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山》中的情誼支撐下去的生活,點亮的是生命

美國的歷史太短了,在短短200多年的歷史中,他們有傷痛,有激進,有奮鬥還有迷茫,這一切似乎是因為這個國家的根基,也因為這個國家的多樣造成的,可正是因為它的歷史短,正是因為他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裡面,積攢這麼多的變遷和曲折,讓人不禁迷茫,也讓人感嘆。


美國的歷史短,所以逃不開的事情也不多,而南北戰爭就是其中之一,沒有任何美國的歷史能夠逃開這個傷痛。雖然現在需要立場正確,很多人已經不說南北方的問題,也沒有再提這樣的改變對於美國的影響。可是直到現在,美國的電影人還是從裡面挖掘出了無盡的題材,戰爭,愛情,衝突,諒解,任何國家,正視歷史,正視傷痛,才是前進的根本。


對於南北戰爭的文字和影視作品,永遠也逃不開《飄》和《冷山》,這兩部從愛情,個人成長走出來的作品,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內戰對於民眾的改變。而《冷山》似乎從名字就更加明顯,它更冷峻的,更加真實的表達出內戰對於一群人的改變。


《冷山》中的情誼支撐下去的生活,點亮的是生命


01 沒有人執著於戰爭,而真正逃離他,你會知道戰爭在心底留下的傷痕


沒有人能夠說清,人的經歷到底會在內心造成怎樣的劃痕。曾經有一個外科醫生,打開一個老人的心臟,看著心臟上面的老朽痕跡,他沒有辦法說出那是生命的枯萎還是靈魂的釋然,一切似乎都指向,心,這個主宰生命又虛無縹緲的存在。


英曼是一個平凡的男人,作為南方的一個普通男人,他有著內戰時期男人的所有特徵。英俊、多情,在家鄉有心愛的女孩,在戰場上有共同殺敵的兄弟。但一切似乎都不完美,因為他懦弱,他想要逃。


《冷山》中的情誼支撐下去的生活,點亮的是生命


在外人看來逃回來的英曼其實是一個尋找者,他尋找的是他的家鄉,尋找的是他的愛人,尋找的是讓他能夠平靜和安穩的家鄉。


英曼其實本來就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他沒有華麗的語言,在家鄉的時候,一杯蘋果酒就讓能夠讓他鋤地,而到了戰場上,他看到了成千上萬的屍體,他看到這場戰爭中人們的撕裂。可這本來就是一個國家,這本來就是一個民族,為什麼會成現在這個樣子?他不明白,仔細想想這樣的戰爭也毫無意義。以前他不說話也許是因為冷漠,也許是因為無所謂,現在他不想再繼續這樣的默然,他要回家,他要尋找來時的路。


可是走出來的路,哪裡會如此輕易的讓人回去,披荊斬棘走出來的路,慢慢的又會被荊棘佔領。


英曼是一個逃兵,對於這樣的人,軍隊是沒有辦法容忍的,所以一路上,他既要躲避追殺他的憲兵,渡過崇山峻嶺,還要應對突發的糟糕天氣和隨時隨地的飢餓,妖嬈的女人對他的誘惑,這些考驗有的會讓他喪命,有的會讓他背叛。英曼一個個都抵擋住了,其實這裡,也許愛情就是支撐下去的唯一力量。


回到愛人的懷裡,並不是比其他女人的更加溫暖,而是會讓他明白,自己沒有走失,在前進的路上,他仍然有人支持,也仍然有人眷顧。在臨走的時候,英曼對著艾達說,“你在查爾斯頓會更安全。”艾達卻回答,“到時候誰會等你呢?”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話,讓英曼安心,始終有人會等著自己,還有什麼比這更加的安心呢?


英曼在所有的困難面前都從容不迫,當他真的回到了冷山,看著自己曾經深愛的女人拿著槍對著自己的時候,他明白世道變了,他以為艾達也變了,殊不知,原來艾達是變得堅強,但是內心的柔軟始終留給他的。


他堅持到了最後,艾達說,“在我的家鄉有一個傳說,只要說三次我要娶你,兩個人便算是在上帝面前結婚了!”英曼毫不猶豫的說“我要娶你,我要娶你,我要娶你。”兩顆心在戰爭中顯得那麼的脆弱,可有如此的剛強。這是愛的力量,也是信念的力量。


當所有的人以為這是一個大團圓結局的時候,英曼倒在了前來的追兵上。他與另外一個人同時拔槍,英曼立馬擊退了來人,卻也受了重傷。他倒在雪地,看著前來的艾達,眼神渙散的看著天空,回家了!總算是回家了!


