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十年之後,吉利沃爾沃如何面對逆全球化?

全球化十年之後,吉利沃爾沃如何面對逆全球化?

全球化十年之後,吉利沃爾沃如何面對逆全球化?

吉利和沃爾沃汽車需要一起在全球化新形勢中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全球化十年之後,吉利沃爾沃如何面對逆全球化?

3月28日是吉利併購沃爾沃10週年,聶垚沒去工廠上班。

聶垚原本是沃爾沃汽車成都工廠整車質量經理,2018年6月派駐美國查爾斯頓工廠,幫助對方搭建整車質量團隊、投產S60項目、進行量產質量控制。沒上班是因為受新冠疫情影響,工廠從3月26日起停工。

全球化十年之後,吉利沃爾沃如何面對逆全球化?

沃爾沃汽車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工廠

這段時間裡,沃爾沃汽車瑞典工廠、比利時工廠和美國工廠一樣停擺。中國的成都、大慶、路橋、張家口四大工廠從3月初開始復工復產,到10週年時已經恢復正常。

這場疫情如果發生在10年前,沃爾沃汽車面臨的將很可能是停產,因為那時的沃爾沃汽車只有瑞典和比利時工廠,和在亞洲的組裝廠。

如果中國汽車業有一件事值得被反覆書寫,那一定是吉利控股集團併購沃爾沃汽車。

“雙贏”是衡量一樁併購成功與否的最常用標準,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併購前的2009年,沃爾沃汽車全球銷量33.5萬輛,吉利汽車銷量32.7萬輛,10年後的2019年,沃爾沃汽車全球銷量達70.5萬輛,吉利汽車136.2萬輛,分別增長110%和317%。

從銷量上看穩穩的雙贏。但實際上,銷量數字之外的成長和蛻變是這樁併購給雙方帶來的更大收益。

“吉利控股集團和沃爾沃汽車攜手並進的十年,是中國汽車工業勇於參與全球競爭的十年,順應了全球經濟一體化大潮。”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沃爾沃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如是評價兩家公司一起走過的第一個10年。

全球化十年之後,吉利沃爾沃如何面對逆全球化?

吉利控股集團併購沃爾沃汽車簽約儀式

實際上這也是沃爾沃汽車全球化的10年。在福特旗下時,由於集團豪華品牌眾多,非嫡系的沃爾沃汽車只被定位為北歐品牌,歐洲生產、歐洲銷售,兼顧其他市場。直到2018年美國工廠投產,沃爾沃汽車才成為在歐洲、中國、北美三大市場都實現本地化的全球品牌。

聶垚是這一系列變化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聶2005年大學畢業後進入長安福特,負責項目投產整車測試、評估,參與了沃爾沃S40項目投產,2012年加入沃爾沃汽車成都工廠,參與S60和XC60項目投產和量產質量控制,2018年外派至沃爾沃汽車在美國的首家工廠——查爾斯頓工廠,幫助新工廠在評估驗證環節儘快達到沃爾沃汽車的全球統一標準。

聶垚三地的工作經歷正好對應了沃爾沃汽車發展的三個階段:福特旗下、吉利旗下、全球化。在福特旗下時,他的感受是“長安福特只是代工收一個加工費,沃爾沃找不到家的感覺,遇到問題需要支持時他們總是優先考慮福特的問題。所以完全可以理解為何歐洲人對中國企業收購沃爾沃反饋積極。”

納入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後,聶垚的最大感受是“吉利找到了辦法讓兩個品牌同時發展,而且都很健康。”而同時代,最能拿來直觀對比的是薩博和通用。

一個成都人被派駐到查爾斯頓工廠傳幫帶美國人,本身已經說明了從吉利旗下到全球化這兩個階段的因果和有機結合。

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Håkan Samuelsson)2018年6月在查爾斯頓工廠落成時指出,全球化不僅指一家企業的產品被銷往世界各地,這一點沃爾沃汽車在多年前就做到了。

他強調:“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其業務必須真正融入當地發展,包括產品開發、建立合作伙伴、發展供應商、建造工廠。不僅僅在歐洲,在中國也是如此,如今我們在美國也做到了,所以可以說我們是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

