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囧途:出口貨物在天上飛了一圈又運回中國 航空運費貴過貨值

中國海外空運航線一頭連著中國工廠,一頭連著海外客戶,是中國外貿業的中間環節。一筆外貿訂單能否最終達成,要看貨物能否如期抵達。外貿貨物遭遇“囧途”,也折射出中國外貿業當下的處境。

  作為一名資深國際貨運代理,賀美玲最近正遭遇職業生涯中二十年未有之“怪”現狀。

  賀美玲是山東康拜得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拜得國際物流”)主管空運業務的副總經理。3月初,她接到客戶的發貨需求:有一批化工品、原料藥,要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通過航班發往秘魯利馬國際機場。

  但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不斷加重,數十個國家舉國“封城”,大量國際空運航線因停航、停港而停運,僅存的貨物艙位遭哄搶,一票難求。在賀美玲的一再催促下,客戶終於在3月10日以46元人民幣/千克的高價搶訂了艙位。

  可到了3月15日、航班起飛前,貨物運價卻一飛沖天,比此前的訂艙價又漲了27元人民幣/千克,總運價達到了73元人民幣/千克,高出去年同期3倍以上!這讓貨主叫苦不迭。

  3月16日,這批貨物抵達墨西哥城中轉機場,正準備飛往秘魯利馬機場時,賀美玲突然接到墨西哥機場方面的通知稱,轉運的航空公司突然取消了航班,這批原料藥也被迫滯留在墨西哥城機場……“現在各國航空公司的航班都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航班信息一天一變,貨物運價一天一漲。”賀美玲一邊翻看各大航空公司的報價單,一邊感嘆,許多國際航空貨運報價都超過了百元、兩百元人民幣,個別甚至出現了運費超過貨值的離奇現象。

 

外貿囧途:出口貨物在天上飛了一圈又運回中國 航空運費貴過貨值

 近來,賀美玲與康拜得國際物流公司絕大多數的貨運訂單受疫情影響,不同程度上陷入了這樣那樣的“囧”境,原本平順的外貿貨運業如同飛機闖入了暴風雨中,引發了一連串劇烈的震動,行程充滿了不可預知的風險……

  3月24日,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指出,當前受疫情衝擊國際航空客運萎縮,導致客機腹艙貨運大幅下降,對我國產業的國際供應鏈帶來較大影響。

  中國海外空運航線一頭連著中國工廠,一頭連著海外客戶,是中國外貿業的中間環節。一筆外貿訂單能否最終達成,要看貨物能否如期抵達。外貿貨物遭遇“囧途”,也折射出中國外貿業當下的處境。

  空運停航

  突然取消的墨西哥航班,讓只差一站就能抵達的行程變得前途渺茫,也讓這筆外貿交易變數徒增。

  在貨主的一再催促下,3月16日、17日,賀美玲動用了手上各種資源,為這批原料藥緊急尋找新的中轉航班與艙位,可得到的回覆,不是艙位搶購一空,就是航班被迫取消。

  原來,因美洲地區的疫情日漸嚴重,當地時間3月15日秘魯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為期15天;3月16日墨西哥城機場一次性取消了數十個航班,賀美玲預訂的從墨西哥飛往秘魯利馬機場的航班只是其中之一。

  正當她想方設法卻無可奈何之際,3月17日賀美玲又突然接到原承運航空公司的通知,稱能夠聯繫其他航空公司繼續轉運,但運費要相應增加。至於何時能夠再次起運、到時運費再漲多少,目前仍然是未知數……

  一連串突然的變化,讓這筆出口生意進退兩難:如果繼續轉運,就要承擔不可預知的高額運費、倉儲費;如果中途放棄,則要承擔北京至墨西哥的往返運費,否則這批貨物無法收回……接不到訂單鬱悶,接到了可能更鬱悶;發不了貨焦慮,發貨後可能更焦慮。

  賀美玲介紹,這批貨是化工原料藥,運費一再增加,可能讓中國商品失去競爭力,讓出口企業失去客戶、失去市場。

  不僅是這一單交易,從2020年1月開始,賀美玲手頭絕大多數的貨運訂單都受疫情影響,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囧”境,原本平順的外貿貨運業如同飛機闖入濃厚的雲層,引發一連串劇烈的震動,行程充滿了不可預知的風險……

  每年1月1日,許多國家開始放假一週。1月7號以後,國外企業開始復工,向國內生產企業下訂單,中國外貿、貨物進出口陸續恢復正常。1月20日以後,中國企業陸續春節休假,國際貨物進出口量再度下行。

