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東終於不再“精英”,為何《如果歲月可回頭》還是不得人心?

文 | 阿澀

靳東終於不再演“精英人士”了。

“他很貧窮。”這是靳東在介紹《如果歲月可回頭》中白志勇這個角色時,其中的一句話。不繼續跟“行業大佬”“社會精英”死磕的靳東,讓觀眾心中存了幾分期待。第一集中,白志勇便面臨了失業與離婚兩大人生考驗,對於已過不惑的中年人來說,實乃重擊。自由不羈的表層追求下有一顆痴情的心,突如其來的風波後遭遇身份焦慮與認同危機,白志勇這一角色設定將靳東拽下雲端接了地氣。

靳東終於不再“精英”,為何《如果歲月可回頭》還是不得人心?


《如果歲月可回頭》是由張建棟編劇並執導,靳東、蔣欣、李宗翰、李乃文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該劇講述了同一個城市中三個彼此陌生的男人因婚姻失敗不約而同地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進行治癒之旅的故事。

據藝恩數據顯示,《如果歲月可回頭》在電視劇播映指數日榜中,播映指數80.8升至榜單首位;據csm59城收視率數據顯示,其在上海東方衛視以及北京衛視雙雙破2,佔據榜單第一與第四的位置。不錯的收視率是靳東強大市場號召力的體現,但這個成績無論是跟近期的《安家》相比,還是靳東上一部《精英律師》相比,熱度上都要稍遜一籌,口碑一路下滑至4.2,直逼《完美關係》,這其中也多半是對靳東的聲討。

靳東終於不再“精英”,為何《如果歲月可回頭》還是不得人心?


告別西裝革履、“走秀”式上班,為何觀眾仍不滿意靳東這次的角色?

女性劇集崛起,《如果歲月可回頭》夾縫中求生?

《不完美的她》《二十而已》《三十不惑》等多部劇加持下,女性劇作今年在數量上達到了創作高峰。除此之外,以往的都市情感劇《我們都要好好的》《歡樂頌》《我的前半生》等也往往以女性視角為主,探討喪偶式婚姻、女性成長等問題。這種女性向劇集的爆發下,從男性視角出發解讀婚姻與成長的《如果歲月可回頭》,算是在劇作角度上一次新的定位。

靳東終於不再“精英”,為何《如果歲月可回頭》還是不得人心?


《如果歲月可回頭》開篇快刀斬亂麻,以三位中年男性遭遇婚姻變故拉開序幕,白志勇的婚姻終結於多年以來內裡的崩壞與平靜的腐蝕,妻子受夠了他的遊戲人間、不聞不問,更伴隨著難以啟齒的內心痛點;黃九恆(李宗翰飾)與藍天愚(李乃文飾)婚姻則看似簡單粗暴一些,一個是養了11年的女兒後知後覺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一位源於妻子的精神出軌,但這其中也存在著無法用道德觀去衡量的複雜因子。

隨著時代的變遷,女性越來越多的迴歸職場,自我意識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都市生活中的男性,也面臨著社會中權力關係與生產關係變化的群體焦慮,“我是誰”“我要去哪”同樣是他們通過社會實踐,不斷回應自我的難題。上一部具有較為清晰的男主成長主線的都市劇是孫紅雷的《好先生》,他飾演的陸遠一角放浪不羈且深情重義,打破了傳統都市劇中的固有人設。

靳東終於不再“精英”,為何《如果歲月可回頭》還是不得人心?


事實上,自都市劇興起,男性形象也在不斷變遷。從《渴望》中忠厚老實富有責任的宋大成,到《永不瞑目》中剛正不阿秉持正義的肖童,再到後來《愛情公寓》中的曾小賢、《小別離》和《小歡喜》中的方圓等,男性角色在氣質上逐漸呈現出流動化的、多元化的人物設定,這些形象都賦予著時代對於他們的想象,或者說滿足著社會對男性形象的期望。

《如果歲月可回頭》這部劇拋開時代審美以及期盼,對三個男性角色打破常規的塑造也頗有新意。即便到了四十歲,面對失重的生活,仍會有內心撕扯的性格執拗與迷失自我的時間荒廢,於是便出現了三人在劇中和年輕人玩真心話大冒險、把頭髮染成彩虹色等滑稽甚至不可思議的荒謬舉動。而迷失、錯位、尋找、向前,是現實生活中永遠澆不滅的話題。

靳東終於不再“精英”,為何《如果歲月可回頭》還是不得人心?


