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师评了副高,正高后,开始没有之前那么努力,你怎么看?

静懿


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首先老师在越老越值钱的同时也是有职业高峰期的。

这个高峰期主要是做课机会多,研究课题的机会多,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当然也包括自身素质较好,思维能力强等等。而这些天赋加努力叠加在一起,做出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奖项,组成了获得职称的业绩。

这些老师获得职称后,更多地转入指导提携年轻老师为主要工作和对学校的贡献。在学校工作过的都知道,做公开课,参加赛课都是有年龄规定的,也是从初衷上多给年轻老师展示和历练的机会。包括全国、市区的一些研究课题,需要每周进行活动,做一些文献收集整理和学生调研,也是各校名额有限,先把机会给年轻老师,只有参与课题才更方便写紧跟现在研究发展方向的论文。

同时,学生就是喜欢年轻教师。随着老师年龄的增长,的确和孩子有代沟。我们自己的孩子,如果放学来到老师办公室也是腻在年轻老师旁边,还会有时聊聊游戏。这事就像你小时侯是喜欢和哥哥姐姐玩,还是和叔叔阿姨,或者是爷爷奶奶?答案不言而喻吧。

同时,这和制度是否完善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解决,我认为既不能加重这些老师的负担,也不能浪费这些老师的资源。如果学校对拿到职称的老师安排每学年有1-2次校内、年级内、小范围的随堂课展示、经验介绍、师傅带徒弟等活动是可以承受的。

但一定还要本着是和年轻教师思维碰撞的原则,毕竟时代在发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不仅指学生终将超越老师,也指年轻一代老师一定会超越上一代人。


今朝云说教育


你好!我是一线数学教师,看到这个问题,特别想回答一下。

职称于教育,算热门话题。职称于老师,是很多人的痛。我是那个不痛的幸运者。是你说的评了副高的老师中的一员。看了你描述内容的前部分,非常感谢你对评上了副高职称的老师评职称前工作的肯定,看多了网上很多的负面评价,你的肯定让我心生暖意,迫不及待想要和你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先简单分享下我是怎么评上职称的。

2016年职称制度改革,让在小学工作了二十七年的我有机会参评副高,当时我们学校有五个指标,需要十个符合条件的人申报。其中很多优秀的老师因为缺乏农村经历不能参评,有的因为缺乏各类获奖证书而主动放弃,最终我们学校只有九人报名参评。在打分排序中我排在学校第二名,我不是行政,就是个普通的一线老师。的确,如你所言,是凭着努力,讲课,参加各种论文评选,课题研究,赛课,基本功竞赛等积累了一些获奖证书,又因为工作负责,带出来学生出色,所以在评职称民意打分时,领导、同行、家长、学生都给了最高分,也因此自己成为了幸运的第一年评上了副高职称的人。

接下来我就和你谈谈评上职称后的状况。

一、评上职称后近50岁的我,依然任教两个班数学,现在带毕业班。

二、评上职称后的第一年(2017年),有四篇论文获奖,两篇发表。第二年(2018年),依然还有论文、案例获奖。第三年(2019年),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其他,就如你说的,随意了。

就我个人而言,之所以随意了,有以下原因:

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越来越佛性,淡然,不争!学校里想评职称、想上进的中青年老师很多,而自从职称制度实施以来,各种竞赛,论文评比等同事们都很踊跃,有时候评比限制名额,自己一个已经评上了职称的人就不要去争去抢了,舞台和机会要留给更需要的人。

2、年龄增长,精力有限,反应慢,竞争力下降。我一直比较推崇一个人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年纪大了,身体更重要。工作、生活要做减法了。

3、我强调的是名、利随意了,并无不尽职。我,以及我所了解的高级职称教师应该都是兢兢业业在工作的,我现在带两个毕业班数学,工作中把学生放在首位,做好本职,只是不管闲事了。

最后,与你聊下高级职称人员如果不尽职,学校该如何决策?

