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片和藝術片的區別是什麼?

電影洋蔥會


2005年12月,陳凱歌費時3年之久打造的“傾心之作”——《無極》在國內隆重登場。畫面的虛假、表演的拙劣、情節的空洞,使影迷們跌破眼鏡。然而,電影的商業運作是否一定會沖淡影片的份量與內涵?商業片和藝術片到底誰更能體現電影的真正價值?《無極》中的“愛情”又影射出怎樣的人性和愛情觀?本期“風行水上”帶你去尋找答案。

“商業片”緣起

記得十年前,阿諾主演的《真實與謊言》在我國登陸時,所有的媒體和影院眼紅其巨大的票房利潤而聯手為其創造了“大片”這一名頭。

那時,“大片”便是高投資、大製作,場面精彩火爆,劇情引人入勝的一類影片的代名詞。其實曾經的“大片”便是今日商業片的雛形了。雖然現在有了藍屏綠幕,有了電腦剪輯,有了線控維亞,但高票房高利潤的本質依然沒變。或許正是因為同孔方兄扯上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總有些人怒斥這些片子傷了第七藝術的大雅,壞了這源自法國的高貴派頭。可依舊如潮的觀者,芝麻開花般的票房,又不得不讓人相信商業片的魔力所在。

商業片的出身一般都是業內首屈一指的名門,像二十世紀福克斯、派拉蒙、新線、環球等等。這些製片廠發行商,用自己的業內實力、網絡最頂尖的編劇和導演、最一流的演員、特效製作團隊,不惜血本的營造觀眾們前所未見的視覺奇觀、心靈震撼。

“商業片”都如《無極》嗎

鉅額的花費使一部影片的運作無處不體現著極強的營銷性。這是商業片的本質和根本目的,比如張藝謀的《十面埋伏》,一個首映就耗了三百萬!當然,所得同樣不菲。但正是這種以賺錢為目的的性質,使有些商業片的編劇一味追求劇情的火爆刺激,而影片本身卻毫無厚度可言;大量使用明星效應和特殊效果的製作也成為弊病,使觀眾花錢看的只是幾張臉和幾幅精美畫面。

這些都直接導致了商業片水準的直線下降。以《無極》為例,它用極致的精美,造就了完全相反的效果。從劇中人物我們便可窺一斑:光明、崑崙、傾城、無歡,這些抽象的名詞,直接抹煞了人物的內涵和個性,連基本的人物性格都不存在更枉談鮮活生動了。觀眾所能記住的似乎也只有那鮮花盔甲和傾城翻飛的衣裳。

從劇中的故事走向來看也著實令人汗顏,觀眾在前一幕被挑起的情緒又被下一幕完全脫節的場面抹殺。完全空洞虛無、毫無情感的積累和沉澱和失去張力的臺詞在最煽情的地方卻能引來觀眾的陣陣大笑。看電影變成了看畫面,看故事變成了看特效。

那種飄在半空中不著地的感覺致使導演口中的史詩變成了鬧劇;最受全局上下同讚的特效製作,在內行的眼中也漏洞百出,甚至有人說開頭那群牛的奔跑還沒有《獅子王》中同樣的場面來的有氣勢!一部鉅製被拿來和商業動畫相比不知導演聽後作何感想,三億人民幣全砸在虛空與鬨笑中了!

所幸導演在選角上還算扳回面子,觀眾們衝著張柏芝的名頭就買了票,看見鎮田光治的盔甲就掏了錢,但一部電影又怎麼能憑几個臉蛋撐起來?這同那些拙劣的廣告又有何區別?

同樣出身巨資的《指環王》,卻從另一個方向向世人證明了商業片這鍋湯不會因為偶爾的幾粒老鼠屎而被否定。十一座奧斯卡小金人的光芒,全球二十七億的票房,書迷們對原著的瘋狂。全世界都屏住呼吸熱切盼望三部曲的依次誕生。這才是真正的商業片,真正擁有資本與實力的“大片”。

“藝術片”:高處不勝寒?

說完了商業片,該說說影評家們的至愛——藝術片了。

文藝片分兩大類,先鋒實驗性的和個人意識性的。

前者著重於影片所要表達的意識或影片效果的開創性,影片中大都蘊含著只有少數觀眾能夠理解的觀念,如《狗咬狗》、《八釐米》等等,頗有些曲高和寡的意味。但不乏佳作被看作是後現代文藝人的又一個發洩憤怒的窗口,用影像和聲音表達自我。

後者大多是有一些被稱為“影壇頑童”的導演的創作,充滿了個人意識和對影片的理解。通常有極強的記號型和個人風格,大多手法不盡相同,如賈木許的《破碎之花》、阿莫多瓦的《對她說》等等。這類影片總帶有強烈的個人情感信息,有時甚至是導演本人的自我剖析,深入人性的研究和探討,但有時因流於形式而使影片艱澀難懂。

