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织密防线 坚决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扩散


西青区:织密防线 坚决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扩散

4月1日,在第110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西青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董秀琴介绍了西青区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目前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新的积极成效。特别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方面,西青区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四个战时”要求,细化举措、织密防线,坚决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扩散。

专班负责、专案推进,切实加强组织实施。西青区成立了西青区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组,制定了《西青区关于妥善做好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实行专班负责、专案推进。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手,区级领导分头落实,区外事、卫健、政法、公安及各街镇、西青开发区等单位各司其职,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网络。区级领导每天都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区指挥部每日调度进展情况,对各环节工作进行全程指导把控,及时解决各类困难,确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完善机制、完整闭环,切实加强服务管控。

西青区积极健全工作机制,按照“接、运、分、管” 四字流程,加强闭环式管理服务。西青区完善了数据共享、信息通报等机制,提前掌握入境人员信息,形成管理信息底册。成立地接、疾控、警务、翻译、物资保障等小组,到有关机场进行“点对点、一站式”接驳。安排专车专人负责转运工作,组织医疗人员随车服务,在做好专业防控措施的同时,全面分析外籍人员健康信息,核查有效证明与常用药物,科学研判身体情况。入境人员转至隔离点后,西青区及时进行全面详细的研判,实施“严格审批、分类处置”:对确实不适宜集中观察的,经过严格评估并经区指挥部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同意后,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其他人员全部纳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近几天,按照市指挥部部署要求,西青区积极承担起首都机场分流人员接转、隔离的重要任务,连续三批次共接收入境人员872人。在接转过程中,西青区制定了《关于首都航班技术经停天津机场入境人员分流到西青区的应对处置方案》,区级领导现场指挥,专人专班全程负责,各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实现了从入境口岸到目的地的无缝对接,圆满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

精准管理、精心服务,切实加强隔离保障。无论是居家隔离观察还是集中隔离观察,西青区始终坚持 “严格管理、温情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强精细服务、精准管控。

在居家隔离方面。西青区在相关居民小区组建“接驳五人组”,明确外籍人员进门七件事,实现科学化流程化管理。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综合服务组,分组包户,每天提供医学指导、体温监测、物资配送、生活垃圾处置等服务。针对未成年人、孕产妇、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一对一”的专人服务,每天按时沟通情况、询问需求,及时解决存在困难。

在集中隔离方面。西青区在集中隔离点配备了专业医护和工作人员,安排专业消毒人员进行消毒杀菌作业,定期开展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身体变化。西青区立足提供优质生活服务,对隔离点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全方位检查提升,确保环境清洁、设备安全、物品干净、服务周到,并不断丰富餐饮种类、充实室内文娱生活,全面营造友好舒适的隔离环境,切实体现天津的“城市温度”。西青区还注重加强心理疏导,组织专业人员做好安抚工作,多名外籍人员从入住初期的焦虑、紧张转变为平和、乐观,其中一名波兰籍人员解除隔离观察后还给西青区送来了手写的感谢信,对隔离点服务工作表示“真诚的感激”。

在近期接到的入境人员中,包括年轻的留学生、多国外交人员、老年人、孕妇、儿童等不同群体,西青区积极应对,采取有针对性的关心关爱措施加强服务管理。比如对留学生,西青区积极提供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服务方式,协调解决个性化需求。对外交人员,西青区主动与市外办等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解决各类差异化诉求。对老年人、孕妇以及儿童,西青区加强医疗服务,对身体不适人员及时采取医疗措施。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西青区不断优化服务管理质量,将市委、区委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确保了集中隔离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目前,纳入集中隔离观察的境外人员日益增多,集中隔离点的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增加。请问西青区在进一步提升优化管理服务方面,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董秀琴回答:“集中隔离观察是严控境外疫情输入的关键环节,我区高度重视。3月29日晚上,我们连夜召开视频会议,对优化集中隔离点管理服务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总的来说,是进一步做好‘六项服务’。”

“做好超前服务。我们在集中隔离人员入住前,对隔离点各类设施、用品进行全面检查,充分征求隔离人员意愿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满意入住’。我们制作了《致集中隔离人员的一封信》,注明联系方式,发放到每位外籍人员手中,及时掌握各项诉求,做好对接回应,缩短等候时间。”

“做好一对一服务。我们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每个隔离点由一名处级干部驻点负责,卫健、公安、应急等部门干部和社区卫生人员、酒店服务人员组成专项服务组,全部做到‘一点一专班’,对隔离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服务。建立一对一的服务对接机制,合理安排沟通方式与频次,在不打扰集中隔离人员的前提下做好问需交流工作。”

“做好基本服务。进一步提升集中隔离点软硬件设施,做好室内外环境清洁工作,保持家居用品干净整洁、生活用品配备充足,水电、网络、空调等基本保障供应到位。”

“做好人性化服务。我们注重从细节入手,综合考量外籍人员民族、宗教、年龄等信息,充分尊重风俗习惯与个人喜好,提供更加暖心、温馨的人性化服务,比如对有特殊饮食需求人员,协调酒店提供订餐服务,积极满足差异化需求。同时进一步组织专业力量做好心理疏导,引导大家安心度过集中隔离期。”

“做好快速服务。对外籍人员的合理诉求,能够及时解决的做到“一小时内解决”,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组织相关部门研究会商,加快协调解决,切实做到‘有诉必应’。”

“做好超值服务。区财政将计划投入专项资金,进一步丰富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内容。比如为隔离人员提供水果、奶制品、瓶装水等物品,为过生日的隔离人员送上生日蛋糕,等等,切实让集中隔离人员体验到更多的温情和关爱。”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细化举措,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切实把市委的部署要求落实到位。”

(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马扬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