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四抓四促”環境整治不能鬆懈,脫貧攻堅發展產業同樣不容耽擱。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疫情影響下的特殊時期,會寧縣加大春耕備耕、產業扶貧工作力度,著力解決貧困群眾產業扶貧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種養業生產往大走、往深走。

三月的會師大地,從華家嶺山麓的中川蔬菜產業園,到梁茆起伏的蘇堡塑料大棚,到山大溝深的八里灣鄉肉牛產業園,再到神秘藥谷·魅力楊集;從翻耕整地的喧騰田野,到層層排列的廣袤農田,到繁密林立的養殖圈舍,再到連片種植的日光溫室,會師大地已開始了旱作農業的揭舊膜、施肥、旋耕、覆新膜。在翟所鎮張城堡村,社員們忙著頂凌覆膜,覆膜機徐徐駛過,幹得冒土的土地覆上地膜,白膜下面的土地蒸汽騰騰的,又變溼潤了。田野裡閃現著農民勤勞的身影。雖然不像往年一樣出現大規模春耕的熱鬧場景,但各項農事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春耕生產已從南向北全面展開,南牛北羊遍地開花,到處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蔬菜種植起好步,玉兔東昇星星亮。

不負三月韶光好,地綿萬里盡春耕。走進土門峴鎮蔬菜產業園,一座座塑料大棚鋪天蓋地,使昔日冷清的蘇堡塬格外熱鬧,走進塑料大棚,脫貧戶劉振剛夫婦正在為前幾天移栽的西紅柿、辣椒苗培土,檢查水肥供應情況。據瞭解,劉振剛全家5口人,兩個孩子在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上學,上學的大額花銷一度使他成為全村的貧困戶,國家的扶貧好政策使他分到了4座塑料大棚,2019年他種植西紅柿,與寧夏農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訂單種植收購合同,每座棚淨收益5600多元,四座棚共計淨收入2.2萬元,確保2019年穩定脫了貧。

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近年來,土門峴鎮下足繡花功夫培育塑料大棚蔬菜主導產業,在蘇家堡村建成佔地面積3200畝的蔬菜產業園,按照“引企入園、村企對接、分棚到戶、勞務到人、引領脫貧”的工作思路,引進雷州市浙東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甘肅嘉禾農業有限公司,簽訂了大棚蔬菜訂單種植合同,覆蓋帶動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蔬菜種植,實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

據鎮黨委書記張賀軍介紹,全鎮建設了3000座塑料大棚,到戶750戶,佔全鎮貧困戶的59.07%,現全部投入生產使用,同時帶動150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採摘高峰期可達700人,蔬菜大棚種植產業,有效拓寬了該鎮貧困戶增收渠道。

這僅是一個全縣發展塑料大棚的縮影,據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今年全縣4萬座塑料大棚種植甘藍、娃娃菜、西紅柿、辣椒等高原夏菜和大棚西瓜,加上露天種植,全縣瓜菜產量將達到60多萬噸,預計銷售收入約8.6億元,瓜菜產量今年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為了確保貧困農戶穩定脫貧,會寧縣把發展以塑料大棚為主的設施蔬菜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來抓,尤其是引洮工程相繼建成運行,為發展塑料大棚提供了水源保障,蔬菜產業發展呈現出數量增長、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設施蔬菜,這個會寧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如一簇簇擁抱的星星在會師大地上閃閃發光。

發展藥材早起步,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發展蔬菜種植的同時,縣上藉助脫貧攻堅東西部協作的政策機遇,大力發展中藥材特色種植,先後投入幫扶資金488萬元,鼓勵企業自籌517萬元,在楊崖集鎮建設中藥材扶貧車間一座,包括初加工車間、中藥材晾曬場、太陽乾燥房、精緻包裝車間等,輻射帶動周邊10個鄉鎮貧困戶種植黨參、黃芪等中藥材2萬餘畝。

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58歲的藥材種植戶李明山,全家6口人,2013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告訴我們:他從2005年就開始種植中藥材,持續種植已有十多年了,當時由於市場及資金原因,種植規模少,收入不明顯,2015年他申請國家精準扶貧專項貸款5萬元,已有豐富種植經驗的他連年擴大規模,到2018年,種植面積達到35畝,同時在中藥材扶貧車間打工增加收入,他終於摘掉貧困的帽子,過上了小康的日子。

