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光防雷—2019年報點評: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增長30%

中航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持有。

中光防雷(300414)

事件: 公司 3 月 31 日公告, 2019 營收 4.01 億元( +5.46%), 歸母淨利潤 0.50 億元( -6.97%), 扣非後歸母淨利潤 0.44 億( +30.15%);毛利率 33.98%( +0.55pcts),淨利率 11.52%( -2.3pcts)。

投資要點:

航空國防與鐵路軌交領域助力公司業績穩定增長: 公司 2019 年營收同比增長 5.46%, 主要系航空國防與鐵路軌交領域營收大幅增長所致。 從不同行業領域看:①通信領域實現營收 2.22 億元( -3.85%),毛利率為 24.44%( -1.19pcts);②新能源領域實現營收0.49 億( -16.48%),毛利率為 27.83%( -1.69pcts);③鐵路軌交領域實現營收 1.00 億( +43.39%),毛利率為 52.59%( -5.39pcts);④航空國防領域實現營收 0.19 億( +93.79%); 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 6.97%,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上升 30.15%。 公司歸母淨利潤有所下滑,主要系 2018 年華通機電收購終止, 公司獲得違約賠償 1000萬元所致;

“通信+航天國防+鐵路軌交+新能源”四輪驅動, 拓展業績成長空間: 公司作為防雷領域市場龍頭,產品廣泛應用於通信、航天國防、鐵路與軌道交通、新能源等領域,同時公司也在不斷加大對非防雷領域的研發與市場開拓,目前公司已憑藉通信設備防雷產品配套服務,成功導入通信領域的磁性器件、小基站等細分市場。

分行業來看:

① 通信防雷產品有望恢復增長, 磁性器件有望成為業務新增長點: 報告期內通信防雷業務已實現 5G DC 防雷產品的批量生產以及部分 5G AC 防雷模塊小批量交付, 伴隨著 5G 基站建設進程與產品應用的逐步落地、通信防雷產品新增與存量市場更換的需求共振,公司通信防雷產品有望恢復增長; 非通信防雷產品方面,公司成功取得中興通訊、愛立信與諾基亞的供應商資格, 磁性器件營收實現 1248.21 萬元( +466.09%), 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未來有望成為公司通信業務的新增長點。 子公司凡維泰科技自主研發的小基站( Small Cell)實現營收 641.13萬元,但由於市場與客戶需求變化,導致其業績與盈利能力不及預期, 公司已對凡維泰科技全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124.22萬元。

② 航天國防領域加大技術研發,優化公司業務結構: 公司目前軍工四證齊全,持續加大與雷電防護、電磁防護等國防領域應用技術研發及研究合作、推廣與市場開拓。報告期內公司與軍方合作研發的雷電預警系統、強電磁脈衝防護與軍用電源防雷箱等產品分別已進入了驗證階段與設計定型階段,公司在航天國防領域競爭優勢逐步顯現。③ 鐵路軌交領域穩定增長,進一步拓寬公司盈利能力: 報告期內公司鐵路軌交業務營收實現大幅增長, 鐵創科技作為公司軌道交通業務的運營平臺, 目前擁有業內最齊全的鐵路行業防雷產品系列, 並且已被多個鐵路系統行業內客戶廣泛採用, 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 2,261.60 萬元,超額實現 2019 年 2200 萬元的業績承諾。未來公司也將憑藉鐵創科技的渠道優勢進一步開拓鐵路市場中非雷電防護領域;能源業務營收與毛利率水平均有所下滑,但伴隨著未來公司磁性元件向國內新能源汽車配套廠商供貨,業務整體發展空間也將進一步提升。

一季度業績預告披露,疫情或影響公司業績表現: 公司公佈 2020 年一季度業績預告, 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 1278.20-1533.83 萬元( +50%-+80%) ,主要系一季度公司確認違約賠償金 1800 萬元所致。 疫情之下公司一季度採購與銷售訂單情況有所下降, 主營業務受此影響營收下滑, 疫情結束後訂單交付將逐步恢復正常。

投資建議: 公司通過持續加大技術研發與配套服務力度的情況下, 同時夯實雷電防護主業地位, 並且積極展開電力、能源、 航空國防領域的市場拓展, 實現“5G 通信+高鐵+新能源+航天國防”四輪驅動格局,進一步增厚盈利水平。我們預測公司 2020、 2021、 2022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0.55 億元、 0.68 億元、 0.90 億元, EPS 分別為 0.171 元、0.210 元、 0.276 元,當前股價對應 PE 分別為 70.3 倍、 57.02 倍、43.52 倍,給予“持有”評級。

風險提示: 通信市場需求低於預期、 原材料價格上漲、能源業務表現不及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