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出“偽需求”,生鮮電商平臺面臨“生死”大考

一場突入其來的疫情,讓無數企業停滯不前,瀕臨倒閉。然而生鮮電商行業需求卻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線上銷售平臺訂單激增,承擔起了守護用戶菜籃子的重任。2019年賽道頻頻炸雷的生鮮電商行業就這樣起死回生了。

疫情之下催生出的“偽需求”

疫情期間,超市便利店等線下實體店限流嚴重,這是導致線上訂單激增的主要原因。據數據統計,2020開年以來叮咚買菜,日訂單量增長3-4倍增長,客單價增長70%,從年前的65元,被抬升到了過百;每日優鮮,交易額實現3-4倍的增長,客單價由之前的85-90元,攀升到120-125元。

從2012年至今,生鮮電商中間經歷了從傳統垂直類電商,到前置倉、拼團等模式不斷換血試錯。在這條燒錢的賽道上,不斷有玩家出局,盈利玩家屈指可數,死亡名單卻不計其數。

那麼短暫輝煌的背後,生鮮電商平臺又會呈現什麼樣的局面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自2020年2月16日起,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APP在App Store總榜免費榜就開始持續下滑,目前排名已低於2020年元旦之前的名次,不免讓人感慨這曇花一現的輝煌。

當疫情結束,線上訂單回落已成定局,業界人士分析,疫情並不能改變生鮮電商冰火兩重天的走勢,反而只會加速優勝劣汰,多數電商平臺在這場亂鬥中死得更快,仍然只有1%的頭部企業能夠活下來,並活得更好。

商家如何應對核心環節供應鏈

訂單量激增背後運力的不足,是每個生鮮電商都遇到的難題。受到疫情影響,往年春節就存在的“用工荒”今年更加嚴峻,大量員工無法如期返工,各個崗位存在大量人員缺口。諸多問題擺在各種電商平臺面前,可謂壓力山大。那段時間,幾乎每家生鮮電商的配送時間都延長了,如每日優鮮的送達時間從平時的一小時內變成了四小時內。

一般的純平臺型電商企業,由於缺失供應鏈核心環節,沒有有效的供應鏈體系、穩定的貨源和快速的訂單配送。這樣的弊病,在疫情的放大鏡下尤為明顯。

生鮮電商路在何方?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公佈的數據,我國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88%的企業虧損,其中7%是鉅額虧損;僅有4%的企業實現盈虧平衡,只有1%的企業能夠實現盈利。那麼生鮮電商究竟走哪條路才能屹立不倒呢?關於這個說法,業界大佬也是眾說紛紜。

@盒馬總裁侯毅

叫停前置倉盒馬小站,未來一部分盒馬小站將轉為盒馬Mini,剩餘的部分網點將逐步退出市場,點名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稱盒馬Mini才是生鮮電商的“終極目標”。

@每日優鮮合夥人兼CFO王珺

零售模式沒有“最終業態”的說法,生鮮電商作為一個新興業態,經量變到質變實現盈利,一定會經歷坎坷,“疫情讓我們圍繞供給側能力做組織和人才投入的認知更加堅定了。只希望通過自身的修行,把現有模式跑得更通暢,讓用戶和供應商夥伴更多獲益,擁有更多選擇。”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

眾多生鮮電商平臺在產品種類、服務體驗以及配送方面的特點並不突出,並且始終處於燒錢培養市場和消費習慣的階段,這種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的競爭模式將無法持久。

疫情之後,偽需求退卻,生鮮電商平臺需要直面現實,如何盈利仍然是考驗大家的核心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