就要打了水漂嘍!”

傳粉“汙染”,濟源285畝白菜制種可能致損幾百萬,誰之過?

▲在自家白菜制種田地頭,村民滿面愁容。

作為該村第一個白菜制種的引進人,曾經擔任過村幹部的劉玉軍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近十年來,反頭嶺村的蔬菜制種從最初的2畝地發展到了現在的600餘畝,品種有白菜、甘藍、蘿蔔和洋蔥。

“過去沒人種,現在搶著種。”他介紹,自從2011年開始,村委會和濟源潤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達農業)簽訂了訂單農業種植合同。

自此,全村蔬菜制種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按照最低一畝地4000元收入,依靠蔬菜制種產業,全村群眾每年僅此一項收入,就可以達到200餘萬元。

為制止私自種植,村裡曾通過村規民約規範

然而,看似一條紅火的致富門路,近年來卻讓許多種植戶如鯁在喉,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傳粉“汙染”,濟源285畝白菜制種可能致損幾百萬,誰之過?

▲反頭嶺村的白菜制種田,種源已經受到一定汙染。

“村裡大多數人種植潤達公司白菜制種,唯獨有6戶是個例外。”有不願具名的村民說,2018年開始,村裡先是有兩戶村民沒有按照村委會的統一安排,開始種植其他品種的白菜制種,面積大約在3畝左右。

當時,考慮到如不及時處理,將會導致全村白菜制種出現雜交,種子純度達不到標準影響收購,後由鎮政府出面調解,最終以賠償兩戶1萬餘元、將白菜制種剷除了事。

調解最後,兩戶村民被要求以後按照全村統一安排種植。

事後,村裡為此召開黨員、村幹部和群眾參加的“四議兩公開”專題會議,會議達成一致決議:為保證種子純度,蔬菜制種由村委會統一管理,不經村委會許可,禁止種植其他公司品種。

然而,村民們說,從2019年12月份開始,村裡有6戶村民又違反村委會會議精神,私自育苗栽植其他公司提供的白菜制種。

期間,擔心影響全村大面積白菜制種種子純度,鎮村幹部不下七次上門到6戶家中做工作,再次提出經濟補償,要求剷除,但最終協商無果,6戶村民堅持將育好的苗栽到地裡。

因為收成問題,雙方對立情緒嚴重,都有怨言

明明一件兩敗俱傷的事情,這6戶村民為何反其道行之呢?

面對疑慮,有村民說,潤達公司給種植戶統一收購價格為13元/斤,而給6戶村民提供白菜制種種子的公司卻給出了15元/斤的高價。

4月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聯繫到六戶村民之一、也是改種其他種源的發起人王改蓮。

她說,他們之前也是與其他村民一起種的同樣菜種,但2017年以來連續遭遇剋扣,到手價格每斤只有8元左右,很不合理。他們也曾多方反映,但沒有結果,“改種其他種源,也是迫於無奈”。

“出於這種不滿,我們有十幾戶都不跟著村裡種了,但村幹部各種威脅逼迫,直到現在剩下六戶。現在,是我們不信任村裡的村幹部了。”她說。

王改蓮說,考慮到串種風險,她曾在栽種前與其他村民的種植地主動隔離了500多米,進行了退讓,但最終其他有村民沒有主動退讓而使得隔離距離達不到要求。

王改蓮說,在此情況下,3月21日,村幹部還帶著幾十名村民來到她家地頭,要進行強行剷除。為此,雙方發生衝突。結果,她的未成年兒子“被一嘴巴扇成腦震盪”,有村幹部也被打傷。

如此一來,一場原本可以讓村民致富、村集體有收入的產業,就這樣在反頭嶺村成了尷尬存在。

傳粉“汙染”,濟源285畝白菜制種可能致損幾百萬,誰之過?

▲潤達農業發給村裡緊急通知,表示隔離區不符合制種要求,後果嚴重。(受訪者供圖)

“去年是天災,今年是人禍”當地政府已介入協調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多方獲悉,此事被擱置後,確實牽涉眾多,影響巨大。

3月27日,潤達公司給反頭嶺村委會下達了一份緊急通知,要求村委會和種植戶儘快清理隔離區隱患,保證白菜制種質量達到合同要求標準。否則,公司不承擔種子純度報廢的任何責任和損失。

傳粉“汙染”,濟源285畝白菜制種可能致損幾百萬,誰之過?

▲為事情解決,涉事雙方曾發生肢體衝突。(受訪者供圖)

對目前境況,反頭嶺村一位趙姓村民憂心如焚。他說,自己家裡種了12畝白菜制種,本指望這筆錢,給兒子娶媳婦,還房貸,如果問題無法解決,後半年經濟來源都將“打水漂”。

“去年是天災,今年是人禍。”有村民嘆息,去年4月,全村的蔬菜制種遭遇冰雹,核桃大小的冰雹顆粒,將自家田裡的白菜制種砸的只剩下光禿禿的莖稈,“15畝才賣了2萬餘元。”

“從正月十五以後開始栽,到麥收季節打成籽才能掙錢。”有村民直言,種植白菜制種很辛苦,從育苗到栽到大田,再到收穫打籽,基本上需要一年時間,過程相當漫長。尤其是今年,白天水不夠用,只能等到夜裡,家家戶戶頭戴礦燈,拿著水管一株株噴灌,“一人一晚上澆5分地”。

他說,眼看一年的辛勞化為泡影,有種植戶忍不住痛哭失聲。

有種植戶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花在不斷的盛開,如果現在將6戶的蔬菜制種剷除,廣大種植戶馬上將開出的第一茬花全部掐掉,還可以等待第二次開花,屆時還有機會彌補部分損失。即便如此,每畝地至少損失1000元,還不包括人工。

“合則兩利,鬥則兩敗,這事得趕緊解決。再過十天,菜田將失去最後機會,全部徹底報廢。”有村民說,“如果蔬菜制種產業倒閉,村裡沒了經濟支柱,老百姓今後日子肯定不好過,脫貧攻堅也會成為一條尷尬路”。

4月1日下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目前濟源當地黨委、政府已經介入協調處理此事。

來源: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