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城,他是戰場“稽查者”;回魔都,他是兒子的“故事大王”

在江城,他是戰場“稽查者”;回魔都,他是兒子的“故事大王”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周勝潔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帶著一件籤滿戰友名字的防護服,一個印有“致偉大的你”的相框,韓帥隨援鄂醫療隊飛回了上海。

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所位於上海市黃浦區,響應援鄂工作,分別於2月7日、2月17日共派8名疾控人赴武漢開展社區防控及流調排查等現場工作。韓帥是其中之一,他還是中國疾控中心新冠疫情青年突擊隊隊長。在分別奔忙了54天和44天后,8人一起凱旋迴滬。

“如今最開心的是每天中午給兒子開吃播,睡前給他講故事。”韓帥說得很溫柔。

在江城,他是战场“稽查者”;回魔都,他是儿子的“故事大王”

★ 凱旋禮物

一件防護服、一個相框,一輩子的珍藏

3月31日,是韓帥和戰友們勝利凱旋的日子,前一天下午,在武漢東西湖區舉行了一場簡單的歡送會,韓帥和陝西疾控的戰友是主角,有致辭,有歌唱,傳遞著一聲聲“謝謝你們為武漢拼過命”。

他還拿到了一個印有“致偉大的你”的相框,落款為“永遠愛你的武漢·東西湖人民”,下方還有一朵從武漢大學而來的櫻花,“來的值得。”摸著相框,韓帥的聲音有些發澀。

想起2月17日晚上,他和戰友4人從上海登上前往武漢的火車時,每人一個拉桿箱,兩個揹包,兩大紙箱,帶了很多防疫物資。

凌晨3點多到達,列車員提前半個多小時就候著,到站後,他一聲不吭幫他們搬運物資,從他的眼神中,韓帥讀出了崇敬。“注意安全。”臨別時,列車員鄭重地說了一句。

由於疾控人每人駐守一個區,出站後,韓帥就和上海出發的戰友分開了。他駐守的是東西湖區,武漢金銀潭醫院就在那。

作為中國疾控中心新冠疫情青年突擊隊隊長,韓帥與同組成員支援當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採樣及聚集性疫情調查工作。作為流調員,他們是戰場上的“緝查者”。

剛去時發現當地的流調錶很簡單,他們做了內容補充,由於確診病例多,先期都是電話流調,平均一個電話半小時,一天一打就是十幾二十個。到3月10日情況逐步好轉後,他們就穿上防護服,蹲點發熱門診,若CT篩查有明顯症狀,就直接現場進行流調。

此外,隨著武漢逐步甦醒,復工復產提上日程,針對企業負責人,4人完成了轄區內12個街道共11次企業防疫培訓。

44天,每天有忙不完的事,臨別時,韓帥才覺得不捨,指揮部提議大家簽名留個紀念,於是有了那件籤滿陝西、西藏、渭南等疾控人名字的防護服。這件防護服被韓帥小心地打包進了行李箱,他要一輩子珍藏。

在江城,他是战场“稽查者”;回魔都,他是儿子的“故事大王”

奮戰當地

一通67分鐘流調電話找到10名密接者

在武漢東西湖區疾控中心臨時闢出的會議室裡,韓帥完成了數不清的電話流調工作。那天,他拿到一份檢測報告,來自武漢某公司一位職員,核酸檢測陽性。在接連被掛斷三次電話後,對方終於接受了問詢。

對方自述,自封城以來,他在家隔離,從未外出,買菜都是網上訂購、社區配送,家人也未患病,沒想到2月28日突然發燒,次日採集咽拭子樣本,核酸確診陽性。

韓帥沒有停止追問,要求對方回憶發病前14天病例接觸史,哪怕是一人來訪、一次外出。終於,對方在韓帥拉家常般的詢問下對方回憶到:“2月18日,表哥來送過一次菜,並留下來吃了午飯。”

“你表哥目前有沒有得病?”對方沉默許久:“不清楚。”但通過對方報出的表哥名字、地址及聯繫方式,韓帥請信息科同事立即在系統查詢,結果發現他表哥2月21日被確診了。摸清對方的病例接觸史,韓帥馬上展開發病後密切接觸者的情況調查。對方說,他家裡只有他和妻子、女兒三人居住,和雙方父母沒有來往。這樣,他老婆和女兒被確定為密切接觸者。

一份詳盡的流調報告必須形成一條完整的證據鏈,疑似患者在過去14天內每一個時間點的去向、行為必須嚴絲合縫,中間哪怕有5分鐘時間是模糊的,都很可能導致無辜的人暴露在未知的病毒風險中。

韓帥再次詢問:“14天內有無外出,哪怕是出門倒垃圾?”經過反覆追問,對方說,2月24日獨自駕車回公司開過一個短會,會議共9人。於是,與會的8名同事也被確定為密切接觸者。韓帥登記了所有密切接觸者的姓名、聯繫方式、住址、與患者關係等詳細信息。最後不忘囑咐他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掛電話前,手機顯示時間為:67分鐘。

出差,對韓帥來說是家常便飯,2013年畢業後,他進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長期在西藏、青海、內蒙古等地開展包蟲病防控、流調工作,一年平均5個月在外。

但這一次援鄂,是他第一次真正參與到應急任務中,44天曆練了他應急處事能力,也感受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在江城,他是战场“稽查者”;回魔都,他是儿子的“故事大王”

隔離生活

給兒子做吃播,每晚“雲”講故事

韓帥回來了,但還有疾控的戰友留在武漢,每天他們都會開視頻討論會,討論武漢防疫情況。

總結工作也已提上日程。韓帥這兩天在隔離點撰寫此次援鄂工作總結,並給武漢東西湖區的防疫提出改進措施,“如火車站等公共場所如何進行消殺,在當地如何開展健康教育宣傳等。”

如今最讓韓帥開心的是,每天能和家人視頻三次。

在武漢時,完成流調工作後,韓帥要和醫院聯繫,核對個案調查表和網絡傳染病報卡信息,確認無誤後完成網絡上報傳染病報卡,之後還要撰寫調查報告,返回賓館時夜已深。

每天都爭取抽出時間跟妻子視頻一次,問一句兒子漢堡可好。

現在韓帥開啟了一日三彙報。早上起來視頻,問妻子一天安排,也看看3歲半的漢堡在幹什麼。中午視頻,韓帥給兒子做起了吃播:“看爸爸今天吃的午飯,有個大龍蝦,知道它怎麼游泳的嗎?”一系列自問自答後,他還給兒子描述起菜品的美味。“其實主要是想和兒子多聊聊天,平時見得太少了。”

晚上,漢堡終於擁有了爸爸的睡前故事直播。“危險出現了,恐龍救援隊集結,隊長漢堡帶著霸王龍、劍龍、三角龍再次出發……”隔著視頻,韓帥給兒子天馬行空講故事。

這個韓帥自編的故事特意將兒子的小名代入,想讓他明白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肩負的責任與榮譽。

他已悄悄在網上看了兒子一直想要的玩具飛機,準備過幾天下單,等隔離結束,要一起帶回家。在上海時,他就想多陪伴孩子,不錯過他長大的每一瞬間。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周勝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