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小“翠兒”


發小“翠兒”

——桑梓紅顏

配圖:網絡


36年的友誼之船載滿回憶,載滿祝福,載滿牽掛和嚮往。老歌把兒時的回憶唱響,一聲呼喚,兒時的夥伴,讓我們促膝長談,懷舊屬於我們的美好時光,等有一天,我們老去,翻開看看,這份曾經的“銘記”依然守在原地,成為永恆不變的記憶。

  • 三十六年情誼長,不惑之秋見滄桑,最難忘,是你當年乖巧可愛的模樣

我的發小“翠兒”打小就是美人坯子,高高的個頭,大大的眼睛,尖尖的鼻子,烏黑亮麗的辮子齊腰,好似李春波歌曲裡的“小芳”,美麗大方,純樸善良。

我和翠兒的友誼要追溯到36年前,從幼兒園小班開始我們就認識。翠兒打小就調皮,雖然長著一副大美女的皮囊,但骨子裡卻藏著堅韌和剛強。她的性格大大咧咧,整天嘻嘻哈哈,跳上跳下,摔跤跌倒是小事,磕磕碰碰也不怕疼,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有一次她不小心摔倒在地,爬起來嘴巴都是血,原來她磕到牙齒,嘴皮也磨破了。她沒有哭,而是趕緊找來涼水漱漱口,三兩下就恢復原狀,可惜了她那漂亮潔白的門牙,缺了一個角,從此她多了一個淘氣的外號——“沒牙妹”。

“翠兒”和我同歲,但比我小,我們兩家住得近,經常串門,小時候她親切地就管我奶奶叫“奶奶”,我爸媽都愛逗她玩,說給俺家當乾女兒怎麼樣,她立馬甜甜地喊了聲“乾爹乾媽”,雖然後來沒有正式的儀式,但這麼多年過去,我們大家還清晰地記得這件事,我有一個不是親妹勝似親妹的乾妹妹。


發小“翠兒”


  • 友誼之花一旦開放,就不會在記憶中被磨滅,尤其在多彩的童年時光

我們以前讀幼兒園和小學都是就近入學,學校大門也在巷子口,走讀很便捷,我倆從幼兒園就很要好,上學一起,下課也一起,經常走街串巷一起溜達。翠兒比較膽大,跟男生們也都合得來,我們一群人經常相約到奶奶鄰家大宅子的前院空地去玩耍,跳繩、踢毽子、丟沙包,還有大家都難以忘懷的“拍紙片”和“跳格子”遊戲,都是我和翠兒的最愛。我們的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充滿歡喜和驚奇的。

記得小學三年級,我們一起去挖紅花酢漿草,那段記憶至今仍記憶猶新。那時候的我們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野”,經常做一些“辣手摧花”的事兒。酢漿草其實是頂美的中草藥,我們卻不認得。它清新秀美,倒心形的三瓣小葉像朵朵綠傘,三兩朵紅花點綴其中,相映成趣。葉柄又長又細,嫩綠而堅韌,使我們簡單地認為它們只是顏值高的野草,對其下盡狠手。一股勁兒將它們一株株連根拔起,只為了要尋找它們形狀酷似“小人參”的果實,我們稱它為“水人參”或“水晶蘿蔔”。酢漿草的果實白嫩剔透,也是可以食用的,但我們挖它不是為了吃,而是因為好玩,想找出更多形狀不一樣的“人參果”,順帶體會一下那種挖土拔草的爽勁。挖出來的“水人參”洗乾淨了格外美,我們會對比誰挖得多,誰的最大最好看,這些“戰利品”是我們童年美好回憶的見證,它純淨可愛,晶瑩透亮。

翠兒,還記得我們一起去造磚場挖土塊摔泥泡,與男生們大戰的事情嗎?現在想來依舊是那樣“驚心動魄”。“摔泥泡”在別人看來是男孩才會玩的遊戲,我和翠兒卻很喜歡參加。一塊塊的泥巴被我們做成的碗,然後重重地扣下,啪的一聲,摔出一個窟窿,看誰砸的最響誰就是隊長,接著我們各自組隊躲在矮牆裡,摔稀泥對決,幾個回合下來,大家弄得滿頭都是泥巴,尖叫聲,歡笑聲混成一片。決戰結束,我們怕回家“露餡”,偷偷跑去江邊洗頭。那時候的江水可真清啊!綠樹成蔭,絢麗的紅霞染紅了半邊天,晚風吹來了沙船的汽笛聲,吹醒了沙洞的螃蟹,吹散了細柳的嫩芽和我們烏黑凌亂的的秀髮,我們唱著童謠,在夕陽下攜手歸家。


發小“翠兒”


  • 友誼小船飄啊飄,我們默契地牽掛著對方,不管時光變換,一如既往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但衝不散我們共同的回憶和互相牽掛的心。翠兒打小就記得我的生日,因為我的生日比她早,她總是精心地為我準備禮物給我驚喜,小學六年一直都是如此。後來到了初中,翠兒他們搬家了,我們不在一個學校讀書,也沒能天天聚在一起。只有到了週末和寒暑假才能約一起玩,但每年我的生日,翠兒都會記得,大老遠帶上禮物來我家。16歲那年我生日,翠兒疊了一千隻紙鶴,用漂亮的禮品罐裝著,送給我當生日禮物,我激動萬分,感動極了,這得花多少時間才能疊好的紙鶴啊!多麼珍貴的禮物,多麼用心地翠兒,謝謝你!

因為在乎,所以記得;因為記掛,所以關懷。不論多少年,我們互送生日祝福已成為習慣。這麼多年來,我們雖不常照面,但心中有彼此。生活需要儀式感,這種被在乎和記掛的感覺真好!


發小“翠兒”


  • 愛情可以改變一個人,嫁人後的翠兒依舊膽大心細,還持家有道

小時候的翠兒,大大咧咧,經常和男生們打成一片,是個膽大心細的“女漢子”,青春的翠兒出落得款款大方,柔情萬種。愛情早早來報道,初中畢業後幾年,翠兒就嫁人了。當我們還在迷茫的求學路上艱難行走時,翠兒已經操持起她“賢惠大女人”的持家之道了。翠兒的夫家是開工廠的,家人多,工人也多,翠兒當掌勺人並操持家務甚是辛苦,孩子的到來更讓她手足無措,但是堅韌的性格使她堅持下來了,現在他們家生意順風順水,越做越大,翠兒是名副其實的“老闆娘”了。真心佩服翠兒,從十幾歲就當家,我們還在懵懵懂懂地享受父母的噓寒問暖,她卻已為人母,出得廳堂下得廚房,從“小女子”歷練成“大女人”;真心祝福翠兒,幸福久久,細水長流。歲月悠悠,翠兒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歲月裡享受著樂趣,守著做一個賢德持家的“古早”女子的準則,家中井井有條,牆上高掛著的是她親手繡制的“家和萬事興”橫匾……


發小“翠兒”


翠兒,謝謝你一路的關懷與記掛。今日,就讓我們約上一回,和孩子們講我們過去的事情,一起吃冰棍,一起看大戲,一起唱童謠……重溫屬於我們的美好回憶,追溯老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