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末,國際知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將攜最新力作《敦煌·慈悲頌》蒞臨海口灣演藝中心,參加海口的跨年狂歡季。
《敦煌·慈悲頌》為譚盾耗時六年的嘔心力作,創作靈感來源於絲綢之路上的敦煌石窟壁畫等深具中國傳統文化基因與民眾基礎的民俗故事,為此劇特別研發的敦煌古樂器與現代西方樂器同聲齊鳴,生動地展現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厚重、博大之美。
一曲《敦煌·慈悲頌》,千年中華文明史。藉由這些迴盪在佛窟壁畫內的時光音律,我們去探尋被封印在飛天或菩薩手中的各型樂器,它們與莫高窟,與中華文明,到底產生過怎樣美妙的共振?
形象的中國古代音樂史
敦煌,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是連接中原與中亞版圖的要塞。說到敦煌,“壁畫”“飛天”“莫高窟”“絲綢之路”等等神秘而傳奇的詞彙就會一一出現在我們腦海裡。
十多年前,我曾訪過敦煌,在莫高窟裡行走,我覺著自己是徹底地失了心性,每一處洞窟中的壁畫和雕像都令人無法喘息。莫高窟四圍,是漠漠黃土。風揚起,塵囂中看得見遠岸的三危山,三危山存儲著我們早得有些模糊的歷史。傳說在公元三六六年,一位和尚在一個黃昏手持錫杖來到此地,那一天,他於三危山的一片金光中得了佛緣,而後,他開始築窟造像,把這一片土地最終變成了聖地。這聖地就是而今世人朝拜的莫高窟,它像一個神話模糊著後人的視線,我們在這模糊中撿拾歷史的碎片。
敦煌莫高窟共有492個洞窟。其中,與音樂題材相關的洞窟多達240個,約佔整體數量的一半。其中有音樂洞窟200個,樂伎3346身,各類不同的樂隊490組,樂器44種共4330件。而加上其他石窟壁畫的樂器圖像,可多達6000多件。拉弦、彈撥、吹奏、打擊四大類樂器齊全,天樂、俗樂融為一體。
敦煌壁畫音樂既兼具中原音樂、西域音樂的特點,又具有敦煌本土音樂的特點,充分的融合性讓敦煌壁畫音樂形成了三位一體,同時又是一種獨一無二的音樂風格流派。
敦煌壁畫音樂藝術,不僅歷史悠久漫長、內容豐富多樣,且風格獨特驚奇,堪稱“形象的中國古代音樂史、樂器史、歌舞史和佛教音樂寶庫”。而且,這些壁畫音樂不僅是樂人們在當時的真實寫照,也是解開我國古代音樂史之謎的一把鑰匙。
有關專家經過幾十載的潛心研究和考證,在敦煌壁畫樂器的內涵、種類、樂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研究表明,敦煌壁畫樂器圖形之豐富、品種之繁多、時間跨度之長,是迄今為止中外所發現遺址中獨一無二的,這對研究我國音樂史及民族樂器的發展衍變有著重要意義。
未見史書記載和流傳的樂器
音樂教育家、敦煌學家鄭汝中經研究認為,敦煌壁畫中的樂舞圖像,並非印度傳來的原型,而是在中國傳統樂舞畫的基礎上,經過改造,轉化為佛教的宣傳畫。樂舞圖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千年敦煌壁畫樂器,經歷了10個朝代(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樂器延續千年,從中可看到樂器的衍變發展脈絡。北涼時期樂器種類簡單,多見海螺角、排簫等吹奏單音的原始樂器;北周、隋代樂器數量及品種增加,出現了葫蘆琴、號筒等;而在唐、五代,社會生活中的樂器在壁畫中應有盡有,樂器的形制、部件、裝潢及其使用配置極為豐富;宋代以後,壁畫中很少繪製樂器,但在榆林窟西夏第3窟出現的胡琴圖像,是我國最早的拉絃樂器圖形。
鄭汝中還認為,敦煌壁畫樂器的種類、形制遠比現在民族樂器豐富,如琵琶在敦煌壁畫中出現最多,從北涼至元代從未間斷,僅莫高窟就有700餘隻、50多種形態。一部分壁畫樂器文獻有記載,如箜篌,從十六國到西夏從未中斷,但現已失傳。還有少數樂器未見史書記載和流傳,為敦煌特有樂器,如帶鉤的橫笛——義嘴笛等。
