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才能引爆人氣,錢塘江畔有位“明星”不走尋常路!

錢塘夜聽第五十八期 | 新奇才能引爆人氣,錢塘江畔有位“明星”不走尋常路!

陪你出發,伴你回家。

這裡是錢塘夜聽第五十八期,

每週五晚上八點,

鮮活的思想、好聽的故事如約而至!

自盛唐以來,錢塘江畔的民間歌舞演出就十分繁華,這不僅為戲曲藝術的誕生創造了有利條件,還孕育了數以千計的戲曲藝術人才,李漁便是其中一位。

在錢塘江畔的戲劇家群體中,李漁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明星。他本名仙侶、字笠翁,祖籍蘭江畔的蘭溪夏李村,生於江蘇如皋,十歲左右回到故鄉。李漁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稱。但自二十幾歲成秀才後,在科場上卻很不得意,屢次應試不第。清順治八年後,年約四十的李漁,乘舟自蘭江入錢塘江,來到位於錢塘江畔的杭州雲居山定居。從此便開始了自己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的新階段。

錢塘夜聽第五十八期 | 新奇才能引爆人氣,錢塘江畔有位“明星”不走尋常路!

在杭州的近十年是李漁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身居雲居山上的李漁,眼觀著江上川流不息的帆影,聆聽著錢塘江潮漲潮落的波濤聲,這些都給了他創作的激情和靈感。他的《憐香伴》《意中緣》《風箏誤》和《鳳求凰》等劇作大多創作於這個時期。這些劇目合稱為《笠翁十種曲》,是李漁最為著名的劇作選。

錢塘夜聽第五十八期 | 新奇才能引爆人氣,錢塘江畔有位“明星”不走尋常路!

李漁戲曲創作的宗旨是為了娛樂觀眾,這裡麵包括達官貴人和一般市民,所以他的劇作多以表現才子佳人的喜劇故事為多。為此他在喜劇藝術形式上進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舞臺效果。

歷史上對李漁的劇作評價,有兩極分化的現象,說好的認為精妙,說差的,評價一無是處。因為李漁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際,這是一個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複雜的時代,李漁的生活道路和他的創作思想決定了他不敢正視當時的現實,只能用他的劇作粉飾太平,討得達官貴人和市民的歡心。因此,他的劇作常常被評價為“密切聯繫舞臺實際,嚴重脫離社會實際”。

錢塘夜聽第五十八期 | 新奇才能引爆人氣,錢塘江畔有位“明星”不走尋常路!

儘管如此,李漁的戲曲作品在當時還是火爆上演,受到了觀眾的熱情追捧。他自己家的戲班子就曾經到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

李漁的成功源於對大眾獵奇心理的把握。而這個頓悟,源於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他的好朋友,金華人瞿萱儒曾經送給李漁一隻真的小老虎。他用籠子裝著小老虎從金華徒步回蘭溪,沿途受到路人圍堵,每過一村,村民便紛紛前來一睹老虎真容,四十五公里路竟走了三天三夜。到家後,看稀奇的更是絡繹不絕,百里之外都有人來,甚至從不出門的婦女們都蜂擁而至。

錢塘夜聽第五十八期 | 新奇才能引爆人氣,錢塘江畔有位“明星”不走尋常路!

意外走紅之盛況,給了李漁很大啟發:凡物須有新奇,新奇必能引爆人氣、佔先市場。於是他揮筆寫下《活虎行》記錄了這個故事。

這次經歷整整影響了李漁一生。此後他努力在生活中發現“前人未見之事”, 作品決意求新,不依傍他人,不重複自己,每部作品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

李漁既寫小說,也寫戲劇。他把小說的寫作作為劇本寫作的一種準備,而把戲劇寫作作為小說寫作的延伸。因此,相對於戲劇,李漁把小說稱為“無戲”,他有兩部短篇小說集分別被命名為《無聲戲》和《無聲戲二集》。

錢塘夜聽第五十八期 | 新奇才能引爆人氣,錢塘江畔有位“明星”不走尋常路!

作為戲曲家的李漁,其造詣最高處在於戲曲理論方面,他對戲曲理論的貢獻要超過他從事創作的貢獻,其在錢塘江畔寫成的鉅著《閒情偶寄》被曲論界稱作是“傑出的美學暨藝術學著作”“並在中國藝術理論發展史上立下了一個光彩照人的里程碑”。

客觀來說,李漁在戲曲劇本創作、舞臺演出經驗、戲劇理論體系等方面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中國古代戲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本節目與浙江省社科聯、江乾區委宣傳部合作,並在浙江省社科聯和江乾區社科聯官方微信公眾號同步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