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终于不再“精英”,为何《如果岁月可回头》还是不得人心?

文 | 阿涩

靳东终于不再演“精英人士”了。

“他很贫穷。”这是靳东在介绍《如果岁月可回头》中白志勇这个角色时,其中的一句话。不继续跟“行业大佬”“社会精英”死磕的靳东,让观众心中存了几分期待。第一集中,白志勇便面临了失业与离婚两大人生考验,对于已过不惑的中年人来说,实乃重击。自由不羁的表层追求下有一颗痴情的心,突如其来的风波后遭遇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白志勇这一角色设定将靳东拽下云端接了地气。

靳东终于不再“精英”,为何《如果岁月可回头》还是不得人心?


《如果岁月可回头》是由张建栋编剧并执导,靳东、蒋欣、李宗翰、李乃文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剧。该剧讲述了同一个城市中三个彼此陌生的男人因婚姻失败不约而同地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进行治愈之旅的故事。

据艺恩数据显示,《如果岁月可回头》在电视剧播映指数日榜中,播映指数80.8升至榜单首位;据csm59城收视率数据显示,其在上海东方卫视以及北京卫视双双破2,占据榜单第一与第四的位置。不错的收视率是靳东强大市场号召力的体现,但这个成绩无论是跟近期的《安家》相比,还是靳东上一部《精英律师》相比,热度上都要稍逊一筹,口碑一路下滑至4.2,直逼《完美关系》,这其中也多半是对靳东的声讨。

靳东终于不再“精英”,为何《如果岁月可回头》还是不得人心?


告别西装革履、“走秀”式上班,为何观众仍不满意靳东这次的角色?

女性剧集崛起,《如果岁月可回头》夹缝中求生?

《不完美的她》《二十而已》《三十不惑》等多部剧加持下,女性剧作今年在数量上达到了创作高峰。除此之外,以往的都市情感剧《我们都要好好的》《欢乐颂》《我的前半生》等也往往以女性视角为主,探讨丧偶式婚姻、女性成长等问题。这种女性向剧集的爆发下,从男性视角出发解读婚姻与成长的《如果岁月可回头》,算是在剧作角度上一次新的定位。

靳东终于不再“精英”,为何《如果岁月可回头》还是不得人心?


《如果岁月可回头》开篇快刀斩乱麻,以三位中年男性遭遇婚姻变故拉开序幕,白志勇的婚姻终结于多年以来内里的崩坏与平静的腐蚀,妻子受够了他的游戏人间、不闻不问,更伴随着难以启齿的内心痛点;黄九恒(李宗翰饰)与蓝天愚(李乃文饰)婚姻则看似简单粗暴一些,一个是养了11年的女儿后知后觉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一位源于妻子的精神出轨,但这其中也存在着无法用道德观去衡量的复杂因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越来越多的回归职场,自我意识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都市生活中的男性,也面临着社会中权力关系与生产关系变化的群体焦虑,“我是谁”“我要去哪”同样是他们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回应自我的难题。上一部具有较为清晰的男主成长主线的都市剧是孙红雷的《好先生》,他饰演的陆远一角放浪不羁且深情重义,打破了传统都市剧中的固有人设。

靳东终于不再“精英”,为何《如果岁月可回头》还是不得人心?


事实上,自都市剧兴起,男性形象也在不断变迁。从《渴望》中忠厚老实富有责任的宋大成,到《永不瞑目》中刚正不阿秉持正义的肖童,再到后来《爱情公寓》中的曾小贤、《小别离》和《小欢喜》中的方圆等,男性角色在气质上逐渐呈现出流动化的、多元化的人物设定,这些形象都赋予着时代对于他们的想象,或者说满足着社会对男性形象的期望。

《如果岁月可回头》这部剧抛开时代审美以及期盼,对三个男性角色打破常规的塑造也颇有新意。即便到了四十岁,面对失重的生活,仍会有内心撕扯的性格执拗与迷失自我的时间荒废,于是便出现了三人在剧中和年轻人玩真心话大冒险、把头发染成彩虹色等滑稽甚至不可思议的荒谬举动。而迷失、错位、寻找、向前,是现实生活中永远浇不灭的话题。

靳东终于不再“精英”,为何《如果岁月可回头》还是不得人心?


