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oT:催生十万亿级新蓝海

小米集团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达到2.35亿,同比增长55.6%;拥有五件及以上IoT产品的使用者数量增加至410万,同比增长77.3%。另外,小米A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达621亿元,同比增长41.7%,占总营收的比重2019年已上升至30%。

小米从2014年就开始AloT的布局,一边搭建IoT平台,一边投资相关企业,并共同打造整个AloT生态体系,才因此成就了今天全球领先的IoT平台的地位。而平台连接的智能终端和用户数量越多,生态价值也就越高。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在5G建设的大风口下,IoT+AI+5G深度融合后将会衍生出多方面的投资机遇,有望催生巨大新蓝海。

看深度行业研报,就到乐晴智库:www.767stock.com

5G+AIoT:催生十万亿级新蓝海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功能上具有互补作用的技术正在不可避免地发生集合。AIoT是2018年兴起的概念,是应用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等技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支撑,以半导体为算法载体,以网络安全技术作为实施保障,再结合5G技术,将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做全产业延伸,对数据、知识和智能进行集成。

AI时代,IoT连接的设备数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十倍以上,而IoT+AI+5G,可以令未来所有设备无缝连接在一起,能够应用于城市中广泛遍在的各类终端设备。

AI交互与5G连通使得适应于各类场景的新型智能终端突破传统实用的瓶颈,将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终端设备数量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量级。

5G+AIoT:催生十万亿级新蓝海

AIoT的发展路径依次为单机智能、互联智能和主动智能,包括智能家居在内的大部分物联网应用场景目前尚处于第一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AIoT对实体经济的融合赋能,使AIoT整体业务享有十万亿级市场空间。2019年,受益于城市端AIoT业务的规模化落地及边缘计算的初步普及,中国AIoT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大关直指4000亿量级。

相比于物联网连接数量的快速增长,由于AIoT在落地过程中需要重构传统产业价值链,过程中既需要适应传统产业的特性、平衡传统利益链条,也要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搭建最适宜产业AI赋能的架构体系,因此未来几年将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节奏。经过未来几年的产品优化、渠道打通、商业模式验证,将于远期迎来高速增长。

5G+AIoT:催生十万亿级新蓝海

AIoT产业已经形成了终端芯片、底层结构、操作系统、应用技术、终端产品的成熟生态。AIoT的体系架构中主要包括智能设备及解决方案、操作系统OS层、基础设施等三大层级,并最终通过集成服务进行交付。

根据Ericsson统计,AIOT产业链包括包括硬件/终端(占比25%),通信服务(占比10%),平台服务(占比10%),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增值服务(55%)。可见,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业务占比较高,达55%。

AIoT相对拓展了IoT原有的产业链,同时AIoT在产业链上更强调AI芯片和AI能力开发平台,因而将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业务占比进一步提高。

从芯片技术维度来说,AIoT的芯片技术可以分为,传感器(Sensor)技术,AI处理器(Processor)技术和无线通信物联网(IoT)技术,以及协调和控制这些芯片运行工作的主控MCU技术。传感器用来采集信号、人工智能处理器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信号、控制器(MCU)居间协调和控制不同功能芯片的运行、而无线传输链接发送各种信号,与其它终端和云端取得联系。

芯片市场主要参与者:

传感器厂商:敏芯微、矽睿、日本TDK、歌尔股份、日本村田、耐威科技、汇顶科技等。

AI处理器/控制器/无线通信环节厂商:北京君正、乐鑫科技、全玮科技、瑞芯微、联发科、瑞昱、德州仪器和高通等。

不同芯片供应商会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的产品策略,有的专注于某一个技术细分,有的通过集成手段在同一个产品上覆盖不同的技术环节。

5G+AIoT:催生十万亿级新蓝海

5G是此轮技术革命的基础,作为一项底层通信技术,5G将人与人的连接拓展至万物互联(IoT)乃至万物智联,并引导移动互联网向智联网(AIoT)过渡。

AIoT生态的重要变量之一AI对算力的要求积极苛刻,OpenAI数据显示,2012-2018年算力的需求增长超过30万倍,平均每年增长10倍。但与此同时,在算力供给方面,经典的摩尔定律正在逐渐失效,芯片性能翻倍周期从原来18个月延迟至当前的30甚至36个月,体现了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算力供给间的矛盾。

在此情况下,下一阶段算力提升的方向将逐渐由芯片性能提升转向芯片和服务器的数量转移,而云计算正是顺应这一大趋势而来,IT云化也将成为5G时代全球算力扩张的主旋律。

5G+AIoT:催生十万亿级新蓝海

随着物联网与AI的成熟,以及伴随着5G的到来,AIoT成为了热门焦点。AIoT时代终端碎片化的特征,导致了没有一个单一端口可以垄断数据流量,这要求各大巨头必须云端芯全方位布局,才能最大程度占据碎片化场景数据流量入口。谷歌、亚马逊、百度、阿里等巨头近几年纷纷开始云、端、芯全方位布局。

谷歌云服务有GoogleCloud,GoogleAssistant语音助手;终端有智能音箱GoogleHome,Keecker机器人;芯片有GoogleIPU,第三代谷歌TPU已经进入Alpha测试阶段,注资光子芯片创企Lightmatter。

百度有百度开放云平台,百度云,DuerOS;终端有小度智能音箱;芯片有AI芯片“昆仑”;华为拥有华为云、终端布局有智能手机,智能音箱AICube;芯片布局有AI芯片昇腾910,昇腾310。

一轮终端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是AI解决交互和5G解决连通,AIOT时代将因此产生三大重要变化:1)以往电脑、手机等统一标准化的终端平台逐步走向多元化、碎片化;2)单一终端应用无法垄断数据流量,人工智能巨头需要云端芯全方位布局普适性;3)第三方AI云平台战略地位突出。

物联网使得万物互联,但也停留在了“连接”的阶段,而AI的介入则让IoT拥有了“大脑”,赋予了物联网连接的“智慧”,它会思考怎么连接更合适、怎么连接更高效,从万物互连进化到万物智联。而物联网则将人工智能的高端算法和技术落地,真正将技术推向应用。随着5G网络建设的持续推进,将不断推动AloT智慧物联爆发式成长,IoT+AI+5G深度融合后将会衍生出多方面的投资机遇。

看深度行业研报,就到乐晴智库:www.767stock.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