呵呵,貌似现在才切入正题,回答你的问题!别介意,我只是聊聊心里话!高级教师一般不会不尽职,但如果真有,我的看法是:

1、应该和对待其他不尽职人员一样,用制度管人,高级教师也是学校一员,并不享受特权!该罚就罚,一视同仁!比如,教学质量差,扣绩效!

2、学校如对老教师有照顾、倾斜,那么有高级职称和无高级职称,应该是一样的!老教师(含高级职称的),毕竟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以前教师工资真的很低,老教师是默默奉献的一代教育工作者,年龄大了受到照顾也无可厚非!

3、有些教学外的工作、资料等对老教师就不能象对待年青教师那样要求了。

4、学校要给予老教师(含高级教师)充分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尽量避免不和谐,老教师也会尽其所能投入工作。

结束语:平常心对待职称,有追求的教师要努力去争取,而不是将话题放在已经评上的教师身上。人都是要老的,对老教师适当宽容、照顾,体现人文关怀,当然赏罚要分明,我觉得,这就是不错的决策。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我是@徐徐教育,关注我,与你分享教育生活点滴!


徐徐教育


不是不努力,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任何职业都有巅峰期,像运动员过了30岁,再努力也是走下坡路了。

教师这个职业的巅峰期一般在35岁左右,精力旺盛,理念更新快,头脑活络,他们和二十多岁的年轻老师一样,富有热情,且更有经验,他们既有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又有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这是在教学岗位上最容易出成绩的黄金时期。

纵观全国评优课、基本功等等各种大赛,基本都是这个年龄段的选手。

学生喜欢大哥哥、大姐姐式的老师,年轻老师虽然更受欢迎,但教学上却是新手,亦步亦趋,离成熟还早,出不了成绩,冒不出尖。

40多岁的老师则带着余荫和惯性,还能发光发热一阵子,但不可否认,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50岁以后,哪怕教学经验再丰富,但年龄的鸿沟,让学生远离你了,这是非常无奈的事情。

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你已经插不上嘴,你甚至不知道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上课变得暮气沉沉,就那张老脸往讲台一站,学生就已经索然无味、懒得听课了。

只有30多岁的老师,既有年轻人的朝气,又有中年人的睿智,这是教师的黄金时期。

教师这个职业,和医生恰好相反,医生是越老越香,年青医生再厉害,也经常被质疑。教师和运动员相似,35岁是巅峰期,过了45,就是日落西山红霞飞,正式进入衰退期了。

教师评上副高、正高,都是年轻时努力的结果,不排除个别混水摸鱼投机分子,这在任何行业都存在,不能因噎废食。

还有,《头条》90%以上骂职称不公平,但你见过有几篇文章是几个针对职称具体评审条件进行批判的?没有!

职称是什么?

职称可不是教师独有,涉及几百个专业技术行业:教育、卫生、工程、园艺、经济、会计、审计、统计、新闻、农业、文物、广播、律师、船舶、体育、航空等等。

否定职称,就是否定几百个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科学合理性,几百个行业的职称都不公平?还是只有老师职称不公平?可能吗?

就像高考,高考也有很多不足,但目前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途径,没有之一。

老师评上副高、正高之后,除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原因,当然也存在不努力的现象。

年轻时打拼江山,年纪大了享享清福,这种人也是存在的,但毕竟少数,而且值得理解。这在任何行业都有,不独在教师队伍。

每个人都会老的,想想自己年老体衰时,被年轻人指指点点是什么滋味,或者想想自己年老的父母、爷爷、奶奶,你会和他们斤斤计较,要求和你一样干活吗?

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决策呢?

两个字:理解。


大侠145002436


副高里面分5级6级7级,正高分1级2级3级4级。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大副高,正高内部晋升考核评价力度。


和生生不息


只能说如此晋升的老师的初心值得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