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

黃慎(1687年6月14日-?),福建寧化人,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是中國清代傑出書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1687年6月14日-?)

黃慎生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五日(6月14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歲時尚在,卒年不詳,幼喪父,以賣畫為生,奉養母親。初隨上官周學畫,後離家出遊,曾多次在揚州賣畫。方十八九歲,寄身蕭寺,晝為畫,夜無所得燭,從佛光明燈下讀書。其藝既擅,出遊豫章,歷吳、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揚州鬻畫,人爭客之。雍正五年(1727年)以母垂老,不欲遠離,乃奉居揚州,又三年乃返閩,鄭燮贈以詩。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年八十二,尚作花卉冊。慎工草書,法懷素。畫人物,多取神仙故事為題材,初學上官周,後用狂草筆法作畫。筆姿放縱,氣象雄偉,深入古法,亦偶有筆過傷韻者。間作山水、花鳥,得荒率之致。所畫多歷史人物、佛道、樵夫漁父,早年工細,後參以懷素草書筆法,所作人物用筆粗獷,頓挫轉折,縱橫排奡,氣象雄偉。花鳥筆法洗練,形象概括,畫風潑辣;山水境界開闊,注重詩意的表達。


藏研網分享一則黃慎《雄雞圖軸》高清大圖請您賞析

點擊下方或搜索 藏研 直達高清大圖賞鑑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擅長人物、山水、花鳥,並以人物畫最為突出,題材多為神仙佛道和歷史人物,也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形象,多從民間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縴夫、乞丐,流民、漁民等下層人物形象,如《群乞圖》取材現實生活,描寫災荒年中,乞丐們流落街頭,受人欺凌的悲慘畫面,表現出他對人民疾苦的同情。畫神仙佛道如《醉民圖》,多操大幅,用筆設色,潑辣大膽,於迷離撲朔中見形象神韻。描繪文人生活的有《東坡玩硯圖》,用筆迅疾,衣紋頓挫,線條硬折 結,墨公濃淡相間,人物軒昂、富有氣勢,為其成熟後的代表畫風。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雄雞圖軸》局部圖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雄雞圖軸》局部圖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雄雞圖軸》局部圖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雄雞圖軸》局部圖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雄雞圖軸》局部圖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雄雞圖軸》局部圖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雄雞圖軸》局部圖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黃慎《雄雞圖軸》局部圖

黃慎書畫流傳較多,大多藏於國內各大博物館內。北京故宮院藏有多幅,如《漱石捧硯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的《醉眠圖》冊頁;《伏生授經圖》軸,揚州博物館藏的《漁歸圖》等。 黃慎的繪畫創作在雍正年間說名揚於世,"尺紙容縑,世爭寶之"。可見他的作品在當時已有較高的價格,另外黃慎對自己的繪畫,常作分類自評,凡最得意者題上詩,次者則識以歲月,再次者只署"癭瓢"二字。 現今黃慎作品流入市場是比較多的,80年代末即開始拍賣,以後每年都出現過,價格起伏不大,比較穩定,但不太高,與八怪中其他畫家水平相當,低於吳門四家。


黃慎《雄雞圖軸》

(上藏研網查看高清大圖)


“癭瓢子”黃慎——《雄雞圖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