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師評了副高,正高後,開始沒有之前那麼努力,你怎麼看?

靜懿


這個問題需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首先老師在越老越值錢的同時也是有職業高峰期的。

這個高峰期主要是做課機會多,研究課題的機會多,是學校的重點培養對象,當然也包括自身素質較好,思維能力強等等。而這些天賦加努力疊加在一起,做出了一些成績,獲得了一些獎項,組成了獲得職稱的業績。

這些老師獲得職稱後,更多地轉入指導提攜年輕老師為主要工作和對學校的貢獻。在學校工作過的都知道,做公開課,參加賽課都是有年齡規定的,也是從初衷上多給年輕老師展示和歷練的機會。包括全國、市區的一些研究課題,需要每週進行活動,做一些文獻收集整理和學生調研,也是各校名額有限,先把機會給年輕老師,只有參與課題才更方便寫緊跟現在研究發展方向的論文。

同時,學生就是喜歡年輕教師。隨著老師年齡的增長,的確和孩子有代溝。我們自己的孩子,如果放學來到老師辦公室也是膩在年輕老師旁邊,還會有時聊聊遊戲。這事就像你小時侯是喜歡和哥哥姐姐玩,還是和叔叔阿姨,或者是爺爺奶奶?答案不言而喻吧。

同時,這和制度是否完善有很大的關係。

說到解決,我認為既不能加重這些老師的負擔,也不能浪費這些老師的資源。如果學校對拿到職稱的老師安排每學年有1-2次校內、年級內、小範圍的隨堂課展示、經驗介紹、師傅帶徒弟等活動是可以承受的。

但一定還要本著是和年輕教師思維碰撞的原則,畢竟時代在發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不僅指學生終將超越老師,也指年輕一代老師一定會超越上一代人。


今朝雲說教育


你好!我是一線數學教師,看到這個問題,特別想回答一下。

職稱於教育,算熱門話題。職稱於老師,是很多人的痛。我是那個不痛的幸運者。是你說的評了副高的老師中的一員。看了你描述內容的前部分,非常感謝你對評上了副高職稱的老師評職稱前工作的肯定,看多了網上很多的負面評價,你的肯定讓我心生暖意,迫不及待想要和你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先簡單分享下我是怎麼評上職稱的。

2016年職稱制度改革,讓在小學工作了二十七年的我有機會參評副高,當時我們學校有五個指標,需要十個符合條件的人申報。其中很多優秀的老師因為缺乏農村經歷不能參評,有的因為缺乏各類獲獎證書而主動放棄,最終我們學校只有九人報名參評。在打分排序中我排在學校第二名,我不是行政,就是個普通的一線老師。的確,如你所言,是憑著努力,講課,參加各種論文評選,課題研究,賽課,基本功競賽等積累了一些獲獎證書,又因為工作負責,帶出來學生出色,所以在評職稱民意打分時,領導、同行、家長、學生都給了最高分,也因此自己成為了幸運的第一年評上了副高職稱的人。

接下來我就和你談談評上職稱後的狀況。

一、評上職稱後近50歲的我,依然任教兩個班數學,現在帶畢業班。

二、評上職稱後的第一年(2017年),有四篇論文獲獎,兩篇發表。第二年(2018年),依然還有論文、案例獲獎。第三年(2019年),除了做好教學工作外,其他,就如你說的,隨意了。

就我個人而言,之所以隨意了,有以下原因:

1、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越來越佛性,淡然,不爭!學校裡想評職稱、想上進的中青年老師很多,而自從職稱制度實施以來,各種競賽,論文評比等同事們都很踴躍,有時候評比限制名額,自己一個已經評上了職稱的人就不要去爭去搶了,舞臺和機會要留給更需要的人。

2、年齡增長,精力有限,反應慢,競爭力下降。我一直比較推崇一個人到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年紀大了,身體更重要。工作、生活要做減法了。

3、我強調的是名、利隨意了,並無不盡職。我,以及我所瞭解的高級職稱教師應該都是兢兢業業在工作的,我現在帶兩個畢業班數學,工作中把學生放在首位,做好本職,只是不管閒事了。

最後,與你聊下高級職稱人員如果不盡職,學校該如何決策?