“為了進一步提升‘會寧黃芪’‘會寧黨參’品牌,近年來,楊崖集鎮採用土地入股、高產分紅、勞務酬金、政策獎勵組合‘三變改革’配套模式,先後在楊集村等五個深度貧困村組織種植中藥材4200畝,帶動全鎮農戶725戶,直接經濟效益達840萬元,像李明山一樣的種植戶全鎮達到100餘戶”。鎮上負責人告訴我們。

楊崖集鎮扶貧車間充分發掘中藥材附加值,開發與中藥材相關的有機農產品,延長中藥材產業鏈,實現農業循環發展。中藥材種植,這個助推全縣脫貧攻堅的特色產業,如芝麻遍地開花,一年更比一年好。

牛羊養殖邁大步,甘蔗出土寸寸甜。

發展產業,是農民增收的基礎,是穩定脫貧的重中之重。務農重本,種養齊抓。越是非常時期、越是緊要關頭,扶貧產業“壓艙石”地位就越發凸顯,對於穩定脫貧“基本盤”作用至關重要。

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脫貧在於勤。在韓家集鎮谷地場村,村民黃彥軍乘著幾天前的一場春雪,正在搶墒翻地、施肥、鋪膜,忙的不亦樂乎。黃彥軍說:“我把所有的地都耕翻好了,15畝地全膜玉米我都鋪完了,現在就等著種玉米了。現在準備鋪6畝全黑膜馬鈴薯,再種6畝胡麻,這些到年底了也能增加些經濟收入,同時種一二十畝的苜蓿,我也為養殖增加一些飼料,降低一下養羊的成本。”除了種植之外,黃彥軍還在6年前開始養羊,從最開始的一隻小羊羔到現在存欄量21只,大概40只的年產羔量每年都能為這個家庭帶來超過兩萬元的收入,為一家人的穩定收入打下堅實基礎。

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15年就已脫貧的李國棟並沒有坐享其成,2018年他用4萬元的產業貸款引進了2頭西門塔爾肉牛開啟了他的養殖之路,2019年又引進品種優良的安格斯牛5頭,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賣出的4頭西蒙塔爾小牛犢收入3.4萬元,這讓嚐到甜頭的他在養殖業上又有了新的打算。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會寧縣八里灣鄉堅持問題導向,主動擔當作為,把持續培育特色安格斯肉牛養殖產業作為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首要渠道,通過不斷創新新型利益聯結機制,改良特色養殖品種,切實提升脫貧質量。

八里灣鄉苟川村黨支部副書記丁亞兵說:“現在養殖場養殖規模已經達到89頭,其中新生牛犢26頭,已經成為帶動群眾脫貧增收的重要產業,對沒有飼養能力的農戶,我們動員到我們村裡的牛場做代養,這樣既不耽誤他們的正常生產生活,又能享受國家的產業扶貧政策,目前我們牛場發展的代養戶13戶,為全村脫貧攻堅注入發展動力,現在安格斯肉牛產業也越來越好,脫貧奔小康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要帶著老百姓把日子過好”這不僅是丁亞兵及苟川村全體幹部對全村老百姓的一句承諾,更是一種擔當。

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近期,在全縣安格斯肉牛產業推進會上,縣委主要負責人要求:要緊盯全縣十萬頭安格斯基礎母牛的養殖目標,按照“心中要有大目標、工作要有硬措施、推進要有好協作”的工作思路,堅定信心、一鼓作氣,全力以赴推進三個萬頭養殖場、一百家養殖合作社和一萬戶養殖農戶的發展進程,持續提升產業質量和效益。牛羊養殖,這個助推全縣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讓全縣貧困戶真正嚐到了發展產業的甜頭,牛羊養殖,不斷鼓起了會寧人民的“錢袋子”!

會寧:強化產業扶貧 做足種養文章

面對我們的採訪,縣農牧局負責人激動的說:“脫貧攻堅以來,全縣做足種養業發展文章,這些產業的發展,得益於廣大幹部的真心發動,才使群眾有了等不起的時代感,得益於扶貧政策的齊心推動,才使群眾有了慢不得的優越感,得益於龍頭企業的誠心帶動,才使群眾有了坐不住的歸屬感”。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縣委、縣政府按照“1+N”產業增收模式和“21211”農業農村產業突破行動要求,依託全膜種植穩基礎、藥材蔬菜增效益、牛羊養殖鼓腰包,做足種養文章,夯實脫貧基礎,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趙彥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