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光防雷—2019年报点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长30%

中航证券发布投资研究报告,评级: 持有。

中光防雷(300414)

事件: 公司 3 月 31 日公告, 2019 营收 4.01 亿元( +5.46%), 归母净利润 0.50 亿元( -6.97%),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44 亿( +30.15%);毛利率 33.98%( +0.55pcts),净利率 11.52%( -2.3pcts)。

投资要点:

航空国防与铁路轨交领域助力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公司 2019 年营收同比增长 5.46%, 主要系航空国防与铁路轨交领域营收大幅增长所致。 从不同行业领域看:①通信领域实现营收 2.22 亿元( -3.85%),毛利率为 24.44%( -1.19pcts);②新能源领域实现营收0.49 亿( -16.48%),毛利率为 27.83%( -1.69pcts);③铁路轨交领域实现营收 1.00 亿( +43.39%),毛利率为 52.59%( -5.39pcts);④航空国防领域实现营收 0.19 亿( +93.79%);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6.9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 30.15%。 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主要系 2018 年华通机电收购终止, 公司获得违约赔偿 1000万元所致;

“通信+航天国防+铁路轨交+新能源”四轮驱动, 拓展业绩成长空间: 公司作为防雷领域市场龙头,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航天国防、铁路与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同时公司也在不断加大对非防雷领域的研发与市场开拓,目前公司已凭借通信设备防雷产品配套服务,成功导入通信领域的磁性器件、小基站等细分市场。

分行业来看:

① 通信防雷产品有望恢复增长, 磁性器件有望成为业务新增长点: 报告期内通信防雷业务已实现 5G DC 防雷产品的批量生产以及部分 5G AC 防雷模块小批量交付, 伴随着 5G 基站建设进程与产品应用的逐步落地、通信防雷产品新增与存量市场更换的需求共振,公司通信防雷产品有望恢复增长; 非通信防雷产品方面,公司成功取得中兴通讯、爱立信与诺基亚的供应商资格, 磁性器件营收实现 1248.21 万元( +466.09%),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未来有望成为公司通信业务的新增长点。 子公司凡维泰科技自主研发的小基站( Small Cell)实现营收 641.13万元,但由于市场与客户需求变化,导致其业绩与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公司已对凡维泰科技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124.22万元。

② 航天国防领域加大技术研发,优化公司业务结构: 公司目前军工四证齐全,持续加大与雷电防护、电磁防护等国防领域应用技术研发及研究合作、推广与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公司与军方合作研发的雷电预警系统、强电磁脉冲防护与军用电源防雷箱等产品分别已进入了验证阶段与设计定型阶段,公司在航天国防领域竞争优势逐步显现。③ 铁路轨交领域稳定增长,进一步拓宽公司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铁路轨交业务营收实现大幅增长, 铁创科技作为公司轨道交通业务的运营平台, 目前拥有业内最齐全的铁路行业防雷产品系列, 并且已被多个铁路系统行业内客户广泛采用, 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 2,261.60 万元,超额实现 2019 年 2200 万元的业绩承诺。未来公司也将凭借铁创科技的渠道优势进一步开拓铁路市场中非雷电防护领域;能源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水平均有所下滑,但伴随着未来公司磁性元件向国内新能源汽车配套厂商供货,业务整体发展空间也将进一步提升。

一季度业绩预告披露,疫情或影响公司业绩表现: 公司公布 2020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278.20-1533.83 万元( +50%-+80%) ,主要系一季度公司确认违约赔偿金 1800 万元所致。 疫情之下公司一季度采购与销售订单情况有所下降, 主营业务受此影响营收下滑, 疫情结束后订单交付将逐步恢复正常。

投资建议: 公司通过持续加大技术研发与配套服务力度的情况下, 同时夯实雷电防护主业地位, 并且积极展开电力、能源、 航空国防领域的市场拓展, 实现“5G 通信+高铁+新能源+航天国防”四轮驱动格局,进一步增厚盈利水平。我们预测公司 2020、 2021、 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5 亿元、 0.68 亿元、 0.90 亿元, EPS 分别为 0.171 元、0.210 元、 0.276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70.3 倍、 57.02 倍、43.52 倍,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 通信市场需求低于预期、 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业务表现不及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