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初心使命一輩子

  土城子鎮天義號村炒米房組有位建國前老黨員,叫馬俊。他踐初心、敢擔當,是一名合格的老共產黨員。

  今年90歲的馬俊老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入黨,參加過解放戰爭,儘管現在腿腳有些不便,但精神矍鑠。鮐背之年的他已經忘記了很多人和事,認不得村裡的人,但講述起曾經的戰鬥事蹟卻條理清晰,並能準確清楚地說出自己的部隊番號,東北第四野戰軍161師483團1營1連。

馬俊 初心使命一輩子

  馬俊16歲入伍,是當時鄉里唯一一個參軍的青年,出征那天全村人把他送到村口,他帶著全村人的驕傲和希望去了部隊。他說,東北第四野戰軍是一支打硬仗的部隊,不是裝備硬,也不是武器硬,而是骨氣硬。從東北打到福建,打過國民黨,打過土匪,作戰時經常吃不上飯,最難的時候一個團犧牲到只剩下幾個人。“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這就是咱們黨的政策。我們黨能取得勝利,離不開老百姓。”馬俊回憶起戰役中的故事,說的最多的就是老百姓擁護人民軍隊、相信共產黨。他說,每到一個地方,部隊會聯繫村長找一處閒置的院子,老百姓幫著一起收拾院子、打掃、挑水,戰爭中他們把傷員抬出戰場,老百姓會主動將傷員送到醫院,“為人民服務的軍隊,人民會擁護他,沒有過不去的難關。”馬俊老人說這些話的時候臉上是驕傲、是堅定,眼裡閃爍著的光芒叫做信仰。

馬俊 初心使命一輩子

  19歲的馬俊經連長介紹入黨,當時的馬俊在連裡各項評比中都表現優異,他槍法準,手雷扔的也準,憨厚的他說小時候放牛扔石頭圈牛練就了本領,他說入黨必須忠誠、可靠、勇敢,要為人民服務。1947年他被派去北京學習簡單的醫療救助技術,學習班結束後他參加了一次專門為他組織的特殊考試,不認字的他無法和其他學員一樣答卷,只能老師口述出題,他當場回答,卻不負眾望得了第一名。回到部隊的馬俊擔任了連裡的衛生員,善於學習的他醫術不斷提高,尤其是在針灸方面不斷鑽研,退伍後他又先後去北京學習兩次,在小兒抽風病方面尤為擅長,共救治過900多個患病兒童。

馬俊 初心使命一輩子

  1955年25歲的馬俊退伍了,被安置到了阿魯科爾沁旗一家醫藥公司工作。剛上班的他和經理一起收購藥材,7分錢從藥農手裡收購,3毛5分從醫藥公司賣出。這在當時的馬俊看來是“天價”,是“暴利”,他說:“退伍時我向組織請求為人民服務,不是搶奪人民的利益。”看不慣經理的做法,他提意見,和經理爭吵,最後得罪了經理的馬俊回到了克什克騰旗,成為一名赤腳醫生。他說,我一輩子想著為人民服務,沒犯過錯誤,不給組織添麻煩,但是我喜歡提建議。

  這位90歲高齡的老人,有著建國前老黨員、建國前入伍退役軍人的雙重身份,無兒無女,卻從未向組織提出過任何給予照顧和幫助的要求。他和侄子侄媳婦生活在一起,喜歡看新聞、關心時事,黨員和軍人作風影響了整個家庭,他的小輩們一直秉承“勤儉節約、誠實守信、孝老敬老”的家訓,他們不僅譜寫了文明好家風,而且影響著整個天義號村的人,作為天義號村的“赤峰好人”、道德模範、“最美家庭”他默默影響著土城子鎮的文明新風。

馬俊 初心使命一輩子


馬俊 初心使命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