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圍繞“綠色食品牌”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州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期“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目標,以推進“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特色化為發展契機,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調”字,推動特色產業品牌縱深發展。州級統籌發展核桃、蔬菜(含食用菌)、水果、中藥材、乳業及肉牛、生豬6個特色優勢重點產業,縣市分別聚焦發展具有區域特色優勢的“一縣一業”。2019年,全州特色經作基地面積累計達1403萬畝,累計創建畜禽標準化示範場23個,賓川縣水果產業和永平縣核桃產業、彌渡縣蔬菜產業和巍山縣肉牛產業分別列入省級“一縣一業”示範縣、特色縣,創建“一村一品”專業村112個、專業鎮13個,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10個。

突出“綠”字,切實提升鄉村產業發展質量。建立健全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組織領導機構和推進機制。抓實農業標準化示範園區、示範基地建設,創建雲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5個。賓川縣建成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彌渡、劍川、祥雲三個縣分別建成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93個,全州4個產品獲雲南省“名品”稱號,5戶企業分別入選全省綠色食品“10強企業”“20佳創新企業”。

突出“融”字,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州累計培育州級以上龍頭企業250戶,創建農民合作社6170個,培育家庭農場1387個,培育認定現代農業莊園64個。同時,大力推進農業與加工流通、文化、旅遊等產業融合。2019年,全州完成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含菸草)795.05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1.64∶1,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額達15.79億元、增長12%,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1745.9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7.11億元。大理市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市)”。

突出“轉”字,抓實洱海流域綠色生態轉型發展。制定實施《關於開展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汙染綜合防治打造“洱海綠色食品牌”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組織領導和工作推進機制,對應流域16個鄉鎮成立16個工作指導組,全力實施“三禁四推”,調減大蒜種植面積12.36萬畝;強化化肥農藥管控,洱海流域實現含氮磷化肥清零禁售和高毒高殘留農藥禁售禁用,大力推行以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為主的綠色生態種植模式,2019年實施26.16萬畝;制定《洱海流域種植業結構調整方案》,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引導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調增蠶豆、豌豆、水果、中藥材等低水肥作物種植,著力推進洱海流域種植業有機化發展。

原標題:我州圍繞“綠色食品牌”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審核:字丹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