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存銀行安全嗎?

衢州土郎中


世事無絕對,把錢存儲到銀行一樣,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不過選擇銀行存款比選擇存儲在家裡還是還是安全很多,部分人群或年紀大些的老年人不喜歡把錢存銀行,感覺麻煩或銀行不安全存款會不翼而飛,總是把錢放在家裡某個角落這樣很容易造成存款的殘損或被盜風險性高很不安全,選擇正規銀行存款還是安全的。


部分人群說銀行也是會倒閉破產的不安全,的確歷年來我國銀行確實有應為各種原因經營不善而倒閉的兩家銀行,海南發展銀行 1998年6月21日宣佈倒閉,河北肅寧尚村農信社2012年宣佈倒閉,這兩家銀行其也是應為種種原因經營不善倒閉。

國家為了廣大儲戶存款安全與保障,加強存儲業的安全攬存與穩健增長,防止有類似的銀行以及存儲業發生某種原因發生破產倒閉,在2014年10月29日國務院第6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佈,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險條例正式實施。


存款保險:是為了建立和規範存款保險制度,依法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及時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而制定的存款保險,不管是國有銀行,大型商業銀行,地方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互聯網銀行,等通過央行審批通過可展開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都需要投保存款保險,保費由銀行或存款機構承擔。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單家銀行或存款機構單用戶名下所有存款賬戶總合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本息50萬元。


也就是說在2015年5月1日各銀行有了存款保險以後,你的存款額單家銀行名下存款賬戶總存款未超過50萬元就,即便是銀行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破產而倒閉,你的存款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對於普通儲戶來說選擇銀行存款是安全的,如果你感覺某家銀行小風險大,可選擇單家銀行存款額保持在本息50萬元內,這樣存款百分百有保障不用擔心銀行安全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點贊關注」,哪方面介紹的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

福星卡匯


目前為止,在所有的金融工具中,安全性最高的當屬銀行存款啦。

當然了安全性和收益性成正比,安全性越高的產品,收益率越低。既然喪失了利益的追求,當然也會換來安全性的安慰。

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在2014年或2015年開始逐漸放開,各家銀行自主在規定範圍內決定利率。

存款保險制度應運而生,可提高金融體系穩定性,保護存款人的利益,促進銀行業適度競爭。


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險制度在中國正式實施,各家銀行向保險機構統一繳納保險費,一旦銀行出現危機,保險機構將對存款人提供最高50萬元的賠付額。


如果錢💰多,超過了50萬,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分開來放吧。

資產配置的金律: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藍子裡!


李濛理財規劃師


我國是全世界居民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根據最新銀行存款數據顯示,國內居民儲蓄規模已經超過173萬億元人民幣以上。



很明顯,通過國內老百姓的存款規模就已經說明了大家對於銀行的認知度極高!而這恰恰與銀行的“三性原則”有關,即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其中尤其以安全排第一位可見一斑。

銀行存款作為法定存款,事關重大!就算是倒閉或者破產後,也必須要對50萬元以內的進行全額賠付,這是2015年5月1日實施的《銀行存款保險條例》的安全保障。


但也不能說,銀行存款就萬無一失了,因為還有一種情況是不能享受存款保險條例的,那就是存款丟失的狀況下。

近些年以來,銀行存款“不翼而飛”的事常有發生!以至於出現了影響銀行聲譽的“惡搞”事件頻發,但說到底銀行存款丟失大體上都是涉及到監管不嚴的問題,致使“內鬼”作祟。

但是,隨著央行及銀監會針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措施進一步加強,存款丟失的風險越來越低!因此,無論如何有國家信用背書的銀行一定是老百姓最信賴的存款方式。尤其是像我國這樣的高儲蓄國家。


東震木


只能說銀行存款50萬元以內是百分之百安全的,而且銀行作為支付的中介,是憑藉信用來維持經營的,一旦失去了信譽,銀行就失去了客戶,沒有客戶前去辦理存款業務,就無法有更多的資本放貸賺取收益,只能坐等關門大吉了。

銀行依然是個人存款的第一選擇

其實仔細留意一下週圍的理財者,不管有錢也好,沒錢也罷,選擇存款和理財產品的時候大多數還是會選擇銀行,相比較而言,近幾年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上面也有很多金融機構,上面無論是存款還是理財產品,收益率均高於銀行利率,為何還是沒有銀行的理財者數量多,說明客戶對銀行的信任已經是根深蒂固的了,始終堅信大多數銀行還是安全穩定的。

