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守財奴”的明神宗,為何如此喜愛錢財?

明神宗朱翊鈞,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朱翊鈞在位初之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至於貪財,神宗在明代諸帝中可謂最有名了。他在親政以後,查抄了馮保、張居正的家產,就讓太監張誠全部搬入宮中,歸自己支配。他還大力提倡官吏們向他“進奉”,用這種秤稱斗量的方式來表示忠心。誰進奉的錢多,就加以重用。於是官員、太監紛紛用這種進奉的方法討好皇帝。官員們若觸犯了他的龍顏,他最喜歡用的懲罰方式就是“罰俸”,即剝奪官員們的工資,因為這樣可以省下一大筆錢,當然這只是對罪行不重的官員們施行。為了掠奪錢財,他派出宦官擔任礦監稅使,四處蒐括民財,希望天下的錢財都到自己的手中。要知道他可是一代帝王,為何如此喜愛錢財?

被稱為“守財奴”的明神宗,為何如此喜愛錢財?

出身

明神宗的出身不是特別的高,他的母親李氏原本就是一個丫鬟,外祖父只是泥瓦匠,因為生活的不好,就逃荒到了順天城,然後把李氏賣給了朱載垕府邸當丫鬟,因為李氏從最底下開始,很會察言觀色,所以就得到了朱載垕的喜愛,之後就生下了兒子,因為朱載垕之前的孩子都夭折了,所以對於朱翊鈞很是寵愛,但是李氏吃過苦,所以對兒子是很節儉的,慢慢的朱翊鈞對於錢財就十分的看重。

被稱為“守財奴”的明神宗,為何如此喜愛錢財?

教育

那時候明穆宗逝世之後,明神宗即位了,李氏就成為了皇太后,但是李氏並沒有因為這樣就開始奢侈的生活,而是在皇宮中提倡節儉,很多年都捨不得給自己置辦一身衣服,還告訴明神宗要體諒百姓之苦,在這樣一個嚴厲母親的教育之下,明神宗在很早的時候就體會到了生活的節儉,在政績上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且他知道百姓們生活的很苦,所以在吃穿用度上面能省就省,慢慢的就變成了守財奴。李太后本來就是為了減輕家裡面的負擔,才會成為丫鬟,她知道金錢的可貴,這個環境造就了她的性格,後來就算是她當上了太后,這個習慣也改不了,還影響了明神宗,所以明神宗不管在哪一方面對於錢財都看得很重,軍餉也是剋制盤算出來的;在張居正逝世的時候,有大臣告訴明神宗他很有錢,明神宗肯定超級的高興,就沒收了張居正的家產,但其實張居正是清官,根本沒有多少的東西,哪怕是他的旁支和孩子,加起來也沒多少,根本就不像是謠言所說。

被稱為“守財奴”的明神宗,為何如此喜愛錢財?

為了斂財,明神宗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他的妃子生了一個女兒,戶部和光祠寺就必須向他獻上白銀十萬兩以示慶祝。公主出嫁,則要討取數十萬兩銀子作為嫁妝,若是皇子娶妻就要獻的更多。官員們犯了罪,如果主動的向他獻上金錢,他也就“寬宏大量”地放人一馬,但若是誰執迷不悟,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由於他的貪財,甚至還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採榷之禍”。皇帝能做成他這樣,也是很厲害的存在了。

被稱為“守財奴”的明神宗,為何如此喜愛錢財?

萬曆死後,明王朝已經衰弱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儘管他死後,明王朝又維持了二十幾年的統治,但是許多學者認為,明王朝的衰亡實際上就是從萬曆時期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