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也寫過一部“《霸王別姬》”:《水在時間之下》

筆者不是因為疫情來蹭這位著名作家的熱度,只是看完了這本書就覺得該寫點什麼了。筆者在去年的時候就寫了方方的《萬箭穿心》這篇小說的文章,之後寫過《有愛無愛都是銘心刻骨》。筆者強調過自己是喜歡池莉和方方的新寫實主義小說的。所以,當筆者看到這個標題——“水在時間之下”時候,本能的期待視野就認為這大概是以女性視角然後展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女性細碎而緩慢的武漢世俗生活的作品。

方方也寫過一部“《霸王別姬》”:《水在時間之下》

當然!筆者大錯特錯了,其實這篇小說偏向於“新歷史主義”小說。既然是“新歷史主義小說”其中一定涉及到一種歷史格局,其實這部《水在之間之下》是方方應漢劇協會的邀請,在翻閱了大量的漢劇資料和文本之後寫成的作品。方方自己說這部小說情節基本上都是來自這些“歷史資料”,她並沒有過多的虛構。那麼這部《水在時間之下》到底說的是什麼呢?

《水在時間之下》

作品以一個唱漢戲的女藝人"水上燈"的傳奇人生為切入口,描寫了武漢梨園行和與之相關行業從業人員和武漢市井百態。 1920年早春漢口,五福茶園老闆水成旺領著小兒子水武在街頭看雜耍,踩高蹺的小丑紅喜人手裡的鐵矛失去準頭,扎死了路邊無辜的水成旺。水成旺橫死這天,小老婆李翠生了一個女兒。因為她一出生自己的父親就死了就被認定為不祥之人,貪圖安逸生活的親生母親和整個水家絕情地拋棄了她,成為一個被鄙視的"下水"人家的養女女孩身上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復仇力量,使她不惜一切地要出人頭第。

方方也寫過一部“《霸王別姬》”:《水在時間之下》

最終,她如願以償地成為漢劇舞臺上最燦爛的明星,然而,那些她愛的人因為她而家破人亡,那些不愛的人也因為她而慘遭橫死。她本打算就此了結,但是看到已經瘋了的水武畢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他還活在世間,最後她為了照顧水武卸下戲服成了巷子裡買茶葉蛋的水婆婆,水武年老去世後,水婆婆也就是跟著自殺了。

這篇小說說的由漢劇的梨園行而引起的愛恨情仇,所以對於“梨園小說”筆者也僅僅看過李碧華的《霸王別姬》和畢飛宇的《青衣》。要說這部《水在時間之下》的確和李碧華的《霸王別姬》有很多相似之處,筆者就為大家比較一下這兩部作品的相似之處:

《霸王別姬》與《水在時間之下》的相似之處

筆者已經說了這兩部作品都是表現梨園行當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所以對於這些明顯的相似之處:人物都是出自梨園、都是飽經生活劫難與困苦、身世可憐就不作具體分析了,這些地方大家不看作品大家都能分析出來,筆者要為各位分析的是大家容易忽視的幾個方面:

1沒有大奸大惡之人,人人值得同情

“人之初,性本善”,筆者認為還是有些道理的。其實,人生活在世界上總是要面對很多的無奈與矛盾,這就導致了“善惡分兩旁”的結局。惡人總是兇殘的,好人總是可憐的惹人痛愛的。愛憎分明、好惡分明、界限明顯。但是《霸王別姬》和《水在時間之下》中有壞人嗎?其實,仔細分析一下還真沒有,似乎每個人都值得可憐。《霸王別姬》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張公公。張公公直接導致了程蝶衣小時候的性別意識的混亂。電影中最直觀,張公公那張陰陽怪氣的、邪魅的樣子真的把晚清那個變態的老太監演的太生動了。但是,張公公的身世其實也是可憐的,作為生理和心理都有缺陷的男人如此變態都是因為自己的殘缺而導致的。最終的張公公成了一位只知道買菸的老頭,呆呆地坐在那裡。

