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以继日生二胎,大孩:问过我吗?我要一票否决(下)


夜以继日生二胎,大孩:问过我吗?我要一票否决(下)

……接续

-3-

前些天无意刷到一个剧,一个15岁的中学生在跟他的小伙伴聊天,说:“我爸跟我商量,说妈妈想生二胎,问我的想法,你知道我当时是什么感觉吗?

我第一反应是我爸妈大号练废了,想再练一个小号。你们要生生呗。

你问我,我也帮不上忙,你干脆别问我,你就直接生完之后,告诉我是意外怀孕,我心里舒服多了。”

小伙伴笑着回答说:“是啊,你说他们是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啊,这些事跟我们说得着吗?

上次我爸还在我们家庭微信群里发一个什么K线图,问我买还是不买?我知道他是想跟我聊聊天,他故意没话找话。”

“那你怎么说的?“

“我直接退出群聊,谁要帮他做这个狗屁决定啊。”

我哥说,斌斌像是提前进入了这样的叛逆期。这时候,别说跟他谈论生二胎的话题,你问他啥,他都不同意。

比如昨天,我让他洗澡,他说我不洗。我让他穿上秋裤,他说我不穿。我问他吃鸡吗?(游戏),他说,好吧,来一局。

处在叛逆期的小孩根本不能理解人生。更不能理解,人,为啥生了还要生。

我哥的观点是,生二胎这么大的事,不需要通过斌斌的同意,顶多在空闲的时候,尽量让他能理解这个事。

他认为,一个决定就是一个责任,我们征求斌斌的决定,这是要让他负担本不该属于他的责任。

生二胎这么重大的家庭决定,说到底是成年人的事情,我们不能以尊重孩子的名义,来逃避应负之责。

这种所谓尊重孩子的意愿,照顾孩子的情绪,貌似家庭民主,但其副作用是:你会让小孩有一种错觉,我的观点很重要,我的喜好很重要。

他以为自己是根葱,反倒不能让小孩在这个真实的世界快速脱敏。这种小孩长大以后,很容易发展成为一个巨婴。

我哥继续说,你们可能会认为,不征求斌斌的意见,他会不开心,他会生气,他会认为被家人忽略。

我的看法是,就让他不开心嘛,就让他生气嘛,凭什么让一个10岁小孩来决定一个新生命降生与否。

我这样做,就是要让小屁孩生完气之后,能明白一个道理,今后的一生中,你会见到很多不想见到的人,你会听到很多不想听到的声音。

所以,你要学会面对这个世界。对他来说,这甚至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就叫做“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

夜以继日生二胎,大孩:问过我吗?我要一票否决(下)


-4-

我哥的观点中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比较激进,存在诸多偏颇。

在一个家庭,兄弟姐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是相互陪伴的关系,也是谁吃大梨,谁吃小梨的关系。

就如同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中那个片段,脸盆里,只有一个西红柿了,女儿方登拿起来想吃,妈妈阻止了姐姐方登,让弟弟方达吃了。

后来地震发生,妈妈在危急关头,又选择了救弟弟,放弃姐姐的生命。

这件事让幸存的女儿方登成为内心最大的伤痛,直到成年,依然久久不能释怀。

孔融让梨的教育方式深入中国家庭,妈妈说你是老大,你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

但从来没有问过我们心里究竟愿意不愿意,甚至也不在乎你是否愿意。

我们隔壁邻居就是例子,独居的母亲去世了,兄弟之间为了分房子,分家产,最后反目成仇。

而大女儿却因父母的偏心而断绝关系,据说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所以,晚辈之间相处得如何,取决于父母的家庭协调能力和凝聚能力。对孩子的尊重,从子女成长的角度看,意义不可谓不大。

为什么说这件事我们必须征求斌斌的意见呢?其实你忽略他,他又能怎么样呢?

但作为成年人,须时刻警醒,爱要一碗水端平。父母的一个偏差,将是子女心中一生的烙印。父母的一个粗心,将造成其难以修复的伤痛。

如果这个话题是在讨论生育权,那么一切权利皆是相对的。

在新时代的哲学讨论中,生育权既保护父母的权益,也保护孩子的权益。

如果是讨论生育观,那么孩子在你心中是什么?在不同时代,孩子甚至只是财产。

直到现在,重男轻女依旧存在,名叫招娣,引娣的小孩还很多。

到了2020的今天,全社会亟待正确的生育观。因为,如果一开始,家里老大就得不到尊重,那么他还能指望得到什么。

END.


夜以继日生二胎,大孩:问过我吗?我要一票否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