  賀美玲原以為春節後國際航空業能夠恢復如常,可與往年迥異的是,新冠病毒疫情突然爆發,大量中國企業無法復工復產,不斷有國家對來自中國的航班限行、出口貨物拒收,其所在貨代公司業務量一再下滑。

  2月底至3月初,在國內疫情迅速好轉、國外疫情尚未大面積擴散之際,中國工廠趕工生產出來的產品急於交付國外,許多原本走海運、陸運的貨物臨時轉為空運以免誤期違約,此前積壓的航空運單也開始起運,賀美玲主管的貨代業務一度激增。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好轉,國外卻疫情形勢陡變,舉國“封城”、空運停航的消息頻頻傳來,剛剛回暖的外貿貨運生意再次跌入谷底……

  截至3月23日,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波蘭、波黑、韓國、菲律賓、薩爾瓦多、美國、哥斯達黎加、阿根廷、秘魯、哥倫比亞……甚至許多國家被迫“封國”“閉關”。

  在此背景下,儘管國際油價一降再降,全球各大航空公司航班取消的消息卻是一個接著一個。“英國航空取消北京和上海航班至4月17日”“法國航空決定將北京和上海航線暫停服務延長至2020年3月29日(含)”“漢莎航空將取消3月29日至4月24日2.3萬個航班”“波蘭航空暫停運營中國航線(北京大興、北京首都)至3月28日”……就連被稱為“全球最賺錢航線”的倫敦—紐約航線,也因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3月計劃減少24個航班。

  “封城”“停航”引發國際空運“囧”事連連。就在3月14號,賀美玲幫助客戶預訂了從北京到華沙機場的貨物艙位。起運前,她突然接到通知,波蘭舉國“封城”,本已預訂的航班也因不可抗力而取消。賀美玲只得緊急更換了另一家航空公司,航空貨運費每千克也上漲了15元人民幣。

  更為戲劇化的是,3月16日,濟南雅途物流服務公司代理的一宗從北京飛波蘭華沙的貨物:飛機剛剛在華沙機場落地,卻被突然告知該國已關閉了物流通道,只允許人員入境,貨物一概拒絕入關。最終,這批出口貨物在天上飛了一圈,又被運回中國,而貨主還要負擔來回雙倍的運費。

  未有之“怪”現狀

  航線一天一變、運費一天一漲,造就了國際貨運業數十年未有之“怪”現狀。

  滕志剛是濟南雅途物流服務公司(以下簡稱“雅途物流”)法人代表,在國際貨運代理業打拼已近30年。“我從未看到過國際空運價格有如此離奇的現象”,他說。

  國際航空貨運價格一般有公開掛牌報價與貨代價兩種。一般,貨代所拿到的價格總是折扣價,要比公開掛牌報價低幾成。但如今,航線大幅縮減,大量國內貨主排隊發貨,供需逆轉,貨代拿到的運費價格竟然遠超過公開報價——形勢變化太快,常規的公開報價已失去參考價值。

  比如,滕志剛不久前從中國濟南發往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的170公斤貨物,運費按航空公司公開掛牌價格計算為780歐元,但實際上卻高達1100多歐元!

  雅途物流最近完成的一單生意中,一宗40多千克貨物從中國北京運往德國法蘭克福,在按照80元人民幣/千克繳納了3000多元的運費後,貨主對貨代經理苦笑道,航空運費已然超過了貨物本身的價值。

外貿囧途:出口貨物在天上飛了一圈又運回中國 航空運費貴過貨值

  眼下,各大航空公司的公開貨運報價已然沒有參考價值。在國內空運價格跌至數十元的“白菜價”時,國際空運價格從每千克二三十元一路飛漲,美國、非洲、南美、中東……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訂艙價相繼破百。

  往年同期,從中國飛美國的航空運價每千克二三十元人民幣,可如今發往美國的部分航線貨物運費最高已超200元人民幣/千克大關。一宗100千克的貨物空運費就要高達2萬元人民幣以上,物流成本已遠超門到門的快遞運輸。滕志剛在與同行交流中不禁感嘆,“這是在發貨,還是在撒錢!”