我們可以看出,文藝片無論何種類型都在票房上無甚貢獻,而且它的小眾性、低成本和票房利潤少也是其鮮明的特色。

有人說藝術片才是真正還原了電影本真的片種,因為它極少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諸如影星片酬、製作費用的限制。它可以完全的展示出電影本身所散發的魅力,這往往成為檢驗一個導演功力的試金石。主流藝術電影還是擺脫不了鏡頭語言難懂、情節生澀可看性不強,只能用於做教學研究的命運。這使藝術電影很難發展的如商業片般蓬勃興旺。

正是因為這兩大類型的影片各有手中群體,所以粉絲們論戰的核心便集中在究竟哪種影片更有價值上,影評人說商業片庸俗不堪,觀眾說藝術片故作清高。

“商業”、“藝術”孰優孰劣?

究竟“商業”和“藝術”,孰優孰劣?

實際上,我們應該看到,我們所唾棄的批評的商業片或藝術片是已經喪失電影本身意義的存在。一邊是極端的斂財以榨乾觀眾錢袋而無所不用其極,只不過是披上了電影的外衣;一邊是自詡清高實則空洞無物僅在故弄玄虛,企圖在電影的皮囊下玷汙電影的神聖。

筆者不認為存在真正的“商業”與“藝術”之爭,商業片也能有藝術片的嚴謹,而藝術片也能有商業片的運作。目前,質疑的原因在於商業片的出資方多是好萊塢的大製片廠,而藝術片則多為獨立製作,資金來源的不同在一定程度決定了影片運作的走向。

真正的電影人不會因為慰藉的因素而改變拍片的初衷。但在影片市場模式化運作的大潮下,電影人也不得不向現實作出妥協,但無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都極大地豐富了電影市場。隨著電影產業的日益發展,尷尬的現實是否會有改變,我們拭目以待。





倔強的小媽呀


商業片和藝術片就和相當於郭敬明和陳凱歌導演的區別。

有些人可能對商業片和藝術片沒有什麼太大的概念。

郭敬明的小時代和爵跡都算是商業片,雖然郭敬明很有寫作才華,拍的電影票房也很不錯。

邀請的參演明星都是個頂個的大牌,加上努力炒作自然是少不了紅火,其實我看著郭敬明導演很努力後期製作,還變得很瘦經常熬夜,就算票房很高,可是口碑的評分是沒辦法騙人的。

陳凱歌導演就是標準的文藝片標杆,拍的《霸王別姬》就是經典的代表作了,也是張國榮哥哥最值得紀念的代表著之一。

這樣對比就能很明顯的區別兩者的不同,但是其實每個導演都非常優秀的,文藝片和商業片只是出發點不一樣,但是人群不一樣,所以都還是會有不同的觀眾喜歡。

向各位導演致敬


火龍娛樂


商業片是指以盈利收益的一類電影,主要目的是奪人目光賺觀眾的錢。例如《滿城盡帶黃金甲》、《007…》系列電影、《蜘蛛俠》系列電影都是高投入高收益的商業片,與觀眾間的關係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相較之下,記錄片則更具實質性,取材於現實。例如上半年頗受全球影迷傾情的《帝企鵝日記》。

其實只要是能惹人關注,能衝擊高票房的電影就是好電影,無論屬於哪類,都必然有其發展的空間!

認證期間,望各位朋友給個優質[機智][機智]


肖必林1


商業電影1.重視娛樂,不重視現實,2.只是被電影商人用來牟利的工具,以低成本,短時間的方式拍攝,迎合大眾口味的模式化影片。還有他們會在電影中植入廣告。藝術電影。1.藝術片是指那些不以商業盈利為目的,製作的電影。2.也就是不是大片兒,沒有誇張的特效,不是那麼吸引眼球,而是關注一些深層次的思考。3更多的是人生思考等等。




冷海


一、架構

1、概念不一樣

商業片是指以票房收益(盈利)為最高目的、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的影片。商業片是相對於藝術片和紀實片而言的。如《鋼鐵俠》、《007系列》等。

指憑藉技巧、意願、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影視作品,藝術片用於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表達既有感知並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

2、標準不一樣

商業片標準是為了短期內獲取商業利益,從編劇到導演及演員均為此角度考慮,充滿了轟動場面和通俗性笑料,並不考慮深層次內容的影片。

藝術片要有豐富內涵,展示的是人、自然、事物的一面。讓人們更好地好好地過好每一天。

3、表現方式不一樣

藝術片是藝術的一種表現方式,大多以幽默,諷刺,寓意的敘事方式同時具有一定的美感。

商業片,商業元素較多,文藝片中幾乎沒有花俏的特技鏡頭和後期的電腦製作。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業電影並非都是商業電影,而娛樂強的商業電影中具有社會性與藝術性的也不少。而當藝術電影的實踐一經成功,主流商業電影便立刻將其經驗吸納。

二、導演對自己的定位和要求

那麼問題來了——陳凱歌,他對自己的定位究竟是商業片導演還是藝術片導演呢?