安全性已然成為了理財者看重的首要因素

安全、流動、收益是理財者考慮的三個因素,安全性已經成為了三大因素的首要位置。很多非銀行類的理財產品、存款產品收益超高,但是風險性很大,收益高和風險大是呈正比的,搞不好連本金都會損失,不管怎麼說銀行倒閉的實例並不多見,全國四五千銀行倒閉的不過一二,在看看那些小理財公司堅持不了多久就要倒。理財需要先保本再談收益,論安全還是銀行最穩定。

怎樣存款最安全

為了存款在銀行百分之百的安全,只有兩種方法:一是超過50萬元,可以分開在兩家或者多家銀行存款,只要保證一個銀行低於50萬元就可以了,二是堅持存一家銀行的話,超過50萬元就存國有銀行吧,利息可能確實低了點,但是的確是安全的。如果本金低於50萬元,那就選擇利率高的銀行就可以了,即使有安全隱患,屆時真正除了問題一樣可以照單賠償。

雖然在一些地方的銀行出現了或多或少的風險,導致部分客戶對銀行存款持懷疑態度,但是個別現象不能掩蓋銀行這個理財方式的安全係數最高的事實,如果連銀行存款都不相信的話,難道要選擇P2P或者股票來投資?


財富公元


安全這個事情從來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

在過內的銀行存錢安全性相對來說還是很高的,這麼多年以來,倒閉的銀行只有海發行,破產的也只有尚農社。並且尚農社破產並沒有欠儲戶的錢,只有海發行倒閉的時候欠了儲戶的錢。



這麼看來,銀行的安全性還是很高的。不過安全性高並不意味著完全不會出問題,這是兩個概念。

有人會說,現在不是允許銀行倒閉麼?儲戶存款最多才賠50萬,多了不賠,並且還是隻賠存款,理財產品等不賠。

允許銀行破產是以方面,銀行實際破產是另一回事了。允許銀行破產實際上對儲戶有好處,畢竟有人會賠你50萬,如何沒有這個保險,銀行經營不下去了你找誰賠你錢?到時候排隊等著賠錢的人一大堆,就算把銀行分了,有多少能分到你手裡?



所以允許銀行破產實際上真是對儲戶負責。

都覺得美國好,美國銀行破產的案例多了去了,雷曼兄弟都能破產,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在美聯儲建立之前破產的銀行就更不計其數了。

相比來說我們已經很好了,很有保障了,不要奢求100%安全,這個世界沒多少事情是能100%保證的。


逸然決然


現在已經很少人將錢存在銀行了,因為銀行存款的利率真的很低,大多數銀行一年期利率只有1.5%,很多中老年人將錢存在銀行,就是為了安全,再不濟還有國家兜底了。如果銀行存款再不安全的話,那麼在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的今天,可能沒有人將錢存在銀行了。

另外國家出臺存款保險條例,條例規定,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都應當投保存款保險,存款保險的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所謂50萬元最高限額,是指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銀行的所有存款賬戶的本金和利息加起來,在50萬元以內的全額賠付。超過50萬元的部分,將依法從投保機構清算財產中受償。根據央行此前測算,50萬元的最高賠付限額將覆蓋99.63%的存款人全部存款。也就是說存在銀行的錢,發生任何情況,50萬以內的全額賠付,對普通人來說,足夠了,錢比較多的話,就分不同的銀行存吧。

老虎君提醒雖然銀行很安全,但是大家還是要有風險意識。


環球老虎財經



在銀行存款如果都不安全了,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地方比銀行更安全的?眾所周知,金融是經濟的基礎,而銀行則是經濟的血脈。在我國,無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監管還是立法上都是最嚴格的,因為銀行關係國計民生,社會影響大。

首先,在准入上,條件比較嚴苛。通俗的說,在我國開銀行必須有錢,但有錢不一定能拿到PASS的。自有資本雖然是一個硬槓子,但除此之外還有高管資格審查,產品備案,硬件設施要求,營業場所,以及公安和消防驗收等等。本人曾參與過一箇舊網點的遷址工作,從選址到獲准開業整整用了一年時間,其審批流程之複雜和嚴格可見一斑。這只是一個網點遷址,如果是申請新網點,或者申請一家新銀行,至少以年為單位計算。

其次,從制度建立上確保安全。銀行內部規章制度多如牛毛先不說,只說國家立法機關和銀行業監管機構的法律法規也夠多了,比如央行法,商業銀行法,擔保法,貸款通則,存款保險條例,儲蓄管理條例……太多了,懶得敲鍵盤~本人有一本金融法律法規全書,一共640頁,有空大家可以一睹為快。

有人對銀行安全性持懷疑態度,這是有原因的。

一是對金融產品屬性瞭解不夠。比如,到銀行存款,以為所有金融產品都是存款。其實,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深入,銀行裡投資理財類產品很多,但寫入法律中受到保護的只有一般性存款,即我們通常接觸的活期,定期存款,以及大額存單。如果是理財產品,基金,外匯,貴金屬以及銀保產品等,存款保險條例明確規定不在受保護範圍,而且產品與身俱來就帶有風險性質,虧損了,風險自擔,這是有風險提示的,這不能因此說銀行不安全。就像炒股一樣,券商提醒了 股市有風險 投資須謹慎,最後你虧了,這能怪誰呢?