《冷山》中的情誼支撐下去的生活,點亮的是生命


艾達抱著英曼漸漸冰冷的身體,英曼走了,他們的愛卻會一直留下。


02 等待才是最遙遙無期的痛苦


艾達是一個典型的南方淑女。在那個歲月中,她有敏感而脆弱的神經,還有高貴而疏離的靈魂,她一切的依靠就是自己的老父親和英曼。可是她不知道,戰爭會改變一切。


當她看到自己的愛人遠走的時候,她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等待,她將一直在這片土地上,等待著愛人的歸來。可是這樣的等待似乎沒有盡頭,開始的時候她是數著天過日子,後來她只能數著年過日子,在英曼出走的歲月裡,她寫了103封信,雖然一直沒有接到回信,但她堅信,英曼一定會回來的。


《冷山》中的情誼支撐下去的生活,點亮的是生命


艾達的父親去世時,對艾達是最深的打擊,她不知道,原來父親對於自己的支撐是最實際的。精神上,她可以毫無保留的給英曼。但是生活中,她就是一個弱女子,她以前有僕人,現在什麼事情都需要自己考慮,自己照顧自己。她不知道要怎樣經營自己的農場,她不知道要怎樣繼續自己的生活,她甚至不知道要怎樣解決溫飽,這樣一個淑女,看著書上落下的層層灰,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


南方的農場其實就是一個男人的世界,在那裡,所有的活兒都是男人做的,修房子,修柵欄,放牛,除草,南方的農場裡用奴隸是有緣由的,可是艾達不知道,她只是意識到,自己沒有辦法繼續以前的生活,她只是意識到,也許只有成長才能夠救自己。


人總是這樣的,生活的環境沒有變化,人是不會想要去突破這樣的生活困境的。只有經歷了生活的鉅變,切膚之痛或者精神危機,人才能夠擺脫幼稚感,最終走向成熟。


父親是艾達現實生活的支撐,當摸到父親冰冷的手的時候,艾達是慌張的,生活急轉直下,沒有任何防備,看著菜園和農場幾近荒蕪,她開始其實是不知道要經營的,她整個夏天都處在飢餓狀態,甚至對於律師來信說父親的投資已經一文不值,在她的心裡也掀不起任何的漣漪,因為錢以前對她來說是不重要的,她只知道生活中的情感。


女人是堅強的動物,女人也是堅韌的動物。在所有的人都無法生存的冷山,艾達慢慢的站起來了,她支撐起了父親的農場,支撐起以前的家。她慢慢的學會了農活,慢慢的知道要怎樣保護自己,甚至知道要如何遊走在幾個勢力之間。


支撐她的是什麼? 同樣是愛情,艾達堅信英曼會回來,她不在乎的寫信,她一封封的將信寄入黑夜,雖然只有3封到達了英曼的手裡,而艾達永遠沒有看到迴音,她不氣餒,她不認為事情會向著完全不可控的方向發展,她明白,即使回來的是一具殘軀,她也會好好的和英曼生活下去。


現實中支撐她的就是魯比了,這個粗鄙,沒有文化的女子,是帶領艾達走出困境的人,因為這個狂野的世界,光靠安靜的生活已經沒有人能夠理解和施捨女人,艾達跟著魯比開始做粗重的農活兒,她開始感受到身體的疲累,但是也在這當中,艾達開始關心農作物的種植和收割,開始明白原來自己堅強的手是可以創造出財富和價值的。艾達開始給周圍的烏鴉取名字,開始用自己昂貴的衣服和帽子來裝扮稻草人,甚至,她以前不理解父親說的,冷山是另外一個世界,她現在看見冷山,她承認,父親說的是對的,冷山確實是另外一個世界,一個更加狂野,但是也包含溫情的世界。


當英曼和艾達再次相遇的時候,英曼已經不認識眼前的艾達了,她沒有了精緻的靴子和裙子,換上的是男裝,成熟的艾達已經完全沒有了以前較小和淑女的樣子。可見艾達的成長,英曼的驚喜,讓他們兩個人都在戰爭中改變了。


生活是讓人變化的最大動因,當最後,艾達親吻了孩子,坐在她和魯比建立的農場中,畫外音起來,“日復一日,我努力不去想你,因為農場的發展需要我盡心盡力,每年這個時候到處充滿生機,從這些生靈裡,我處處都看到你的身影,好像你依然在回家的路上。……”愛情,這個看似虛無縹緲的情感,其實才是改變人生活的最大動力。