呵呵,貌似現在才切入正題,回答你的問題!別介意,我只是聊聊心裡話!高級教師一般不會不盡職,但如果真有,我的看法是:

1、應該和對待其他不盡職人員一樣,用制度管人,高級教師也是學校一員,並不享受特權!該罰就罰,一視同仁!比如,教學質量差,扣績效!

2、學校如對老教師有照顧、傾斜,那麼有高級職稱和無高級職稱,應該是一樣的!老教師(含高級職稱的),畢竟吃苦在前,奉獻在前,以前教師工資真的很低,老教師是默默奉獻的一代教育工作者,年齡大了受到照顧也無可厚非!

3、有些教學外的工作、資料等對老教師就不能象對待年青教師那樣要求了。

4、學校要給予老教師(含高級教師)充分的尊重和人文關懷,儘量避免不和諧,老教師也會盡其所能投入工作。

結束語:平常心對待職稱,有追求的教師要努力去爭取,而不是將話題放在已經評上的教師身上。人都是要老的,對老教師適當寬容、照顧,體現人文關懷,當然賞罰要分明,我覺得,這就是不錯的決策。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我是@徐徐教育,關注我,與你分享教育生活點滴!


徐徐教育


不是不努力,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吧?

任何職業都有巔峰期,像運動員過了30歲,再努力也是走下坡路了。

教師這個職業的巔峰期一般在35歲左右,精力旺盛,理念更新快,頭腦活絡,他們和二十多歲的年輕老師一樣,富有熱情,且更有經驗,他們既有靈活多變的管理方法,又有隨機應變的教學能力,這是在教學崗位上最容易出成績的黃金時期。

縱觀全國評優課、基本功等等各種大賽,基本都是這個年齡段的選手。

學生喜歡大哥哥、大姐姐式的老師,年輕老師雖然更受歡迎,但教學上卻是新手,亦步亦趨,離成熟還早,出不了成績,冒不出尖。

40多歲的老師則帶著餘蔭和慣性,還能發光發熱一陣子,但不可否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50歲以後,哪怕教學經驗再豐富,但年齡的鴻溝,讓學生遠離你了,這是非常無奈的事情。

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你已經插不上嘴,你甚至不知道學生的興趣點在哪裡?上課變得暮氣沉沉,就那張老臉往講臺一站,學生就已經索然無味、懶得聽課了。

只有30多歲的老師,既有年輕人的朝氣,又有中年人的睿智,這是教師的黃金時期。

教師這個職業,和醫生恰好相反,醫生是越老越香,年青醫生再厲害,也經常被質疑。教師和運動員相似,35歲是巔峰期,過了45,就是日落西山紅霞飛,正式進入衰退期了。

教師評上副高、正高,都是年輕時努力的結果,不排除個別混水摸魚投機分子,這在任何行業都存在,不能因噎廢食。

還有,《頭條》90%以上罵職稱不公平,但你見過有幾篇文章是幾個針對職稱具體評審條件進行批判的?沒有!

職稱是什麼?

職稱可不是教師獨有,涉及幾百個專業技術行業:教育、衛生、工程、園藝、經濟、會計、審計、統計、新聞、農業、文物、廣播、律師、船舶、體育、航空等等。

否定職稱,就是否定幾百個行業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的科學合理性,幾百個行業的職稱都不公平?還是隻有老師職稱不公平?可能嗎?

就像高考,高考也有很多不足,但目前仍然是最公平的選拔途徑,沒有之一。

老師評上副高、正高之後,除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原因,當然也存在不努力的現象。

年輕時打拼江山,年紀大了享享清福,這種人也是存在的,但畢竟少數,而且值得理解。這在任何行業都有,不獨在教師隊伍。

每個人都會老的,想想自己年老體衰時,被年輕人指指點點是什麼滋味,或者想想自己年老的父母、爺爺、奶奶,你會和他們斤斤計較,要求和你一樣幹活嗎?

那麼,學校應該如何決策呢?

兩個字:理解。


大俠145002436


副高裡面分5級6級7級,正高分1級2級3級4級。為調動教師積極性,加大副高,正高內部晉升考核評價力度。


和生生不息


只能說如此晉升的老師的初心值得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