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職稱為目的,或者說取消職稱,作為教師,你還會努力工作嗎?

誰家燕


中小學老師職稱評定,對老師素質提高和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甚至對師德建設都有好處,依我這個門外漢觀點,以不取消為妥。一名教師工作態度應做到無論有無職稱評定,都要做到愛崗敬業,教好每一個學生,對孩子負責,對社會負責,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笨老頭711


教師就是不斷的為學生服務,為學生的愛而工作,取消職稱後,這份愛更純、更濃!

記得是2014年,我接任初三二班班主任工作,任教該班的物理,接手時物理成績位於片區倒數第二,平均分與好的班相差20多分,班風也不好,學風也不濃,還有幾個調皮搗蛋鬼,接到這樣的班,真的是倒了八輩子黴,這是學校的安排,我硬著頭皮接了下來。

為了儘快掌握班上的情況,我每天加班加點找同學談心、交流,很快就對班上每一個人的情況瞭如指掌。在交流中,得知班上有1位同學成績優異,但家庭條件很差,沒有什麼經濟來源,父親尿毒症,透析了幾次,家裡還欠著一大筆債,母親靠在城裡打小工養家餬口,孩子很聽話,就是性格內向,很少與人說話,獨來獨往的時間居多。我擔心孩子會不會出問題,就到他家裡去過幾次,看望孩子父親,並瞭解孩子的一些情況。

在談到孩子的出路時,孩子父親雙眼通紅,並說老師不知道他們家的具體情況,讓孩子讀完初中就出去打工掙錢,好幫貼家裡,其實,我早就知道他家裡的具體情況,作為家長,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什麼困難可以給老師講,看看能不能幫助到你?他就說沒有錢讀書,就是考上了學校,也負擔不起生活費,所見所聞,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我馬上表態,只要孩子好好讀書,上高中的學費、生活費我全部包了,孩子父親聽了後說了聲"謝謝",好像並不感冒,我再說了一遍,他露著微笑,半信半疑的看著我說:"老師,你說的會不會算話?",當然算話!原來也有人說著同樣的話,可惜沒有兌現,他很失望!

他比以前更努力、更懂事了!中考成績很不錯,順利考入市裡一所重點中學,3年來,每個月都給他打款,我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在去年的高考中,被東北師範大學錄取,我再次承諾,儘自己的努力幫助孩子完成學業!

從那一屆起,學生都叫我Lance爸爸,後來我們校長也知道了此事,開大會時單獨表揚,精神上的富有勝過金錢,我不是標榜自己有多高尚,我在為自己喜歡的事付出,為學生的成長傾注愛而已!

不要問為什麼?我喜歡、我願意,可以吧!正如你喜歡某位異性朋友,願意為她(他)付出所有,甚至生命一樣,你還關心職稱工資是否取消嗎?


Lance課堂


不以職稱為目的,或者說取消職稱,作為教師,你還會努力工作嗎?這題一看就是外行提的,因為作為教師僅憑努力工作來爭取評職稱的話,那可是天方夜譚,很難很難實現。因此職稱評聘跟教師努力工作的聯繫並不緊密,因此即使取消職稱,老師還是該怎樣努力工作就怎樣努力工作,幾乎不受影響。原因聽小徐老師分析一二:

一、從職稱評定的加分項來看,職稱評聘跟教學成績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職稱評定的加分項各地雖然有所不同,但差異並不大,分別包括學歷、專業年限、單位評價、科技成果、綜合獎勵、著作論文六項。

如下圖所示:

其中學歷、專業工作年限、科技成果、綜合獎勵以及著作論文都和教學成績沒有任何關係。

1、科技成果是指承辦課題或者取得國家承認的考研成果等獎勵,雖然在教學中有所運用,但並不能覆蓋整個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更無法估量。

2、綜合獎勵是指學校根據老師在校期間的綜合評價,在年終考核中認定為“優秀教師”的獎勵。此項認定曾有一段時間是和教學成績相關聯的,我地教委規定凡是在大型聯考中,學生在縣或鎮級取得榜首成績的,給予“優秀教師”的證書獎勵,然而隨著中小學“減負”政策的執行,嚴禁教師評優、評模同學生成績掛鉤,因此,這項獎勵也和教學成績無關了。

3、著作論文,跟教學努不努力沒有關係。

4、學歷和專業年限跟教學努不努力更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只有單位評價這一項中有一個教學成績考核,僅佔10分,但多年來,老師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又一年,真到評職稱時,誰也不會在教學成績一欄卡老師,所以教學成績均是滿分。

所以,從決定職稱評聘能不能成功的分數高低來看,跟教學努不努力幾乎沒有關係,要想評職稱,功夫要放在搞各種各樣的證書上,放在買論文版面上才有一線生機。

二、取消職稱後,老師會不會努力工作呢?小徐老師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既然職稱評定和教學成績沒有多大關係,如果取消職稱,老師們心中沒有了怨氣和不平,相信工作幹勁會一下子提升很多,會更加努力工作的。

三、如果取消職稱,那麼和職稱掛鉤的工資差距也就消失了,但教師工資又不能人人一樣,如此一來,能拉開老師們工資差距的就是績效工資了,績效工資與工作量、工作業績、教學成績等息息相關,為了提高自己的績效工資,相信老師們一定要靜下心來專心教書,再也不會為了評職稱而投機鑽營,託關係走後門,費盡心機,分散教學精力了。如此一來,還怕老師工作不努力嗎?