敦煌壁畫中的樂隊,是反映古代樂器使用的重要方面。北涼時期樂舞圖像多為單身表演,即為獨奏,而在隋代有菩薩伎樂、天空伎樂合奏以及小型樂隊,唐代出現了二十幾人的龐大樂隊,可見樂隊發展日臻成熟。
樂器“復活”讓敦煌變得年輕
壁畫、飛天、流失海外的國寶……提到敦煌,我們總是內心沉重,這個佛教洞窟用壁畫忠實記錄了歷史,為人們留下了中國甚至世界音樂舞蹈史上最珍貴的資料。但因為橫亙著漠漠黃沙,她與都市的年輕人總有著隔膜。
始建於1944年的敦煌研究院,守護著這一世界文化遺產,並全方位發掘它的價值。這些令人起敬的文物守護者,想盡一切辦法,讓更多的年輕人瞭解敦煌。2018年9月,在敦煌進行的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文化展覽展會上,“敦煌壁畫古樂器復原展”吸引了大批參觀者。該展從目前已仿製出的97種、245件(套)敦煌壁畫古樂器中,精選出的117件(套)古樂器演奏出風格迥異的古絲路音律,引不少民眾與之“互動”體驗。
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講解員史玉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說,變成實物的這些古樂器歷時半個世紀一件一件從壁畫中“復活”,而現場所演奏的音樂是由敦煌文獻中所存的古譜中破譯而來。種類繁多的敦煌壁畫中的古樂器都是千百年前實際存在和被使用過的,源自西域的琵琶、豎箜篌、鳳首箜篌等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在敦煌不斷交融的例證。這些“復活”的古樂器從無聲到有聲,給觀眾帶來了敦煌文化的另類視聽享受。
同年9月,在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廣場,騰訊、QQ音樂、敦煌研究院、上海音樂學院四方共同啟動敦煌“古樂重聲”音樂會。
9月25日,敦煌莫高窟前的廣場上,傳出“大唐之音”。不同的是,這一次,“大唐”多了民謠、搖滾、電子、流行等現代音樂元素。夜色中的戈壁灘上,1000多名觀眾隨著音樂揮舞熒光棒,望去猶如一個獨立的、閃閃發光的“星球”。超過1000萬人在線聆聽了這場與眾不同的跨界音樂會。後臺數據顯示,絕大多數線上觀眾都是年輕人。在滾動的彈幕上,許多網友表示期望獲得一張收錄這些“新音樂”的唱片。
時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在受訪時坦陳,這是敦煌文化保護和傳承項目“最為大膽”的創新之一,是“敦煌研究院建院70多年來一次重要的嘗試”。
而過去30年來,一直致力於敦煌古樂譜破譯的趙維平說,“通過演繹的手法,讓現在的聽眾聽得懂,或者能夠理解那個時代的音樂。”
事實上,上世紀80年代末,用數字技術獲取敦煌壁畫圖像已成為現實,高清數字影像更是加速了敦煌古樂“復活”。敦煌研究院音樂圖像專家朱曉峰說,“壁畫中存在、但現已失傳的古樂器,比如箜篌、花瓣形阮、篳篥等,正在被複原。”
此外據相關報道,時任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群副總裁侯德洋,對於敦煌音樂文化的“復活”,有著更貼近年輕人的做法:“通過互聯網和音樂等泛娛樂手段,可以助力敦煌音樂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在年輕人中產生更大影響力。當敦煌變得年輕,音樂也不止是‘復古’。數字時代的敦煌,將創造下一個千年的文化傳奇。”
本報道首發於2019年12月30日的《海南日報》,系原文原圖分享,感興趣的讀者記得收藏哦。
閱讀更多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