就在沃爾沃汽車美國工廠落成當年,美國發起中美貿易戰,全球化發生微妙變化。正在發生的新冠疫情也被各界認為將嚴重阻礙全球化步伐。

李書福在併購10週年當天表示,“當前,全球化出現新的時代特徵,在尋找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對沖的‘中間地帶’過程中,吉利和沃爾沃汽車的全球化發展實踐具有一定樣本意義。”

上一個10年,吉利和沃爾沃汽車的共同點是實現了全球化,下一個10年,吉利和沃爾沃汽車還將一起在全球化新形勢中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一樁併購造就兩個全球品牌

10年前,全世界驚歎于吉利以小博大的想象力與併購手法,10年後再看,能與併購比肩的是併購後的運營——兩個區域品牌是如何通過併購同時成長為全球品牌的。

這場被稱為“窮小子娶公主”的併購前,吉利是不折不扣的窮小子,只有十幾年歷史的中國本土品牌,而短短10年後,不僅年銷量從33萬輛漲至136萬輛,更是通過一系列投資併購成為德國戴姆勒最大股東、英國路特斯控股股東、馬來西亞寶騰實際運營方、英國錳銅和美國太力飛行汽車的擁有者,以行業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為跨國汽車集團。

併購前的沃爾沃汽車雖然貴為歐洲公主,但其實也是落魄貴族。福特1999年收購沃爾沃汽車後為了實現旗下多品牌協同效應降低成本,採取共享平臺戰略,沃爾沃汽車也失去了新技術開發的主動權和資金支持。由於福特旗下有多個豪華品牌,不乏林肯這樣的嫡系,沃爾沃汽車始終被定位為歐洲品牌,在母公司的本土美國都沒有實現當地生產。

一樁併購,讓兩個區域品牌同時成長為全球品牌,是如何做到的?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完整經歷了併購全過程和並後運營,對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他認為,這與李書福制定的“放虎歸山”的發展戰略以及“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的基本原則密不可分。

全球化十年之後,吉利沃爾沃如何面對逆全球化?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

尤其重要的是,吉利在一開始重新規劃沃爾沃汽車發展戰略時就定下“定位豪華,穩定歐美成熟市場,同時開拓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方向,順應了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給了沃爾沃汽車最大的發展空間,使沃爾沃汽車從一個偏安一隅的瑞典品牌,逐步成長為一傢俱有全球化格局的企業。

吉利控股集團成為沃爾沃汽車股東,但沃爾沃汽車的歷史比吉利早70年,在對世界汽車做出的貢獻上遠超吉利,只是暫時遇到低谷。吉利做得最正確的事情就是尊重沃爾沃、相信沃爾沃,放手讓沃爾沃汽車做回自己。

袁小林介紹,李書福的“放虎歸山”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制定清晰的戰略規劃,使企業發展更有方向性;

2.前瞻性的部署,包括清晰的戰略目標與推進計劃、領先的平臺架構、完善的產品規劃,2.0T發動機所體現的前瞻性;

3.規劃並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歐洲、以美國為核心的美洲三大本土市場的全球佈局;

4.構建起包含生產、研發、採購、銷售等的完備體系力;

5.制定全新的發展目標及企業願景,加速新四化推進。

此外,雙方合作在採購領域獲得的協同效應,在研發領域分享知識經驗、交流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對彼此的產品迭代、成本控制與盈利能力、銷量都起到1+1>2的推動作用。

可以看出並沒有什麼難以想象的靈丹妙藥,核心只是激發出沃爾沃汽車自身的積澱、潛力和活力。但這些恰恰是福特時期最缺乏的,例如“規劃並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歐洲、以美國為核心的美洲三大本土市場的全球佈局”,再例如“構建起包含生產、研發、採購、銷售等的完備體系力”。

被囚禁了11年的老虎,一旦放歸山林,它自身迸發出的力量已經足夠驚人,更何況還有協同效應帶來的如虎添翼。

全球化十年之後,吉利沃爾沃如何面對逆全球化?

