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十大攻堅解讀讓千年運河續寫“濟寧印記”


濟寧十大攻堅解讀讓千年運河續寫“濟寧印記”

大運河是一部流動的厚重史書,積澱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中華民族智慧和聰明才智的結晶。

濟寧因水而立、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經濟帶建設,專門設立了運河文化經濟帶建設指揮部,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遺產。”3月23日,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弢說,我們將全力攻堅大運河總督署遺址街區、“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運河水上旅遊線路、微山湖旅遊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南陽古鎮旅遊綜合提升工程、大運河南旺樞紐博物館等6個項目。

濟寧大運河遺留不同歷史時期的運道總長度587公里,申遺保護規劃293公里,所有縣市區均有河流直接流入大運河。大運河濟寧段歷史文化可以說是十分深厚,坐落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9處,明清時期的最高治運機構“總督河院署”就設在濟寧。

“圍繞大運河文化經濟帶建設,首先要做好濟寧市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相關規劃。”張弢介紹,我們將邀請國內外專家,高標準、高水平編制大運河(濟寧段)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專項規劃、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專項規劃、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專項規劃、河道水系治理管護專項規劃等多個規劃,統籌做好大運河保護、傳承和利用。

市裡積極主動對上爭取相關的項目和資金,特別是加大對已申報項目的跟蹤,把爭取到的項目做實、做好。比如,大運河總督署遺址街區項目,是全省唯一一個報送國家發改委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地標性項目,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認同和支持。

目前,運河文化經濟帶建設指揮部確立了6個“百日攻堅”一級項目,集中突破大運河總督署遺址街區、“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加快推進運河水上旅遊線路、微山湖旅遊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南陽古鎮旅遊綜合提升工程、大運河南旺樞紐博物館等項目。

據瞭解,“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包括4個街區3個點,4個街區分別為:大運河總督署文化街區、鐵塔寺太白樓歷史文化街區、竹竿巷歷史文化街區、濟安臺文化街區;3個分別點為:“濟寧記憶”核心點——總督署文化街區、現有資源整合點——老城區文物景點街區、開發點——濟安臺文化街區。目前,大運河總督署文化街區、濟安臺文化街區已啟動。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呂光社 通訊員 徐斐 蔣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