艾達和英曼的愛情讓人動容,也讓人見識到世間美好的感情其實就是來源於內心,回饋到自然,這樣的感情也許短暫,卻真純綿長。


艾達和英曼是兩人的唯一,但在他們的生命中,也出現過其他重要的人,對他們生命的改變,對他們人生的旅程都有重要意義的人。對艾達來說,魯比就是那個生命的貴人,而對英曼來說就是路程中的寡婦薩拉。


03 魯比是艾達的戰友,也是艾達生命中的光


有沒有一種人,讓你一看就知道有希望?有沒有一種人,讓你一看就知道生命的野草就應該長這樣。魯比在《冷山》裡就是這樣的人,她從小就是一個沒有人疼,只能自己疼自己的人,所以魯比的生命頑強,是讓她能夠生存下去的唯一依靠。


《冷山》中的情誼支撐下去的生活,點亮的是生命


在魯比的回憶裡,童年時的某一天,她向村民討了碗豆子湯喝,在回家的路上睡衣被河邊的黑刺李樹的荊條鉤住了,整個下午路上沒有一個人經過,那個寒冷的夜晚,才四歲的魯比就一直在呆在那棵樹旁,直到第二天被人發現,把她解救下來。回家之後父親竟然根本沒問魯比為什麼一夜未歸。


再大一點魯比就經常進山尋找吃的。魯比對冷山的森林非常熟悉,經常一個人在山裡過夜。哪裡有石洞可以避風雪,哪裡有木屋可以暫住,魯比了如指掌。


魯比在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種地,一切農活她都能夠輕鬆搞定,像個男人一樣。父女倆常常靠著魯比種地勉強裹腹,父親永遠是三天兩頭就看不見人影。


儘管童年如此悲慘、生活如此艱辛,但魯比卻像棵生命力頑強的雜草,無畏地同殘酷的生活做鬥爭,始終在努力向上生長。

這也是一種生命,相比於艾達的精緻和被呵護,魯比並沒有覺得自己的生活有什麼不對,她只是經歷了不好的事情,但是生活,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在《冷山》中,魯比的出場有很詳細的描述,上身瘦、胯骨寬,身體結實得像拉爬犁的馬,皮膚黝黑。作者還特別寫了魯比的腳:“她沒有穿鞋,但腳板很乾淨,腳趾甲像灰白色的魚鱗。”魯比一出場,那隻吵死人的公雞轉瞬就被擰下了腦袋,這個倔強的姑娘,將所有的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裡面,這是她的經歷,也是她的信條。


所以,魯比一開始就跟艾達約法三章,強調自己不是僱工,不是傭人,兩個人是平等的。所以,當四年後英曼從戰場歸來,艾達告訴英曼,她必須徵得魯比的同意才能讓英曼留在農場,因為魯比是她的朋友。魯比會一直住在農場裡,除非魯比自己不想再住下去。

《冷山》中的情誼支撐下去的生活,點亮的是生命


這其實是另外一種生命,她真的就是冷山中的野草,不論外面的世界打仗還是和平,她總會有辦法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順應天命,也許這就是魯比的信條。


魯比不知道法文裡寫著的歌詞是多麼的優美,魯比不知道紫色的綢緞是多麼的飄逸,魯比只知道如果要保護好土地,就需要不停的耕種,還要有計劃的播種,要不停的澆水還要順應時節的施肥。


魯比其實才是生命的光芒,人類就是依靠像魯比這樣的人,感染了一批批拓荒者,才有了今天的文明,他們不在乎土地的貧瘠,他們也不在乎命運的坎坷,順應自然,走出應該走的路,每一步都是值得,每一步也都是對的。


魯比是艾達生命的光,也是整個山谷生命的光,當多年後,艾達和魯比坐在餐桌上,她們都做了母親,他們都成了引領者,一切似乎也都變得平靜而自然。


04 薩拉是一片孤獨的舟,承載自己也超度他人


在英曼回程的路上,他遇到了一對孤兒寡母,薩拉和她的孩子,這對沒有根的母子,在森林裡躲避著戰亂也受盡摧殘。


薩拉知道自己的命運在這場戰爭中將被吹得四散飄零,但是一切似乎都太殘忍,讓她已經喪失了人性。當軍官抓住薩拉,將她綁在一棵枯樹上,而將她的孩子扒光了衣服,放在冰涼的雪地上。