二是有的人總拿銀行內鬼說事,試圖將銀行全盤抹黑,這是不客觀,也是不準確的。我們知道,內部違法犯罪屬於人為道德風險,任何再完善再嚴厲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杜絕,這是常識。一個銀行有內鬼,有飛單,但並不代表所有銀行都會發生類似事件。銀行業的強監管一直在路上,那些因為違規經營的銀行也因此付出慘痛代價,單位被處以億級鉅額罰款,高管被革職或查辦,直接責任人被繩之以法,鋃鐺入獄等等。一方面震懾了瀆職與犯罪,另一方面也對同業起到了有效警示作用。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銀行內部風險控制措施的逐漸健全,執行力的進一步加強,銀行仍然可以成為我們存款最安全的地方。


龍門山財經


在全世界範圍內,包括中國上千年來。一直有銀行或相關金融機構破產。這並不是什麼不可預見的新鮮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銀行類金融機構直接破產的例子。但是相關的金融機構出現過重組兼併關閉。所有的存款人並沒有受到損失。或者說是由國家買單了!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市場經濟的改革,目前情況有所改變,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的銀行破產規定規則。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金融機構與地方性銀行,在未來有可能會率先出現破產,重組,兼併,歇業,關閉的情況。

國家之所以出臺相關的銀行破產法也是一種有預見性的措施。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市場化的改革。銀行或相應的金融機構作為一個企業,自然會優勝劣汰,這是一個大的規律,不是人為可以改變的。

那麼從現在的情況看,即使銀行破產了,存款至少還是能有一定的保障的!

首先我們看到國家做了50萬的保底即存款人最低可以獲取不超過50萬的存款本金。這一點相當於對大多數的普通存款群眾做了保證。

第二點,金融機構在破產之前還有很多路可走比如申請破產保護,同業兼併重組轉賣殼正常關閉歇業等等,真正的全面破產只是最後的一個選項之一

第三點的銀行即使破產,也會進行債權債務流動固定資產的清算而不至於一無所有。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一是未來會出現銀行或金融機構破產的案例

二是真正全面破產清算的銀行或金融機構不會很多!

三是在破產金融機構,銀行存款的大多數普通的存款者會有一定的法律上的保障。


理財迦


目前銀行存款是最安全的,50萬以內沒有任何風險,50萬以上有一定的風險,但可以忽略不計。


首先50萬以內的存款肯定是100%安全。


目前我國有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各大銀行都要交存款保險保費,只要銀行不破產,那這個錢100%是保本保息,可以隨時拿回來,哪怕是銀行破產了也沒關係,因為根據存款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如果銀行破產了,儲戶50萬以內的存款無條件兌付。


到時要是銀行真的破產了,用戶50萬之內的存款將由存款保險基金代為償還,而且這個保險基金並不是什麼保險公司,而是由央行下屬的金融穩定管理局管理,所以安全性還是相當高的。


說到這可能有的朋友就好奇了,那保險基金的錢從哪來呢?有那麼多錢賠償用戶存款嗎?目前保險資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幾個部分:


1、投保機構交納的保費;

2、在投保機構清算中分配的財產;

3、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運用存款保險基金獲得的收益;

4、其他合法收入。


50萬以上的存款,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可以忽略不計。


50萬以內有存款保險條例保護,那是不是意味著50萬以上就不保險了呢?


理論上50萬以上的存款時,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因為萬一銀行破產了,個人用戶在單個銀行超過50萬的存款不會獲得存款保險基金的賠償,但這並不代表超過50萬的銀行存款就不安全。


就算哪天銀行真的破產了,個人用戶超過50萬的存款還是可以拿回來,因為銀行破產之後,一般會進行重組或者破產清算,破產清算所獲得的資金會優先用於償還個人用戶的存款,而根據目前銀行的壞賬率計算,銀行資產拍賣所得資產完全是可以覆蓋所有個人用戶存款的,所以大家不用過於擔心。


而且從我國銀行業歷史發展來看,截至目前就有兩家銀行申請破產,一個是河北武肅縣尚村信用社,另一個是海南發展銀行,但這兩個銀行就算破產了,用戶的個人存款也沒有什麼損失,都得到了償還。


所以總體來說,不管是50萬以內還是超過50萬以上的銀行存款,目前都是很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