我知道,其實每個擁有導演夢的人都是想做藝術,只不過做藝術的同時捎帶著把錢賺了那才叫棒棒噠。但是豐滿理想的映襯下總是現實的骨感,一部超棒的電影一定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

通過這些文字,我們不難看出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關係:相互對立但也相互包含。[靈光一閃]





漁夫漁舟


從字面上看,文藝片,更側重影片的文學性和藝術性,透過對人性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反思,表達比較深沉並有內涵的東西,而且,這些表達出來的東西是非常有個性的,題材的選拔、闡述的角度、鏡頭的運用等等,都有導演的獨特風格。文藝片導演對自己的表達和闡述超過了觀眾的感受,所以這類影片往往會挑戰觀眾的感受,並刺激他們進行思考。在形式上文藝片也對故事的完整性和邏輯性有自己獨特的標準體系,往往在結尾留給觀眾的是更多的疑惑。所以,電影真正表達東西和觀眾所理解的會有偏差。所謂仁者見仁,每個觀眾從電影中所“讀”到的很類似卻又不盡相同如此,正是文藝片的一個魅力所在。

商業片,可以說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好萊塢”就是商業片的代名詞。從投資到宣傳到各大院線的票房等,它有一整套成功的運作方式。商業片面對的是絕大多數觀眾,資金的高投入、通俗和主流是影片的特點,導演首先必須考慮的是觀眾的口味,自我個性的展示則在其次。

相對於商業片,文藝片中的藝術元素更多一些,而商業片中的商業元素多一些。文藝片中幾乎沒有花俏的特技鏡頭和後期的電腦製作,並且投資上有很大差別。文藝片更注重對人性的思考,人生,社會倫理,人情世故等,比商業片更有深意。商業電影是以追求最大票房為目的的電影,兩個主要特徵:1、它有著普遍吸引力的標準情節;2、它表現了具有廣泛文化意義的人物、背景和複雜緊張的場面。商業片在操作上更多地為市場考慮,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賺取更大的票房利潤,所以特別注重炒作和宣傳。文藝片導演則以電影的藝術表現為主要目的,而不以賺錢為目的。





木吉他KING


、概念不一樣

商業片是指以票房收益(盈利)為最高目的、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的影片。商業片是相對於藝術片和紀實片而言的。如《鋼鐵俠》、《007系列》等。

指憑藉技巧、意願、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影視作品,藝術片用於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表達既有感知並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

2、標準不一樣

商業片標準是為了短期內獲取商業利益,從編劇到導演及演員均為此角度考慮,充滿了轟動場面和通俗性笑料,並不考慮深層次內容的影片。

藝術片要有豐富內涵,展示的是人、自然、事物的一面。讓人們更好地好好地過好每一天。3、表現方式不一樣

藝術片是藝術的一種表現方式,大多以幽默,諷刺,寓意的敘事方式同時具有一定的美感。

商業片,商業元素較多,文藝片中幾乎沒有花俏的特技鏡頭和後期的電腦製作


追逐夢想hhg


這裡我想說一下我的觀點:

1、概念不一樣

商業片是指以票房收益(盈利)為最高目的、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的影片。商業片是相對於藝術片和紀實片而言的。如《鋼鐵俠》、《007系列》等。

指憑藉技巧、意願、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影視作品,藝術片用於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表達既有感知並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

2、標準不一樣

商業片標準是為了短期內獲取商業利益,從編劇到導演及演員均為此角度考慮,充滿了轟動場面和通俗性笑料,並不考慮深層次內容的影片。

藝術片要有豐富內涵,展示的是人、自然、事物的一面。讓人們更好地好好地過好每一天。

商業片是指以票房收益為最高目的,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平的影片。商業片這個概念,是相對於藝術片而言的。

藝術片是指憑藉技巧、意願和想象力精研等綜合人為因素融合與平衡以創作的作品,這種有較高的美學追求,拉開了作品與一般人的距離。

其實文藝片的定義很寬泛,劇情片可是文藝片,有主題表達的可以是文藝片,藝術片當然也可以是文藝片。

所謂的商業片就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誰規定文藝片不能按照商業的模式來操作呢?《辛德勒名單》不就是典型的商業模式的文藝片麼?

所以,誰要是再說我只喜歡看文藝片,不喜歡看商業片,那麼也請你告訴他,他看的很多文藝片其實都是商業片,只是標誌沒那麼明顯,你意識不到而已。


超絕無敵極度靈動貓


大家好!商業片是相對藝術片和紀實片而言的。指的是以票房收益為最高目的、迎合大眾口味和欣賞水準的影片,主要作用是娛樂和休閒。

藝術片是指那些不以商業贏利為目的製作的電影,也就是說不是"大片\

遇你荒詞


商業片為了票房,藝術片衝著得獎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