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全面發展,帶動群眾增收,助力企業增產

起初剛從外地嫁到平利縣城關鎮馬咀村的楊細煙,家還住在高山上,生活非常不便。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她家通過移民搬遷搬到了城關鎮藥婦溝社區。現在,楊細煙從家門口到社區工廠只需幾步路,“不僅住上了嶄新的房子,還可以在家門口安心掙錢過日子”,說起這些,楊細煙掩飾不住地高興。2018年脫貧的楊細煙,全家共5口人,在新社區工廠上班每月能拿2000多元收入,既照顧了老人,又照顧了孩子上學。而像楊細煙這樣因社區工廠改變生活的貧困群眾,在平利縣還有很多。搬遷後樓上居住、樓下就業,提高了生活質量,更有了脫貧致富的新門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新社區工廠延期開工多日。

2月14日,平利縣委、縣政府下發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6號通告,要求全縣新社區工廠按照疫情低風險地區復工復產有關要求,在採取安全有效的防護措施前提下,有序復工復產。據平利縣新社區工廠辦負責人白福平介紹,截至3月24日,全縣83家新社區工廠已復工復產76家,復工率達91.6%,剩餘的7家將在近日全部有序復工復產。

全程服務,傾心指導

“感謝政府幫我們協調解決各種問題,順利復工復產後訂單總量還不錯,接下來,我們將在做好防疫的基礎上,加快生產,高質量完成訂單任務,為企業後續發展打好堅實基礎。”平利縣富林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傑說。

2月18日,省上將平利縣劃入疫情防控低風險地區,平利縣委召開十六屆八次全會,按照低風險地區的疫情防控策略,要求全縣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面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安置就業,堅持兩手抓、兩不誤,確保縣域經濟保持平穩,全面打響經濟發展保衛戰。

該縣先後出臺《力促重點項目和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十條措施》《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十條措施》等優惠政策,為復工復產的新社區工廠免費提供1000斤消毒液和4500只口罩,全力協調解決原材料、資金不足,招工、供應網絡對接等各方面困難,實行一個項目、一個專班、一個方案,分類推進、在線審批、網上受理,為新社區工廠順利復工復產開闢綠色通道。同時,落實企業防控主體責任和各鎮屬地管理責任,明確各企業復工復產的包抓縣級領導、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實行“紅黃綠”掛牌督戰,一日一清單、一日一統計、一日一通報,織牢織密復工復產期間的疫情防護網。

線上招工,線上培訓

在工廠車間,筆者發現工人們整齊劃一地開展流水作業,裁剪、縫紉、熨燙……緊張地忙生產、趕訂單,每個人都保持一定距離。“受疫情影響,復工後面臨最難的還是缺人的問題,多虧了政府部門通過各種途徑的支持和幫助,現在老員工基本都回來了,還增加了幾個新員工,解了燃眉之急。”平利縣嘉鴻手套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奚精華說。

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平利縣一律暫停縣、鎮現場招聘和集中培訓活動,將線下轉為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視頻會議等,及時發佈企業復工時間,推送招工信息,幫助企業開展員工返崗引導、返崗教育培訓等,解決企業用工難題。截至目前,共接受諮詢1500餘人次,推送就業崗位2000餘個。

此外,對新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一次性社會保險補助;對堅持不裁員的,參照困難企業穩崗返還政策給予返還失業保險金;對開展新招職工崗前培訓的,按照不低於600元每人的標準給予補貼。隨著各項有力有效政策措施的出臺,新社區工廠的企業老闆和務工人員更加有信心,貧困群眾就業基礎更加紮實。

該縣新社區工廠的復工復產,既促進就近就業、帶動群眾增收,又助力企業增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該縣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經濟發展保衛戰和脫貧攻堅收官戰三場“硬仗”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