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翠儿”


发小“翠儿”

——桑梓红颜

配图:网络


36年的友谊之船载满回忆,载满祝福,载满牵挂和向往。老歌把儿时的回忆唱响,一声呼唤,儿时的伙伴,让我们促膝长谈,怀旧属于我们的美好时光,等有一天,我们老去,翻开看看,这份曾经的“铭记”依然守在原地,成为永恒不变的记忆。

  • 三十六年情谊长,不惑之秋见沧桑,最难忘,是你当年乖巧可爱的模样

我的发小“翠儿”打小就是美人坯子,高高的个头,大大的眼睛,尖尖的鼻子,乌黑亮丽的辫子齐腰,好似李春波歌曲里的“小芳”,美丽大方,纯朴善良。

我和翠儿的友谊要追溯到36年前,从幼儿园小班开始我们就认识。翠儿打小就调皮,虽然长着一副大美女的皮囊,但骨子里却藏着坚韧和刚强。她的性格大大咧咧,整天嘻嘻哈哈,跳上跳下,摔跤跌倒是小事,磕磕碰碰也不怕疼,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有一次她不小心摔倒在地,爬起来嘴巴都是血,原来她磕到牙齿,嘴皮也磨破了。她没有哭,而是赶紧找来凉水漱漱口,三两下就恢复原状,可惜了她那漂亮洁白的门牙,缺了一个角,从此她多了一个淘气的外号——“没牙妹”。

“翠儿”和我同岁,但比我小,我们两家住得近,经常串门,小时候她亲切地就管我奶奶叫“奶奶”,我爸妈都爱逗她玩,说给俺家当干女儿怎么样,她立马甜甜地喊了声“干爹干妈”,虽然后来没有正式的仪式,但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大家还清晰地记得这件事,我有一个不是亲妹胜似亲妹的干妹妹。


发小“翠儿”


  • 友谊之花一旦开放,就不会在记忆中被磨灭,尤其在多彩的童年时光

我们以前读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就近入学,学校大门也在巷子口,走读很便捷,我俩从幼儿园就很要好,上学一起,下课也一起,经常走街串巷一起溜达。翠儿比较胆大,跟男生们也都合得来,我们一群人经常相约到奶奶邻家大宅子的前院空地去玩耍,跳绳、踢毽子、丢沙包,还有大家都难以忘怀的“拍纸片”和“跳格子”游戏,都是我和翠儿的最爱。我们的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充满欢喜和惊奇的。

记得小学三年级,我们一起去挖红花酢浆草,那段记忆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时候的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野”,经常做一些“辣手摧花”的事儿。酢浆草其实是顶美的中草药,我们却不认得。它清新秀美,倒心形的三瓣小叶像朵朵绿伞,三两朵红花点缀其中,相映成趣。叶柄又长又细,嫩绿而坚韧,使我们简单地认为它们只是颜值高的野草,对其下尽狠手。一股劲儿将它们一株株连根拔起,只为了要寻找它们形状酷似“小人参”的果实,我们称它为“水人参”或“水晶萝卜”。酢浆草的果实白嫩剔透,也是可以食用的,但我们挖它不是为了吃,而是因为好玩,想找出更多形状不一样的“人参果”,顺带体会一下那种挖土拔草的爽劲。挖出来的“水人参”洗干净了格外美,我们会对比谁挖得多,谁的最大最好看,这些“战利品”是我们童年美好回忆的见证,它纯净可爱,晶莹透亮。

翠儿,还记得我们一起去造砖场挖土块摔泥泡,与男生们大战的事情吗?现在想来依旧是那样“惊心动魄”。“摔泥泡”在别人看来是男孩才会玩的游戏,我和翠儿却很喜欢参加。一块块的泥巴被我们做成的碗,然后重重地扣下,啪的一声,摔出一个窟窿,看谁砸的最响谁就是队长,接着我们各自组队躲在矮墙里,摔稀泥对决,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弄得满头都是泥巴,尖叫声,欢笑声混成一片。决战结束,我们怕回家“露馅”,偷偷跑去江边洗头。那时候的江水可真清啊!绿树成荫,绚丽的红霞染红了半边天,晚风吹来了沙船的汽笛声,吹醒了沙洞的螃蟹,吹散了细柳的嫩芽和我们乌黑凌乱的的秀发,我们唱着童谣,在夕阳下携手归家。


发小“翠儿”


  • 友谊小船飘啊飘,我们默契地牵挂着对方,不管时光变换,一如既往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冲不散我们共同的回忆和互相牵挂的心。翠儿打小就记得我的生日,因为我的生日比她早,她总是精心地为我准备礼物给我惊喜,小学六年一直都是如此。后来到了初中,翠儿他们搬家了,我们不在一个学校读书,也没能天天聚在一起。只有到了周末和寒暑假才能约一起玩,但每年我的生日,翠儿都会记得,大老远带上礼物来我家。16岁那年我生日,翠儿叠了一千只纸鹤,用漂亮的礼品罐装着,送给我当生日礼物,我激动万分,感动极了,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叠好的纸鹤啊!多么珍贵的礼物,多么用心地翠儿,谢谢你!

因为在乎,所以记得;因为记挂,所以关怀。不论多少年,我们互送生日祝福已成为习惯。这么多年来,我们虽不常照面,但心中有彼此。生活需要仪式感,这种被在乎和记挂的感觉真好!


发小“翠儿”


  • 爱情可以改变一个人,嫁人后的翠儿依旧胆大心细,还持家有道

小时候的翠儿,大大咧咧,经常和男生们打成一片,是个胆大心细的“女汉子”,青春的翠儿出落得款款大方,柔情万种。爱情早早来报道,初中毕业后几年,翠儿就嫁人了。当我们还在迷茫的求学路上艰难行走时,翠儿已经操持起她“贤惠大女人”的持家之道了。翠儿的夫家是开工厂的,家人多,工人也多,翠儿当掌勺人并操持家务甚是辛苦,孩子的到来更让她手足无措,但是坚韧的性格使她坚持下来了,现在他们家生意顺风顺水,越做越大,翠儿是名副其实的“老板娘”了。真心佩服翠儿,从十几岁就当家,我们还在懵懵懂懂地享受父母的嘘寒问暖,她却已为人母,出得厅堂下得厨房,从“小女子”历练成“大女人”;真心祝福翠儿,幸福久久,细水长流。岁月悠悠,翠儿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岁月里享受着乐趣,守着做一个贤德持家的“古早”女子的准则,家中井井有条,墙上高挂着的是她亲手绣制的“家和万事兴”横匾……


发小“翠儿”


翠儿,谢谢你一路的关怀与记挂。今日,就让我们约上一回,和孩子们讲我们过去的事情,一起吃冰棍,一起看大戏,一起唱童谣……重温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追溯老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