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妙!城固“男巧娘”妙手剪紙30餘幅,別樣形式祭張騫

又到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中華民族掃墓祭祖的傳統節日。張騫故里城固縣的廣大民眾每年清明節都要自發舉辦形式多樣的祭祀活動,緬懷這位功蓋寰宇的“華夏使傑”。

精妙!城固“男巧娘”妙手剪紙30餘幅,別樣形式祭張騫

鍾林強剪紙作品欣賞

然而,城固一位被人們戲稱為“男巧娘”的退休幹部卻不香不蠟,用宅家年餘精心創作的38幅足以撼倒世人的剪紙作品來表達對先賢張騫的崇敬和祭拜。、

今年56歲的“男巧娘”名叫鍾林強,他深以家鄉城固出了張騫這樣了不起的大人物而自豪。眼見張騫墓成功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張騫的知名度與日俱增,有人演張騫,有人畫張騫,有人寫張騫,有人拍張騫,可至今還沒有剪紙版的張騫。從小酷愛剪紙的他便萌生了用剪紙的形式再現張騫生平偉大事蹟的想法。

精妙!城固“男巧娘”妙手剪紙30餘幅,別樣形式祭張騫

鍾林強剪紙作品欣賞

精妙!城固“男巧娘”妙手剪紙30餘幅,別樣形式祭張騫

鍾林強剪紙作品欣賞

精妙!城固“男巧娘”妙手剪紙30餘幅,別樣形式祭張騫

鍾林強剪紙作品欣賞


說幹就幹,他想方設法四處蒐集古今中外與張騫有關的資料、畫冊,又通過互聯網等渠道虛心學習了國畫、油畫和連環畫等表現張騫的藝術手法,實地走訪了張騫紀念館、張騫出生地白崖村,蒐集、整理、查閱了大量素材資料,連續幾個月足不出戶地構思、起稿,以超乎常人的恆心、毅力和鬚眉不讓巾幗的細心、耐心,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修改、完善,小心翼翼、全神貫注地勾、描、剪、刻。

儘管用壞兩臺打印機,腰痠背痛得直不起身,手指磨出厚厚的老繭,眼睛乾澀得看東西變成重影,他依然堅持堅持再堅持。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堂堂七尺漢子憑藉一張紙和一把剪刀,終於把張騫出使西域這麼重大的歷史題材活靈活現的剪出來了!

38幅《張騫出使西域》系列剪紙大功告成,在張騫故里引起不小的轟動。面對親朋好友的頻頻點贊和真心誇獎,“男巧娘”激動地說:“咱們城固出了張騫這樣了不起的大人物,作為城固人,我不但自己要學習張騫精神,更要教育子孫後代繼承張騫精神,用實際行動把張騫精神發揚光大!”

精妙!城固“男巧娘”妙手剪紙30餘幅,別樣形式祭張騫

鍾林強剪紙作品欣賞


精妙!城固“男巧娘”妙手剪紙30餘幅,別樣形式祭張騫

鍾林強剪紙作品欣賞

精妙!城固“男巧娘”妙手剪紙30餘幅,別樣形式祭張騫

鍾林強剪紙作品欣賞


精妙!城固“男巧娘”妙手剪紙30餘幅,別樣形式祭張騫

鍾林強剪紙作品欣賞

精妙!城固“男巧娘”妙手剪紙30餘幅,別樣形式祭張騫

鍾林強剪紙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