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辦稅,春風暖三晉

4月1日,我省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暨稅企“雲橋”網絡對話活動,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下稱示範區)正式啟動,把自帶溫度、熱度、力度的稅費優惠政策送到每一位納稅人、繳費人的手中。

“全省稅務系統將繼續落實落細各項減稅降費優惠政策,用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精氣神,在優惠政策落實上給力,在‘非接觸式’辦稅上添力,在數據服務大局上盡力,在疫情防控上加力,精準服務全省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傾力服務小微企業,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減壓減負,進一步完成好支持疫情防控、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各項任務。”啟動儀式上,該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培平表示。

與時俱進,讓老傳統煥發新活力

稅收宣傳月是“老傳統”。自1992年始,在每年4月份集中開展稅收宣傳、優化納稅服務等行動。今年,國家稅務總局決定以“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為主題,從4月1日到5月20日,實行持續50天的“加長版”稅收宣傳,比往年延長20天。

示範區是我省轉型綜改主戰場,也是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的先導區。在示範區改革創新展廳,省政府副秘書長、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張金旺現場當起講解員,從示範區產業佈局,到發展規劃;從創新平臺建設,到政策體系、服務體系、服務模式的創新建立;從改革創新成果,到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介紹改革創新成果。

如何充分釋放國家和我省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紅利,確保納稅人、繳費人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劉培平先後到示範區改革創新展廳和政務中心“一網通辦”專區和稅務窗口,詳細瞭解“一個大廳管服務、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一網通辦管效能”服務模式,“一窗受理、一網審核”政策兌現模式,“一條龍”服務企業行政體系和網上管理體系建設等情況。

當日上午,張金旺、劉培平一行冒雨走進我省大型國有上市企業——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就企業稅收相關問題進行溝通交流。

“此次鬆綁減負優惠政策恰逢其時,給改革發展中的太重送來了‘及時雨’,太重將進一步提質增效,為我省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韓珍堂說道。

聚焦“四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己亥冬末,庚子春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非常時期,要有非常擔當,非常作為。

在此期間,全省稅務部門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優惠政策落實要給力,‘非接觸式’辦稅要添力,數據服務大局要盡力,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力”的“四力”要求,該局依託電子稅務局、自助辦稅終端,進一步拓展網上辦稅繳費事項範圍,不斷優化現場辦稅繳費服務。做好延期申報、延期繳稅和發票保障措施,對受疫情影響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期限內無法辦理納稅申報或繳稅有特殊困難的,依法及時為其辦理延期申報或延期繳稅。

“稅務部門及時採取一戶一策‘點對點’方式輔導落實相關優惠政策,兩個月來出口退稅額達1512萬元,為企業注入資金‘活水’,有力地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財務科長周潔在啟動儀式表示,他們有信心戰勝疫情帶來的困難,當好行業“領頭雁”,復產復銷“加速跑”!

據瞭解,我省稅務部門通過加強稅收數據分析助力企業實現供需對接,對重點企業推行“一企一策”“點對點”幫扶等服務措施。同時,深化“銀稅互動”,著力支持小微企業化解融資難問題。

示範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主任李晉平表示,在省稅務局的大力支持下,示範區打出減稅降費“組合拳”,先後為雙創基地企業減免房租等費用4800餘萬元;為324家企業兌現375筆各類扶持資金約3.85億元;支持富士康新招員工補貼1500萬元。目前,全區在建項目、“四上”企業及規下工業企業全部實現復產率100%,走在了全省前列。

“雲橋”對話,為企業發展營造便利

當天上午,在示範區智創園,一場稅企“雲橋”網絡對話活動也如期展開。

通過“釘釘”平臺網絡直播、在線問答方式,省稅務局業務處室負責人連線多家企業代表,重點解答涉及企業復工復產的有關稅費優惠政策,稅企雙方結合實際暢所欲言,同頻交流。

“我是百度(山西)數據標註基地對外合作負責人田超,我們基地內孵化了三十多家專業化的數據採集、標註以及數據服務的企業,大多數為小規模納稅人,請問疫情期間對小規模納稅人有哪些優惠政策?”

“為支持疫情防控,助力復工復產,國家針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出臺了階段性減免增值稅優惠政策。”貨物和勞務稅處四級調研員王康炎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現場答覆。

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稅務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韓海金還進一步向納稅人繳費人介紹了我國相繼出臺的4批21項稅費優惠政策,並詳細闡述了我省新增出臺的兩項稅收優惠政策。

短短兩個小時,吸引了超過200多萬網友在線圍觀和互動,收到良好效果。

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線直播送政策解疑惑形式受到納稅人繳費人的好評,今後將持續組織這樣的活動,讓政策真正落地落細落實。

今年以來,全省各級稅務機關以“硬核”實力舉措,為戰勝疫情貢獻稅務力量。隨著稅收宣傳月活動“啟程”,“稅務藍”將繼續在三晉大地傳遞愛心、信心與力量。

本報記者王曉華 翟步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