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海豚”讓人心疼!兩封寄往天堂的信,背後故事感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自古流傳著很多海豚救人的傳說,在茫茫大海上,它們把生的希望帶給很多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這種大愛,就像如今的器官捐獻者。

在湖州,器官捐獻者的子女還有個特別美的名字——小海豚。2018年5月,湖州市紅十字會面向社會發起“結對小海豚”活動,為每位器官捐獻者的子女找一位愛心爸媽。

又到了一年清明節,湖州紅十字會收到了兩位“小海豚”的來信,字裡行間真情流露,看哭了很多人。

兩封來自“小海豚”的來信

“時光片刻不等人,轉眼間馬上兩年了。這兩年來你過得還好嗎?我們的變化很大。尤其是媽媽,從一個蛋炒飯都會炒焦的人變成了炒個番茄湯都炒得色、香、味俱全了。媽媽這兩年過得很辛苦,每天早出晚歸就為賺那一點錢而奔波……”寫這封信的,是小姑娘浙浙。2018年5月26日,她的爸爸賀道瑞因腦出血去世,身故後捐獻器官。

这些“小海豚”让人心疼!两封寄往天堂的信,背后故事感人

像賀道瑞這樣的器官捐獻者,讓一個個掙扎在生死線上的重症病人生命得以延續,讓更多的家庭重新擁有了幸福。但他們自己的家人,卻因為頂樑柱的離去而陷入困境。

賀道瑞離世後,留下年幼的孩子由妻子照料。原本是家庭婦女的妻子,為了生計,在湖州當起了快遞員,艱辛可想而知。

同樣的困境,也出現在侯光軍的家中。

4年前,侯光軍因自發性腦溢血過世,捐獻器官,留下還未成年的孩子以及70多歲的父母。孩子一直思念父親,只能以寫信的方式表達哀思。

这些“小海豚”让人心疼!两封寄往天堂的信,背后故事感人

“夏天的夜晚,我們便仰望星空,看著滿天的星斗一閃一閃的。都說最亮的那顆是死去的親人化身而來守護你的,照亮你前行的路的,可我覺得,若沒有那些普通而平凡的小星星,又怎能凸現出最亮的那顆呢?而你是一個隨性大方,不爭不搶的人,應該屬於那些發散點點星光的小星星吧。平庸卻也默默無聞。”如今,侯光軍的女兒佳佳已經上高二了,寫得一手漂亮的鋼筆字。

從信中可以看出,佳佳和很多高中生一樣,也會有心情壓抑的時候,但卻沒有最親愛的爸爸來傾聽。“那漫長的時光像是一條黑暗潮溼的洞穴,大風從黑暗裡突然吹過來,一瞬間像是捲走了所有的溫度,渾身都是冷意。”

沒有爸爸的陪伴,佳佳常常悉數爸爸生前的點點滴滴,“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忘了,父愛是溫柔的印刻在血脈中的守護。緩過來後,便懷揣著夢想,跟著光繼續前行。”

守護他們放心不下的親人

這些“小海豚”,也牽動著大家的心。

2018年5月,湖州市紅十字會向社會籌資發起“讓失親者不‘失親’”公益項目,招募志願者成立“愛心爸媽、愛心子女、愛心姐妹”團隊,分別開展“六個一”活動,構建“心理關愛、家庭角式、社會交往”支持體系。28位“愛心爸媽”志願者結對關愛捐獻者未成年子女,通過每年組織一次有益孩子成長的活動、兒童節送一份禮物、實現一個微心願和每季一封書信、每月一個電話、每年一次生日祝福等“六個一”活動,更讓失親孩子得到學習、生活、心理上的關愛,學會自信樂觀地面對生活。

今年清明節期間,針對器官捐獻者,湖州市紅十字會還通過城市電視、出租車宣傳欄、官方抖音等平臺表達對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上週,還為28位捐贈者子女郵寄了防疫物資包和“愛心爸媽”給孩子們寫的信。

这些“小海豚”让人心疼!两封寄往天堂的信,背后故事感人

像浙浙和佳佳這樣的“小海豚”,對爸爸的思念無處訴說,也會把信寄給湖州市紅十字會代為保留。

在這兩個小女孩寫給父親的信中,除了傾訴思念,她們也用稚嫩又質樸的語言表達著感謝。

这些“小海豚”让人心疼!两封寄往天堂的信,背后故事感人这些“小海豚”让人心疼!两封寄往天堂的信,背后故事感人

“湖州市紅十字會的叔叔阿姨對我們很照顧,給予了我們莫大的支持,在生活上、經濟上解決了很多問題。”在信中,浙浙說,如果沒有叔叔阿姨的幫助,他們的生活會更艱辛。

这些“小海豚”让人心疼!两封寄往天堂的信,背后故事感人

佳佳說,他們很幸運,遇上了紅十字會的叔叔阿姨以及愛心媽媽。“他們就像春日裡的和風,時常給你帶來溫暖。”

小時新聞了解到,清明將至,浙江省紅十字會也在官方網站(http://www.zjredcross.org.cn/)推出“器官捐獻網上紀念”專欄。

这些“小海豚”让人心疼!两封寄往天堂的信,背后故事感人

因為他們,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重新煥發光彩;因為他們,失明患者的眼睛再次看到絢麗的四季風景;因為他們,生命的奧秘不斷破譯。

市民可以進入“器官捐獻網上紀念”專欄,向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寄語獻花,向他們表示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