對於一個母親而言,你可以殘忍的摧殘她的身體,但是不要將無辜的孩子納入其中。薩拉和英曼裡應外合,合力幹掉了殘忍的軍官,將槍舉像年輕士兵的一刻英曼卻猶豫了,他想到放他走。薩拉最終紅著憤怒的雙眼扣動了扳機,少年倒在血泊裡,再沒有了他的鏡頭。


這個少年之前並沒有殘害薩拉,甚至想給她的孩子蓋上衣服,但是這樣的戰爭下,真正善良的人最終都會變成惡棍,薩拉沒有給任何人機會,她不想給任何人機會,在扣動手槍的那一刻,薩拉明白,只有狠下心腸,才能夠在這亂世活下去。


英曼請求薩拉讓他留宿一晚,薩拉同意了,因為她想要一個溫暖的臂膀靠一靠,至少這個男人保護了她,至少能夠讓她溫暖一晚。


《冷山》中的情誼支撐下去的生活,點亮的是生命


晚上薩拉讓英曼去陪陪她,英曼沒有拒絕,兩個人平躺在床上,默默的流著淚,這不是孤單,這是絕望,這是在戰爭中,無力的反抗和宣洩。他們知道兩人並沒有結果,也許下一次見面是在天堂,但是至少現在,至少在現在能夠有個人慰藉。


如果說魯比是不屈的生命之光,那薩拉就是隨波逐流的枯葉,她沒有為自己和孩子找一個庇護所,她不知道應該怎樣應對這些突如其來的變故,即使她知道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非常的危險,她也沒有想要逃離,她任憑自己被風吹雨打,也沒有改變的勇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薩拉認為在這荒山裡,遇到英曼是自己的宿命,看著英曼離開是自己的宿命,有一個孩子能夠相依為命是自己的宿命,在這個小屋裡最終被殘害也是自己的宿命。這個孤獨飄零的靈魂,沒有任何為自己生命做主的主意,她只能夠有一天沒一天的過著,希望戰爭能夠早早的離去,讓自己解脫。


每個人的選擇都無可厚非,不一定要抗爭才是生命,順應是天命,妥協也是生命。但英曼抱著薩拉入睡的時候,他能夠體會一個女人的無奈和無助,也能夠體會一個生命正在慢慢抽離,也正在漸漸枯萎,可這不是他能夠改變的,人的一切都是別人不能改變的。


但是因為看到薩拉,堅定了英曼要回去的決心,英曼懷裡抱著這個可憐的女人,嘴裡說著,“我有一個很愛的人,一個很愛很愛的女人!”英曼想象中,那個優雅溫婉的淑女,一定是在父親的庇護下生活,可是在這亂世,誰知道人會變成什麼樣子。英曼猜測著,看著身邊這個脆弱又孤獨的女子,他更感覺戰爭的可怕,對人的摧殘。


《冷山》是一個群像故事,它不像《飄》一樣,所有的人都是為了塑造郝思嘉,這裡面每個人都反應了一種生命,反應了一個故事,反應了這個冷酷世界中,人的蜷縮,人的伸展,人是這天地間的芻狗,折騰來折騰去,為的不過就是一碗熱食,一個念想。


艾達和英曼為的是那一份愛,他們沒有的愛情看上去單薄而熾烈,幾封信,幾個吻,幾個眼神,幾個擁抱,他們就維繫了一輩子愛情。


魯比為的就是生命,生而為人,這樣頑強的生命力就會為了能夠感受不一樣的生命對於自己的意義,帶給自己光明,也溫暖其他的人,魯比就是光。


薩拉的生命是脆弱的,她不為誰而活,也沒有很強的目的性,也許在芸芸眾生中她就是一個模糊的存在,但是她能夠啟迪人,她的溫暖讓人歇歇腳,她的生命就是螢火蟲。


也許一切是因為戰爭引起的,人的成長,人的逃避,人的迴歸,但是其實人本身就有這樣的特性,讓人能夠在這一片天地生活,靠的就是這樣的特性。


《冷山》中的情誼支撐下去的生活,點亮的是生命


最後當艾達親吻著英曼漸漸灰暗的臉龐,她明白,一切都無可挽回了,她明白一切都要結束了,可是那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其他的部分還將繼續,生活將繼續。在《飄》裡面,郝思嘉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在《冷山》裡面,到處都是英曼的身影。也許每個人的堅強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總要相信,堅強才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的最終力量。


鴨綠江,一個非職業碼字員,堅持好好看書,認真寫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