指尖教育帝國


職稱本身到現在已經讓教師的職業追求變質了,不是為了教育和教好孩子,只是一種為了加薪和獲取更多利益的追求,而且很多人沒有辦法拿到職稱,更加對職稱有了一種懈怠態度。

教育本身是公益化的,教師要有一種教育的職業追求和精神,對於教師的薪水和評價,應該根據職位,教學成績,學校發展和個人職業道德等等做出評價和管理,特別是動態的評價過程,不要一個職稱決定了很多沒有職稱的,就失去很多機會和補貼,這也讓很多就是為了職稱,動用各種心思和關係拿職稱,所以沒有關注教育的作用。

所以如果給教師一個合理的工資評價標準,加上一些激勵措施,即使沒有職稱,教師也更加註重教學質量。


思維數學小課堂


這問題問得讓人真不好回答。我要說,我肯定還會努力工作,我當教師又不僅僅是為了評職稱,估計會有很多人認為我是唱高調、假清高;可是我要是說,如果不讓我評職稱或取消職稱,我肯定就不努力工作了(事實上努力工作也不一定能評上職稱,這大家都懂),因為我沒有動力了,估計也會有很多人認為我枉為人師,缺少師德。

那我還是以事實說話吧!事實就是不管有沒有評上職稱,千千萬萬的教師們依然奮戰在教學一線,無論他們所在的是偏遠的鄉村、還是繁華的都市,無論是領著高薪,還是微薄的工資,他們絕大多數人在認真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兢兢業業教書育人。因為,他們懂得自己肩上的責任,沒有人想留下“誤人子弟”的一世罵名。最近剛剛舉行的《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中擔起未來的80後鄉村教師張玉滾不就是堅守在最艱苦的地方嗎?

職稱本來應該起到促使老師積極進取、努力工作的作用,可是因為在評職稱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如指標少、要求苛刻、過程不透明、不公平等。這些的確讓廣大教師傷透了心,有的人在教育展現奮鬥一輩子也評不上高級教師,就算能評上也垂垂老矣;有的人“本事大、能力強”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了。這樣事太多了,找誰說理去?

更何況,無論外界怎麼詆譭老師,整體來講我覺得教師這個群體的思想覺悟和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和感受:“站到講臺上,看到孩子們真摯的眼神,他們信任你,喜歡你,就算調皮搗蛋捱了批評也不記你的仇”,你肯定會有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你真的為會你的職業感到驕傲和自豪。退一步講,就算有人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在工作,他不願意讓學生罵他,他至少也會完成本職工作的。


道道快談


不以職稱為目的,或者說取消職稱,作為教師,你還會努力工作嗎?

先看問題本身的險惡之處

這個問題的言下之意是教師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評職稱,再進一步,評職稱是為了拿更高的工資待遇,換句話說,在題主心目中,教師就是一群唯利是圖的人!有好處一擁而上,沒好處一鬨而散,這就是教師在一些人而且是為數不少的人心中的醜陋形象!

再說說我的駁斥態度

講真的,見過太多抹黑教師的話題,駁斥過太多次也被攻訐過、謾罵過、侮辱過,我已經神疲力乏,難以應戰了。所幸是用文字來戰鬥,若是口頭辯論,我恐怕早已口乾舌燥、喑啞無聲了。

題主的這個問題很好反駁,只需舉出一些從職稱制度執行前後幾十年來,默默無聞一生奉獻於教育事業的良心教師的例子就可以了。或者我只要寫出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詞:“老民師”,就能讓題主一樣的人閉嘴!所以,我不打算跟這種人辯論了,因為你很難說服一個價值觀有問題的人,尤其是在他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的情況下。就像網上說的那樣:永遠不要跟“那啥”爭論,他會把你拖入“那啥”的層次,並用多年“那啥”的經驗,迅速地打敗你,讓你覺得自己很“那啥”。

最後分析題主一樣的人會這麼誤解、仇恨、抹黑教師的原因:

1.有些精緻利己的教師削尖腦袋評職稱,評上了之後就拈輕怕重,拿高工資幹輕巧活,這極少數教師的負面影響被放大,造成了一種教師只為職稱拼搏的錯誤觀念,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接受並進一步傳播;

2.當年受到過教師嚴格管束的人,心懷報復念頭,處處散佈不實言論;

3.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看別人便都是什麼樣的人。自己鑽到錢眼裡,便以為所有人都貪財。就像東坡腦子裡想的是牛糞,看佛印就像牛糞,佛印心裡想的是佛,看東坡便像佛;

4.一些勢力費盡心機也要毀壞教師形象,毀了教師也就毀了教育,而教育是立國之本,他們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劍客談教育


職稱高低等於工資高低,但不等於積極性的高低!那麼,取消職稱,意味著什麼呢?