方方也寫過一部“《霸王別姬》”:《水在時間之下》

《霸王別姬》中還有那個小四,將自己的養大的程蝶衣送進監獄想取而代之,都是情有可原,有很多無奈在其中。《水在時間之下》的水滴遇到的人都是如此,自己的親生母親、養母、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水文、水滴不帶血緣關係的阿姨:玫瑰紅......都是如此,他們的生活各有各的無奈。親生母親為了自己暫時的生活安逸拋棄了水滴,最後水滴不認她,她也並沒有怪罪水滴,因為她知道是自己的錯誤,所以她也想彌補;水滴的養母因為水滴不是自己的孩子對她非常冷淡,但是也並沒有惡毒的不給吃、穿,最終她在歉疚下告訴水滴並不是真的討厭水滴而是因為自己嫁的不好心裡有氣況且也不是她的親生母親所以對她如此;玫瑰紅對於水滴本身就帶著一種怨恨,水滴取代了玫瑰紅的梨園行的位置,說到底水滴也叫玫瑰紅阿姨,不管怎樣他們之間還是存在著一些“人情味”的。玫瑰紅說水滴好歹叫了自己這麼多年的“阿姨”,兩人也時常在一起禪吃飯,雖然有時候在一起會用言語相互“攻擊,但是兩個最後的“孤家寡人”還是很希望有親情的存在的。

方方也寫過一部“《霸王別姬》”:《水在時間之下》

總之,這兩部作品中充分給我們展示了立體的人物形象,沒有大奸大惡之中國人,更沒有什麼陰謀詭計,有的只是世情、無奈和身不由己。但是,就是這樣的身不由已的“壞”才讓人感受到唏噓。要不是利益的衝突誰又甘心做個壞人呢。

2 民族大義為先

《霸王別姬》和《水在時間之上》故事發生的背景時間應該是差不多的。基本就是從20世紀前期開始一直到世紀末期這段時間,所以必然要經歷“抗日戰爭”這段困難的歷史時期。《霸王別姬》其實對於民族大義的描寫還是弱了一些,畢竟程蝶衣為日本人唱了。但是,他給日本人唱戲的前提和目的是為了救出被日本人抓去的段小樓。段小樓好程蝶衣在民族大義上是沒有什麼太不光彩的事蹟的。梨園行裡的“抗日英雄”當然要數梅蘭芳了,為了不給日本人表演,梅蘭芳直接蓄起了鬍鬚表示自己不願再唱。《水在時間之下》的水上燈和很多戲劇界的認識都秉持著民族大義,在田漢的號召直接下,水滴直接將自己的項鍊和戒指捐出,用於支援抗戰。漢口的梨園名角們為了不給人們唱戲,紛紛都逃往後方。水滴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夠和梨園協會的同行們撤出,但是在漢口的這段時間她沒有為日本人表演。而是躲到了農村的一條船上,每天對著江吊嗓子,每天唱給江聽,唱給照顧她的船婦也不願意為日本人服務。

方方也寫過一部“《霸王別姬》”:《水在時間之下》

紅塵中出俠女:柳如是、李香君、紅拂等等。這些女性在大義面前從來不含糊,作為“五子行”這樣的下九流的行業中,卻有著一種高揚的民族氣節。這些女性比錢謙益、阮大鋮這些所謂的名士、大官的骨氣不知道要高出多少!《霸王別姬》和《水在時間之下》似乎就向我們展示了這一點:雖然身在汙泥之中,但是我們氣節高尚。

3 悲情色調

不知道為什麼凡是涉及到梨園行的故事都是帶著悲情的故事:《霸王別姬》、《青衣》、《水在時間之下》都帶著一股濃濃的悲情味道。當然梨園行當中自帶一種“只見新人笑和不見舊人哭”,“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落寞與悲涼。“五子行”是舊社會對廚子、戲子、堂子、門子、老媽子的蔑視統稱。他們從事當時社會上認為低下的行業,服侍他人,為人消遣,社會地位也就低下。所以,悲情的結局似乎使他們的名命運一般,誰也逃不脫一樣:段小樓、程蝶衣、水上燈、林上花還有《青衣》中的筱燕秋都逃不過“你

方方也寫過一部“《霸王別姬》”:《水在時間之下》

方唱罷我登場”最終歸於“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的結局。唱戲的人在舊社會就彷彿被施加了魔咒一樣逃也逃不開。所以,作者在描寫梨園行當的時候,不自覺地就將這種情緒帶到文中,帶著一股濃厚的傷感基調。主人公的命運也從來不能夠自己左右,似乎背上了這個“戲子”的名號,就有點永世不得翻身的感覺。水婆婆看淡了一些,勇敢地走下舞臺宣佈自己永久脫離梨園行以賣茶葉蛋為生,大概就是不想再揹負一個“戲子”這個不太光榮而像枷鎖一樣的“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