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歷史18種大題必背 歷史大題答題套路,攻略送給你

高考歷史作為高考文綜考試的一個大科目,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科目。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歷史大題的必背模板,供參考!

由於篇幅有限,以下是部分分享,完整電子版獲取方式:

發送私信“歷史”,即可免費領取,等你來拿呦。

2020高考歷史18種大題必背 歷史大題答題套路,攻略送給你


1高考歷史18種大題必背

專制主義的發展歷程

1.戰國時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韓非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國家的主張。新興地主階級從加強專政和保護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3.西漢鞏固

漢景帝、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分權割據的問題。漢武帝又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論基礎。從此封建專制主義政治制度基本定型並得以鞏固。

4.隋唐完善

實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實行科舉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強

北宋初年,大力加強中央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和武將爭權的問題,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

6.元朝新發展

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

7明清達到頂峰

明朝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還設立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了頂峰。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襲制:

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破壞了民主推選部落首領的禪讓慣例,自己繼承父親的職位,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出現"天下為家"的局面。

2.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並將封地和對周王的義務密切聯繫,從而維繫和鞏固了西周的統治。

3.軍功授爵:

戰國商鞅變法規定按軍功的大小進行授爵和賜給田宅,廢除了奴隸主貴族享受爵祿的特權,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專政的建立。

4.皇帝制:

秦統一六國後,確立皇帝至高無上原則,嬴政規定封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皇帝,國家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都集中在皇帝手裡,政事無論大小最後全由皇帝裁決,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

魏晉以來,地主階級中形成了以門第高低為標準的選拔官吏的"做官看門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這一制度形成於魏晉,東晉時充分發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時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

隋朝採用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唐朝繼續沿用並使之完備。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相互牽制,有利於提高封建國家政府工作效率。科舉制的實行,擴大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也使士族制度逐漸消亡。

7.行省制:

元朝為有效地管轄遼闊的國土,加強封建統治,實行行省制度。行省成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機構,可以在中央統一政令的基礎上獨立處理省內事務。這一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

8.八股取士:

明朝沿用科舉制度選拔官吏。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能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考生的答卷不允許有個人的見解;文體死板地分為八個部分。八股取士鼓勵只知埋頭讀書,不講究實際學問的人,旨在為皇帝培養忠順的奴僕。

2020高考歷史18種大題必背 歷史大題答題套路,攻略送給你


古代著名的改革

1.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改革:

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改革軍制,使齊國強盛,齊桓公確立霸業。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廢除特權,獎勵耕戰;建立縣制。秦國封建經濟得到發展,國家實力增強,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公元485年頒佈均田令,實行漢化政策。改革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融合。

3.王安石變法:

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興修水利,發展了農業,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軍事力量也有所增強。但是新法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而失敗。

歷代疆域的變遷

1.商朝:

東到大海,西到陝西西部,東北到遼寧,南到長江流域。

2.秦朝:

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南到南海。

3.唐朝:

東到大海,西到鹹海,東北到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庫頁島一帶,南到南海。

4.元朝:

北至陰山以北,南至南海諸島,東北到今庫頁島,西北達新疆、中亞地區。今天的新疆、西藏、雲南、東北地區、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統治的範圍之內。

5.清朝:

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的島嶼、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縱觀中國歷史,統一的中國疆域的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各族人

2020高考歷史18種大題必背 歷史大題答題套路,攻略送給你


2高中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大全

先秦

1、西周的興衰。

2、分封制的內容、實質。

3、全面理解和說明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分裂割據走向統一集權,民族融合局面出現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

4、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併戰爭。

5、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作用和實質(是在經濟,政治上確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樣體現和完成春秋戰國以來的歷史發展趨勢)。

6、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鐵器、牛耕、水利、手工業和商業)。

7、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流派,內容,結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醫學和詩經。

9、孔子(重點)、荀子,孟子,韓非和屈原。

說明:先秦時期多年未出大題,一定要注意複習到位,特別是百家爭鳴,春秋戰國的社會發展趨勢。此階段也可以和秦漢或者明清時期結合起來考察。

秦漢

秦漢——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社會的形成、鞏固、問題和演變成分裂

1、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

2、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措施。

3、從正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

5、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

6、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

7、自春秋、戰國經秦到西漢治國思想的變動和影響。

8、秦漢與匈奴,西域,越族的關係。

9、張騫和班超的貢獻:絲綢之路。

10、造紙術,地動儀,張衡,華佗,王充,司馬遷和《史記》,數學和封建教育。

11、秦漢出現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及表現。(土地兼併、暴政、思想專制)

12、秦漢是對後世具有開創性的朝代,秦漢奠定了我國後來2000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基本特點。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實?(統一的國家格局;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格局;多種土地制度基礎上的的封建小農經濟格局;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對外交流的開放格局;以儒家為主體重倫理的思想格局;以應用技術為主的領先世界的傳統科技與文化格局。)

2020高考歷史18種大題必背 歷史大題答題套路,攻略送給你


由於篇幅有限,以下是部分分享,完整電子版獲取方式:

發送私信“歷史”,即可免費領取,等你來拿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