  3月17日,中國上海(PVG)飛沙特達曼(DMM)貨物航空運價居然衝高至200元人民幣/千克,創歷史紀錄。因中國距離沙特相對較近,這一價格水平也被業界人士稱為“見證歷史的時刻”。

  不僅僅是運價高的離譜,一票難求更讓中國外貿空運線時斷時續。因疫情全球蔓延,越來越多的舉國封城、航線停航。多名貨代反映,有時客戶因運費高昂稍一猶豫,艙位立刻就被別的貨代搶訂;如果貨主還想運送,就要繼續等待,越往後拖,航班越少、運費越高。

  比如,3月6號一家生產除氮儀的企業,欲將兩批貨物從北京空運往埃塞俄比亞,訂艙時運價為30多元人民幣/千克,可到3月20日起運時已漲到50多元人民幣/千克,比以往高出了3倍還多。當貨主想發第二批貨物時,卻被告知3月10日後埃塞爾比亞“封國”,所有航班“封艙”。

  3月16日,一家生產除草劑的公司剛剛訂上艙位,欲將一批產品發往澳大利亞,當時價格為60多元人民幣/千克,可到了3月23日突然接到國泰航空公司通知,澳大利亞航線已停飛,貨物無法起運。

  據Flightglobal報道,面對當前客運需求暴跌、貨運需求旺盛、且運價飆升的現狀,國際航空集團(IAG)打算將客機改為貨機、執行貨運任務。此前,已有大韓和國泰等航空公司開始使用客機運貨。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航空客運與貨運都按重量計價的話,以每千克100元人民幣以上的價格運貨,已相當於航空客運價格。

  不過,一位貨運業內人士卻認為,現在的空運價格才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價格。所謂價格高是比較出來的,以前運力過剩,惡性競爭,單位運價長時間在低位運行,如果沒有各方政策扶持,根本覆蓋不了成本。就近期市場行情和價格來看,貨運航企脫離政策依賴剛剛能夠實現微利。

  不可預知的風險

  運力暴跌、運價暴增,讓中國航空貨運業陷入蕭條。多名貨代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反映,今年以來,進出口空運業務減少均在50%以上,尤其是二三月多者在80%以上。

  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按美元計價,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進口同比下降4%,出口下滑17.2%。

  中國外運(3.510, 0.01, 0.29%)長航集團旗下一位貨代介紹,生鮮類外貿商品因時效性要求很強,空運又沒有時間保證,基本都停運了;因國外相繼停工停產,機械類產品也大幅下滑。目前在運的貨物,大多是高貨值、高利潤的化妝品、化工品、精密儀器;因疫情防治所需的原料藥、消殺用品等剛性需求,反而出現明顯的上漲趨勢。

  賀美玲介紹,今年1-2月份,中國進口航空艙位一票難求,突然增加的都是國外的防疫物資;3月份恰恰相反,一方面是出口運力減少,一方面大量防疫物資開始出口,因這些物資是剛性需求、對運價不敏感,佔了很大艙位。

  從詢價定倉、安排倉位,再到正式起運,海外運輸價格高企、且一天一變。但這並不是當下外貿中最可怕的。受疫情影響,跨國運輸中退運風險、高額倉儲風險、無法退回風險等各種各樣不確定的風險,才最為棘手。

  滕志剛的雅途物流公司近日就接到了俄羅斯機場方面的最新政策:因疫情引發的不可抗力因素,凡在俄羅斯機場中轉的貨物,起運時間無法保證、貨物會否丟失無法保證。這意味著,貨物一旦丟失就無法索賠,目前航空運輸的都是高貨值物品,中國企業的外貿風險驟然增加。

  目前,中國海外空運航線只剩下大口岸之間尚能保證正常。可中國外運長航集團上述貨代經理在3月17日得到消息,歐盟多個國家邊境已經封鎖,德國等國機場的“卡車航班”因道路擁堵、無法通行,已全部停止。這讓中國外貿業雪上加霜。“卡車航班”承擔著大口岸與小口岸之間銜接的公路運輸。由於歐洲國家眾多,彼此距離相近,大多數貨物是空運至大口岸、樞紐機場後,再由卡車轉運至附近國家。“卡車航班”突然停運,會讓大量在途貨物面臨無法運達的風險,隨之或將伴生著退運風險、高額倉儲風險、無法退回風險等一系列風險。

  3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表示,要採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既著力保通保運保供、支撐國內經濟,又推動增強我國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當下,政府開始對企業扶持,每家外貿企業都千方百計爭取訂單、順利發貨、完成交易、回收賬款,希望能夠在全球危機中生存下來。但國際交易中的諸多環節,並非僅僅是中國企業、中國經濟環境單方面所能決定的。”山東一家生產機械產品的外貿公司老闆擔憂道。

  事實上,在全球性疫情當中,國內企業與海外客戶都將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人員工資、運費以及防疫開支等經營成本的大幅增加,很可能還會因不可抗力遭遇交易對方延遲付款、貨物丟失、壞賬、違約等一系列不可預知的風險。

外貿囧途:出口貨物在天上飛了一圈又運回中國 航空運費貴過貨值

  這位老闆最為擔心的是,中國是以空間換時間、打殲滅戰的方式使疫情防控短期內見效,但有些國家應對策略並不一樣,或將是一場持久戰。她所運營的外貿生意,將遭遇一個漫長的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