不过,《如果岁月可回头》到底还是概念先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戏剧冲突太过被动,价值输出全靠台词,人物设定较为反复等问题。剧中对三个男主婚姻挫败后失意丧气态度的呈现,仅仅是喝酒消遣,未免流于表面,未能深入肌理,偏离了婚姻困境这条主线。编剧本想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节设定碰撞出中年人对婚姻与人生的真知灼见,但因剧情薄弱,对白显得无力且刻意,灌上了浓浓的鸡汤味。

靳东的下一站在哪?


2015年,靳东出演的《琅琊榜》《伪装者》两部剧一经播出,尤其是《伪装者》中杀伐果断却对姐姐唯命是从的军统大哥形象,让观众看到了中年演员的魅力,也被观众惜称“大器晚成”。这是“好剧本”与“实力演员”双向加持的结果。

此后,影视行业不断出现“好演员的春天要来了”的感叹,《演员的诞生》推出了凌潇肃、蓝盈莹、周一围等在当时知名度较低的实力派演员;《白夜追凶》将事业低迷期的潘粤明再次带到观众面前以后……“IP+流量明星=爆款”的黄金定律被彻底打破,也让一众具有精湛演技且跟“小鲜肉”挂不上钩的演员一时之间成为竞品,靳东也真正迎来了爆发期。

靳东终于不再“精英”,为何《如果岁月可回头》还是不得人心?


由靳东饰演的角色,如《我的前半生》中游刃有余运筹帷幄的咨询业精英贺涵、《欢乐颂》中俾倪商场精明豪爽的谭宗明、亦或是《精英律师》中桀骜不驯专业技能满点的罗槟等都受到了颇多关注。但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设定以及重合度较高的演绎方式,职场精英、教育式对白、西装革履、总裁风范,也不由得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在这其中,一方面是高关注度之下“老干部”人设翻车,以及角色与本人不符的娱乐性话题,另一方面也是观众对于演技不俗的中年演员高期待的落空。或许,并非靳东一度跟“精英”死磕,更是他以往的角色太过深入人心,且市场所创作的人设缺乏新鲜感等原因带来的既定印象。

靳东终于不再“精英”,为何《如果岁月可回头》还是不得人心?


《如果岁月可回头》实则是他的一次挑战,是战略性形象突破,但因剧本质量问题,剪辑凌乱等因素,使白志勇这一角色无法成为靳东演艺生涯的代表性作品。如果说,“流量”成为部分小鲜肉的演技桎梏,那么演技带来的高流量也成为了靳东选择角色时的桎梏。

不过,继白志勇之后,靳东有更多角色等待被观众检验。在靳东的待播剧中,有《温暖的味道》中带领着村民们发家致富的农村书记孙光明;《人民的财产》中在政治场中经受锻炼与考验的齐本安;国庆献礼剧《第一次起飞》中,他饰演率领中国舰载机开始了历史性的第一次飞行的传奇人物秦大地;另外还有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的影视剧《南京审判》,饰演角色还未可知。

可以看出,靳东尝试的角色或是身份背景或是性格设定,已经与以往角色不尽相同,但又和“颠覆性角色”白志勇不同,而是与曾经的形象有重叠之处,以求从细微处着手扩宽戏路。

靳东终于不再“精英”,为何《如果岁月可回头》还是不得人心?


除了不同类型角色的尝试之外,靳东也在近几年里解锁了出品人的身份。《我的前半生》是靳东首次以联合出品人的身份参演,《精英律师》则直接担任出品人,是他正式尝试从幕前工作延伸至幕后的作品,并请来了众多演员好友加盟;如今的《如果岁月可回头》他同样是出品人之一。这意味着他除了演员身份以外,也将在剧本、拍摄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话语权。

根据天眼查资料显示,靳东名下企业或是其参与投资的企业如今扩展至9家,其中浙江得空影视有限公司是《外科风云》的联合出品方,且大多企业均是在2015年年末及其之后开始布局,不难看出《伪装者》《琅琊榜》两部大剧对其事业的影响之大,入局影视项目上游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或许,无需将“戏路过窄”的帽子过早扣在靳东的头上,他还有很多作品等待市场检验,幸运的是,观众愿意给他这样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