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抑疫·守土有責"—武漢珞珈社工柴文莉的抗"疫"手記

因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一家三口被"封"在了武漢,感受著家人親朋的關懷,也奉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服務歷程回顧

1月25日,參加機構督導會議,決議按照"壹心抑疫,守土有責"的理念,全體社工立足現有項目服務居民,形成全員協力抗"疫"的氛圍。

1月26日,進入武漢疫情-社工高校社區對接群,收集項目組需求併發布,為武漢市兒童醫院、武漢市優撫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鏈接志願資源。

1月27日,成立並加入"水果湖社工之家",立足武昌區水果湖街道項目組,與武漢市楚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項目團隊一起服務水果湖街16個社區的社區工作者及居民,我負責洪山路社區和放鷹臺社區。

2月1日,參與"社工伴行·江漢親子群"線上服務,歷時2個月,發佈新冠疫情相關的正向資訊,陪伴有孩子的家長安然度過居家隔離期。

2月13日,參與"社工伴行·東西湖B2方艙群"線上服務,為確診患者提供求助諮詢解答、方艙信息發佈等服務。

3月2日,組建並加入"雲端鄭東武漢居民籌備群",連接鄭州市鄭東新區的雲端鄭東團隊,邀請有需求的社區居民及社會組織進入線上服務群,涵蓋太極、葫蘆絲、朗誦、舞蹈等個性化服務小群,滿足居家隔離期社區居民的多樣化需求。

3月5日,參與"KUN中國留學生群"線上服務,提供資源信息共享。

3月6日,參與武昌區滯留在漢人員臨時生活困難救助電話的回訪,歷時3天,回訪90名。


柴文莉正在線上開展服務

2、 3月6日服務縮影

7:00-8:00,整理水果湖社工之家服務個案相關文書,記錄服務對象緊急求助事件,並跟進服務效果。3月2日的個案服務對象M晚上十點求助,其老公送往雷神山醫院後,身體恢復受阻,希望通過志願者代為送藥送物資。穩定服務對象情緒並瞭解具體情況後,聯繫志願者團隊,溝通物資配送方案。

水果湖街個案服務記錄

8:00-9:00,根據慈勤英老師、張強老師的督導意見,修改《疫情時期社工如何有效開展線上服務》課件。

10:00-12:00,統計機構參加電話回訪人員名單,並參加線上培訓。

13:00-17:00,社工伴行·東西湖B2方艙群線上服務。

東西湖方艙服務記錄

15:00-17:00,社工伴行·江漢親子群線上服務,發佈日常信息。

12:00-18:00,進行武昌區滯留在漢人員臨時生活困難救助電話回訪。

18:00-21:00,KUN中國留學生群線上服務,協調團隊內的醫務社工,回應高濃度消毒液配置及分裝,發佈社區團購取貨標準參考流程,回答群內回國事宜諮詢等。

20:00-21:00,雲端鄭東武漢居民一週服務線上回顧會議,一週累計服務40餘名居民,線上服務會成為一種重要服務方式,尋求長期合作。

21:00-22:00,東西湖B2方艙群督導線上會議,回顧本週艙友服務需求,分享武漢本土社會工作者服務現狀及優勢,分享社區、醫院、方艙和線上服務艙友家人的案例。


三、服務心得

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都是其中一部分。服務歷程的梳理見證了從資源連接到線上服務再到線上線下互動,從服務武漢到國內聯動再到服務留學生,切身感受到新冠肺炎爆發後國內外愛心人士的友善和援助,我們也願意將服務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2.秉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醫護堅持救死扶傷、廚師堅持餐飲供應、快遞堅持配送物資……"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這句話完美闡釋了服務的精神境界和責任擔當,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社會工作者首要考慮"回應需求",服務過程中充分發揮助人自助服務理念,切實做到"壹心抑疫,守土有責"。

3.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不斷提升服務水平。1月25日機構督導會議中,督導鍾如雨提出借鑑災害社會工作的三階段,為服務樹立科學方向,確定將鏈接資源作為首要任務;督導張強提出社工應在政府領導下,行動起來,發揮社工應有的力量;慈勤英老師也提出要重視同理心、共情能力的專業訓練,堅持把服務做到群眾心裡。

4.代表社工,代表武漢理性發聲。面對群內居民的激動情緒,社會工作者第三方的身份優勢可以充分發揮,代表社會理性發聲。如我本人在社區工作人員支持群裡做線上輔導,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基本是24小時輪班,一個社區的工作人員少則9人,多則20人,他們的電話、手機基本處於滿負荷運轉,當電話打不進去時也需要大家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