沃爾沃汽車十年間實現了全面復興

從一專到多能

併購10年,還有一個現象值得引起注意:之前的沃爾沃汽車幾乎就是安全的代名詞,但安全之外很難給外界留下其他印象,更別說引領行業。而這10年裡,沃爾沃汽車在電氣化、自動駕駛、車聯網、智能化、軟件定義汽車等前沿技術和重大決策都走在行業前列,非常罕見。

以近年來最大的趨勢變化新能源為例,雖然業界普遍聲稱新能源是汽車業的未來方向,但在具體行動上各大傳統車企表現得千差萬別,有的明顯不認同新能源,有的選擇純電動方向,有的更相信氫燃料電池,有的傾向於混合動力等其他方案。

以美國企業為例,路透社3月下旬報道,一份北美市場的詳細生產計劃顯示,到2026年,福特和通用將生產500多萬臺燃油SUV和皮卡,電動汽車的產量只有32萬臺左右,只佔它們在北美車型總產量的5%左右。

大眾做出全面電動化決策是在迪斯上任CEO之後,確切說是以2019年3月大眾集團年會上發佈激進的電動車目標為標誌,內容包括未來10年,原定推出50款電動車性增加到70款,未來10年電動車產量從1500萬輛增加到2200萬輛。

豐田則長時間陷在社長豐田章男想要全面轉型電動化、公司保守高層堅守混合動力的糾纏中,這種分歧和分裂甚至能從各自公開對外表態中看出端倪。

沃爾沃汽車全面電氣化戰略發佈於2017年7月,計劃“自2019年開始,公司所有新發布車型都將搭載電動機”,此舉被視為首家提出全面電氣化的傳統豪華汽車製造商,一定程度上引領了其後多個廠商制定出內燃機與電動化的切換時間表。

之後,沃爾沃汽車的電氣化戰略還在不斷加強,包括計劃到2025年,年銷售量中的一半來自純電動汽車;2019至2025年期間每年發佈一款純電動汽車,並將旗下每輛汽車全生命週期中的碳排放平均降低40%;公司的中期目標是到力求在2040年之前將公司發展成為全球氣候零負荷標杆企業。無論是發佈戰略的時間點還是戰略內容的超前程度,都走在傳統車企最前沿。

全球化十年之後,吉利沃爾沃如何面對逆全球化?

沃爾沃純電動汽車

網聯化方面,沃爾沃汽車2014年7月發佈了智能車載交互系統的科技子品牌Sensus,當時就已經擁有智能在線和隨車管家兩大核心功能、34 項應用及服務,如遠程車輛定位、遠程發動機啟動、遠程車門鎖開關、遠程車輛信息查看、道路救援、碰撞自動求救、APP查看車輛剩餘燃油、胎壓、提前給車輛預熱或預冷等。

更創新的有無人狀態下用車接收快遞,那可是近6年前。目前,沃爾沃汽車和中國聯通已經完成基於5G V2X車路協同的無人代客泊車預研項目。同時,基於與谷歌合作開發的汽車版安卓操作系統,從純電動XC40開始,沃爾沃汽車還聯手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科大訊飛等本地科技企業巨頭,開發本地應用與服務,為中國客戶提供從導航、語音服務、應用商店、音樂等全方位服務,將智能化的生活從手機延伸到車內。

沃爾沃汽車同樣是最早一批研發、測試自動駕駛,並將其逐步應用在量產車上的傳統汽車廠商。2013年開始Drive Me自動駕駛實路測試項目,並已經將L2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搭載在量產車上。

全球化十年之後,吉利沃爾沃如何面對逆全球化?

沃爾沃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系統解決方案

沃爾沃汽車的目標是,到下個10年中期將公司發展成為全球汽車行業引領者和消費者出行服務商。屆時,公司年銷量中將有一半是純電動車,三分之一是自動駕駛汽車,而且半數汽車將採用合約購車的新模式。在自動駕駛領域,沃爾沃汽車有著清晰的發展路徑。

還有共享化、出行服務、軟件定義等等,只要是能想到的汽車領域熱門前沿,總有沃爾沃汽車的身影,並且幾乎都處在先知先覺和引領位置。這與10年前僅僅在安全領域優勢明顯的單一品牌形象不可同日而語。

從2010到2020,第一個10年的吉利和沃爾沃汽車,通過一場併購分別實現了最好的自己,逐年創造各自歷史最好業績的同時,雙雙從區域品牌成長為全球品牌,沃爾沃汽車在汽車技術趨勢上從單一領先發展成為全面引領。

第一個10年之後,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將走向何方?近期曝出的二者重組整合消息開創了另一種全新可能。前10年“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未來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將成為一體,這將會爆發出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創造出什麼樣的想象空間,值得每一箇中國汽車人滿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