不過,《如果歲月可回頭》到底還是概念先行,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戲劇衝突太過被動,價值輸出全靠臺詞,人物設定較為反覆等問題。劇中對三個男主婚姻挫敗後失意喪氣態度的呈現,僅僅是喝酒消遣,未免流於表面,未能深入肌理,偏離了婚姻困境這條主線。編劇本想用“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情節設定碰撞出中年人對婚姻與人生的真知灼見,但因劇情薄弱,對白顯得無力且刻意,灌上了濃濃的雞湯味。

靳東的下一站在哪?


2015年,靳東出演的《琅琊榜》《偽裝者》兩部劇一經播出,尤其是《偽裝者》中殺伐果斷卻對姐姐唯命是從的軍統大哥形象,讓觀眾看到了中年演員的魅力,也被觀眾惜稱“大器晚成”。這是“好劇本”與“實力演員”雙向加持的結果。

此後,影視行業不斷出現“好演員的春天要來了”的感嘆,《演員的誕生》推出了凌瀟肅、藍盈瑩、週一圍等在當時知名度較低的實力派演員;《白夜追兇》將事業低迷期的潘粵明再次帶到觀眾面前以後……“IP+流量明星=爆款”的黃金定律被徹底打破,也讓一眾具有精湛演技且跟“小鮮肉”掛不上鉤的演員一時之間成為競品,靳東也真正迎來了爆發期。

靳東終於不再“精英”,為何《如果歲月可回頭》還是不得人心?


由靳東飾演的角色,如《我的前半生》中游刃有餘運籌帷幄的諮詢業精英賀涵、《歡樂頌》中俾倪商場精明豪爽的譚宗明、亦或是《精英律師》中桀驁不馴專業技能滿點的羅檳等都受到了頗多關注。但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設定以及重合度較高的演繹方式,職場精英、教育式對白、西裝革履、總裁風範,也不由得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

在這其中,一方面是高關注度之下“老幹部”人設翻車,以及角色與本人不符的娛樂性話題,另一方面也是觀眾對於演技不俗的中年演員高期待的落空。或許,並非靳東一度跟“精英”死磕,更是他以往的角色太過深入人心,且市場所創作的人設缺乏新鮮感等原因帶來的既定印象。

靳東終於不再“精英”,為何《如果歲月可回頭》還是不得人心?


《如果歲月可回頭》實則是他的一次挑戰,是戰略性形象突破,但因劇本質量問題,剪輯凌亂等因素,使白志勇這一角色無法成為靳東演藝生涯的代表性作品。如果說,“流量”成為部分小鮮肉的演技桎梏,那麼演技帶來的高流量也成為了靳東選擇角色時的桎梏。

不過,繼白志勇之後,靳東有更多角色等待被觀眾檢驗。在靳東的待播劇中,有《溫暖的味道》中帶領著村民們發家致富的農村書記孫光明;《人民的財產》中在政治場中經受鍛鍊與考驗的齊本安;國慶獻禮劇《第一次起飛》中,他飾演率領中國艦載機開始了歷史性的第一次飛行的傳奇人物秦大地;另外還有重大歷史革命題材的影視劇《南京審判》,飾演角色還未可知。

可以看出,靳東嘗試的角色或是身份背景或是性格設定,已經與以往角色不盡相同,但又和“顛覆性角色”白志勇不同,而是與曾經的形象有重疊之處,以求從細微處著手擴寬戲路。

靳東終於不再“精英”,為何《如果歲月可回頭》還是不得人心?


除了不同類型角色的嘗試之外,靳東也在近幾年裡解鎖了出品人的身份。《我的前半生》是靳東首次以聯合出品人的身份參演,《精英律師》則直接擔任出品人,是他正式嘗試從幕前工作延伸至幕後的作品,並請來了眾多演員好友加盟;如今的《如果歲月可回頭》他同樣是出品人之一。這意味著他除了演員身份以外,也將在劇本、拍攝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話語權。

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靳東名下企業或是其參與投資的企業如今擴展至9家,其中浙江得空影視有限公司是《外科風雲》的聯合出品方,且大多企業均是在2015年年末及其之後開始佈局,不難看出《偽裝者》《琅琊榜》兩部大劇對其事業的影響之大,入局影視項目上游他早已做好了準備。

或許,無需將“戲路過窄”的帽子過早扣在靳東的頭上,他還有很多作品等待市場檢驗,幸運的是,觀眾願意給他這樣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