真實人物:我校有一位小學二級職稱男性教師崔老師,3500多元的月工資,23年的教齡,但是,每天早上第一個到校的不是校長就是他,來到學校就鑽進教室,不是批改學生的家庭作業,就是備課準備上課的資料。一天忙到晚,放學回家的時候,他基本上也是走得最晚,不把當天的工作完成之後,他是不會回家的——這些都是我親眼目睹的。他的職稱不高,工資不高,但是,他的工作積極性和上進心一點也不差!

我問他:“你準備材料評職稱沒有?”

“水到渠成吧!能評就評,不能評,也沒有啥!以後會好的ヾ ^_^♪!”

話語很樸實,很實在,並沒有把職評當作工作的目的和出發點。這樣的教師就是好樣的(✪▽✪)!

確確實實,職稱就是一把“雙刃劍”,可以調節工資的高低,但是,職稱並不可以調節積極性的高低。職稱很低很低的教師依然如故地埋頭苦幹,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直至漸漸地老去……

題主講,如果取消職稱的話,那隻能意味著僅僅是一個工資高低重新開始分配的時候,與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沒有任何關係。

早在九十年代初之前,教師的職稱並沒有和工資掛鉤,但是,那時候的教師依然兢兢業業,依然努力工作,教學成績依然斐然,培養出來的學生個個都棒棒的,紛紛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棟樑之材。


中小學教育者


肯定會努力工作呀。難道說哪些高級教師工作不努力嗎?不努力,教學成績差,臉往哪裡擱?


寒塘渡鶴5


作為一個普通人,如果能放開心態放下職稱這個問題,那麼對於工作也將會以坦然的態度處置,也就是指該拼命的時候自然拼命,該努力的時候自然努力,放下了職稱這一個槓桿,我想更多的時候更能讓自己安心於教學,安心於自己喜歡的事情。

由於每個人都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從自己的觀點去看待別人看待世界,這就造成了大多數人的眼光都是一致的,同時在溝通的過程中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為了附和別人,同時把自己的觀點和別人的觀點進行如何,如果有一個人對職稱發生了一點看法,大多數人的觀點都會隨之而改變,當然改變的趨勢一般都是越來越惡劣。

因此作為職稱曾經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那就是珍愛生命遠離職稱,這句話的背後實際上有很多辛酸也有很多淚水,畢竟每一年的職稱評比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上躥下跳,搞的家庭也雞犬不寧,搞得同事關係也是如火如荼。

能夠放下職稱的人自然而然的會認真工作,這是一個必須的道理,和我們社會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個道理,放下不代表著放棄目標,對於教育孩子,奉獻自己的真心和熱情還是必須的。


義誠老師


誰說沒有職稱教師就不會努力工作,教師不努力工作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高級與低級職稱的問題。老實說,身為教育部門,連最基本的道理都想不明白,不知道這些年來他們都在想什麼。

職稱之所以腐敗,是因為它只跟工資掛鉤,如果職稱上去了,擔負的工作量和重要程度就高的話,這還算有一個平衡點,但現在的情況是,所有教師職稱上去了, 就會象過海神仙一樣, 不用幹了。他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今年的論文我就不寫了,留給年輕人和還沒升高級的人吧,畢竟我已經升高級了。”話是說得很冠冕堂皇,事實上就是說,我已經升了高級,我不用幹了。

知道老師最努力工作的年代是什麼年代嗎,是大家都工資低,大家都窮的年代,當時大家都沒有追求,唯一值得風的就是真正的桃李滿天下。現在呢,斗的是錢,比的是職位,威風的是職稱。越多這樣的對比,教師屆就越不得安寧。

要教師繼續努力工作,唯一的做法就是,把時間還給老師, 不要再搞什麼職稱評定,不要再搞什麼繼續教育培訓,不要再搞各考核,讓老師真正感受到多勞多得快感,讓更接近的收入給老師一個安定的心態,不要進行對比。要繼續搞職稱都行,誰評上了高級職稱,誰就挑起學校的大旗,做更多的事,擔任更多教學教研活動。到這個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申請降職稱。

有了職稱,老師都是不務正業的,不把時間花在教學上,而是都花在造假和做與教學無關的事務上。如果有人說,難道工資要平均分配嗎?難道就沒有激勵機制好嗎?問得好,工資平均分配,沒有激勵機制,這不也是一種方法嗎,誰說一定要把老師往死裡趕才有成績。讓他們好好的安心教就會有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