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從未“放假” 將來繼續探索

1月30日晚,安康高新中學高三年級正式按計劃開始網絡授課,劉國偉老師早早地打開直播設備進行調試,等待同學們簽到。

雖然是第一次“直播”,但劉國偉認為還比較得心應手。“學校在大年三十就給我們通知有可能會開網課,讓提前準備一下,等到正式通知下來,我們便覺得沒那麼手忙腳亂。”劉國偉是歷史老師,為了讓網上課堂顯得不那麼枯燥,他準備了很多互動性的小“遊戲”,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他說,高三的學生大部分都很自律,偶爾的提問和隨機點到效果都比較理想。2月21日,劉國偉還開通了個人微信公眾號,用於發佈學習資料,方便同學們自學以及拓展學習。

事實上,高新中學的教育從未真正“放假”,學校的網上課堂也不是第一次。寒假的每一天,老師和家長都在通過微信群等平臺,持續溝通,保證對孩子的教育不因假期而停止。春節期間,各學科組分別通過電話、QQ群、微信群、召開網絡視頻會議等方式,多次召開會議,明確任務要求,指導團隊教師精心備課,做到提前備課。而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們也積極運用信息化教學,常常將網上的優質教育資源分享給學生,作為教學的補充和拓展。高三的率先“直播”也給其他年級接下來的線上教育提供了一些經驗。

據高新中學副校長陳海平介紹,目前,高新中學網上課程覆蓋了初中、高中全部年級的全部學科,全程按照正常上課期間作息,進行一個老師對一個班級的“直播”系統教學。課上,學生在線語音回答問題,完成互動練習,老師通過學生在線答題提交情況的反饋,進行重點講解。最讓學校安心的就是家長都很支持學生上網課,也都能保證每個學生擁有上網課的硬件條件。大部分學生也表示“目前開展的課程,和平日裡無異,唯一不同的就是沒有集中在學校。”

此次受疫情影響開展網上教學,對於老師和學生們來說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高新中學的老師們普遍表示,對於平時都比較自律的學生而言,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效果基本沒有區別,對於自律性稍欠缺的孩子而言,除了充分發揮家長的督促引導作用,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也會跟家長及時溝通,密切關注學生在家的動態,對存在的問題及時作出建議和指導。網上教學除了日常的文化課,還會安排系列體育鍛煉、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等,保證學生在家也能全面發展。

採訪中,老師們還表示,網絡授課和課堂授課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也存在很多問題。讓高一語文老師武豔豔最困惑的就是網上教學無法及時感受到學生的學習狀態。“線下教學每次在講完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我都會觀察學生的表情以及眼神,從中讀取他們的學習狀態,瞭解他們的掌握程度,線上最大的弊端就是沒辦法感知他們,不過通過設置一些互動的內容,還是能夠保證學習效果的。”武豔豔這樣說。為了確保學習效果,武豔豔在正式“直播”前就在自己的備課組以及學生之間開展了小範圍、短時間的“試播”,讓大家提出意見以便於改進完善。她還準備了很多小視頻和小故事以便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在上課前將本課的重點通過班級群發送到學生手中。線上教學還讓她有了另一個欣喜的收穫,就是拉近了她和學生的距離。她說,從前學生們面對面跟她交流基本都是解決學習上的問題,而現在大家通過信息交流,很多學生除了問學習上的問題,還會聊一些自己心理以及生活上的問題,讓她感到突然之間他們從師生變成了朋友。

如何讓教育長期“在線”?也許線上教育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補充,這也是多數老師認可的方面。但是這也牽扯到學生的自律性、用眼以及終端設備等問題。雖然高新中學在日常中已經將線上教學融入到了教學中,但“直播”的確是第一次。高新中學是一所全封閉式管理的學校,學生在校期間也是不允許使用電子設備的,因此,在疫情結束後是否還會將繼續網課,學校表示會繼續探索。(記者 郭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