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區:織密防線 堅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擴散


西青區:織密防線 堅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擴散

4月1日,在第110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西青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董秀琴介紹了西青區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堅持做到“兩手抓、兩手硬”,目前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新的積極成效。特別在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方面,西青區高度重視,嚴格落實“四個戰時”要求,細化舉措、織密防線,堅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擴散。

專班負責、專案推進,切實加強組織實施。西青區成立了西青區入境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組,制定了《西青區關於妥善做好入境人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實行專班負責、專案推進。區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上手,區級領導分頭落實,區外事、衛健、政法、公安及各街鎮、西青開發區等單位各司其職,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聯防聯控網絡。區級領導每天都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工作,區指揮部每日調度進展情況,對各環節工作進行全程指導把控,及時解決各類困難,確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完善機制、完整閉環,切實加強服務管控。

西青區積極健全工作機制,按照“接、運、分、管” 四字流程,加強閉環式管理服務。西青區完善了數據共享、信息通報等機制,提前掌握入境人員信息,形成管理信息底冊。成立地接、疾控、警務、翻譯、物資保障等小組,到有關機場進行“點對點、一站式”接駁。安排專車專人負責轉運工作,組織醫療人員隨車服務,在做好專業防控措施的同時,全面分析外籍人員健康信息,核查有效證明與常用藥物,科學研判身體情況。入境人員轉至隔離點後,西青區及時進行全面詳細的研判,實施“嚴格審批、分類處置”:對確實不適宜集中觀察的,經過嚴格評估並經區指揮部主要負責同志簽字同意後,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其他人員全部納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近幾天,按照市指揮部部署要求,西青區積極承擔起首都機場分流人員接轉、隔離的重要任務,連續三批次共接收入境人員872人。在接轉過程中,西青區制定了《關於首都航班技術經停天津機場入境人員分流到西青區的應對處置方案》,區級領導現場指揮,專人專班全程負責,各有關部門通力配合,實現了從入境口岸到目的地的無縫對接,圓滿完成了階段性工作任務。

精準管理、精心服務,切實加強隔離保障。無論是居家隔離觀察還是集中隔離觀察,西青區始終堅持 “嚴格管理、溫情服務”的工作理念,加強精細服務、精準管控。

在居家隔離方面。西青區在相關居民小區組建“接駁五人組”,明確外籍人員進門七件事,實現科學化流程化管理。抽調精幹力量成立綜合服務組,分組包戶,每天提供醫學指導、體溫監測、物資配送、生活垃圾處置等服務。針對未成年人、孕產婦、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由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提供“一對一”的專人服務,每天按時溝通情況、詢問需求,及時解決存在困難。

在集中隔離方面。西青區在集中隔離點配備了專業醫護和工作人員,安排專業消毒人員進行消毒殺菌作業,定期開展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身體變化。西青區立足提供優質生活服務,對隔離點軟硬件設施進行了全方位檢查提升,確保環境清潔、設備安全、物品乾淨、服務周到,並不斷豐富餐飲種類、充實室內文娛生活,全面營造友好舒適的隔離環境,切實體現天津的“城市溫度”。西青區還注重加強心理疏導,組織專業人員做好安撫工作,多名外籍人員從入住初期的焦慮、緊張轉變為平和、樂觀,其中一名波蘭籍人員解除隔離觀察後還給西青區送來了手寫的感謝信,對隔離點服務工作表示“真誠的感激”。

在近期接到的入境人員中,包括年輕的留學生、多國外交人員、老年人、孕婦、兒童等不同群體,西青區積極應對,採取有針對性的關心關愛措施加強服務管理。比如對留學生,西青區積極提供符合年輕人喜好的服務方式,協調解決個性化需求。對外交人員,西青區主動與市外辦等有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解決各類差異化訴求。對老年人、孕婦以及兒童,西青區加強醫療服務,對身體不適人員及時採取醫療措施。通過這一系列措施,西青區不斷優化服務管理質量,將市委、區委的關心關愛落到實處,確保了集中隔離工作的平穩有序推進。

在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目前,納入集中隔離觀察的境外人員日益增多,集中隔離點的管理服務工作面臨的壓力也日益增加。請問西青區在進一步提升優化管理服務方面,還將採取哪些舉措?

董秀琴回答:“集中隔離觀察是嚴控境外疫情輸入的關鍵環節,我區高度重視。3月29日晚上,我們連夜召開視頻會議,對優化集中隔離點管理服務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總的來說,是進一步做好‘六項服務’。”

“做好超前服務。我們在集中隔離人員入住前,對隔離點各類設施、用品進行全面檢查,充分徵求隔離人員意願進行合理調配,保證‘滿意入住’。我們製作了《致集中隔離人員的一封信》,註明聯繫方式,發放到每位外籍人員手中,及時掌握各項訴求,做好對接回應,縮短等候時間。”

“做好一對一服務。我們進一步充實人員力量,每個隔離點由一名處級幹部駐點負責,衛健、公安、應急等部門幹部和社區衛生人員、酒店服務人員組成專項服務組,全部做到‘一點一專班’,對隔離人員進行全方位的管理服務。建立一對一的服務對接機制,合理安排溝通方式與頻次,在不打擾集中隔離人員的前提下做好問需交流工作。”

“做好基本服務。進一步提升集中隔離點軟硬件設施,做好室內外環境清潔工作,保持家居用品乾淨整潔、生活用品配備充足,水電、網絡、空調等基本保障供應到位。”

“做好人性化服務。我們注重從細節入手,綜合考量外籍人員民族、宗教、年齡等信息,充分尊重風俗習慣與個人喜好,提供更加暖心、溫馨的人性化服務,比如對有特殊飲食需求人員,協調酒店提供訂餐服務,積極滿足差異化需求。同時進一步組織專業力量做好心理疏導,引導大家安心度過集中隔離期。”

“做好快速服務。對外籍人員的合理訴求,能夠及時解決的做到“一小時內解決”,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組織相關部門研究會商,加快協調解決,切實做到‘有訴必應’。”

“做好超值服務。區財政將計劃投入專項資金,進一步豐富服務方式,增加服務內容。比如為隔離人員提供水果、奶製品、瓶裝水等物品,為過生日的隔離人員送上生日蛋糕,等等,切實讓集中隔離人員體驗到更多的溫情和關愛。”

“下一步工作中,我們還將進一步細化舉措,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效,切實把市委的部署要求落實到位。”

(津雲新聞記者 劉暢 馬揚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