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什麼卻被史書描述為千古暴君?

歷史是個很神奇的東西,通過它你可以瞭解過去發生的一切,包括過去人是怎麼工作生活的,怎麼繁衍生息的等等。但歷史又經常被統治者作為一種教化的工具來使用,每個朝代編纂的前朝歷史往往寫的都是有利於本朝的。因為如果把過去的朝代描寫的過好,那麼本朝統治者就是一個“造反者”的身份,就不能名正言順的繼承大統。

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什麼卻被史書描述為千古暴君?

史書一般都由當朝統治者專門請人編寫,民間一旦流傳出不利於本朝的歷史卷宗,其作者往往會被抄家滅族,就比如清朝的“明史案”。

如果我們只讀正史,往往會誤解一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因此,當我們閱讀歷史的時候,一定要辯證的去看待,通過多種史料對比,才能還原出最真實的歷史真相。

就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明明是一個民族英雄,卻被漢朝史學家們描述成一個荒淫無道的暴君,實在是令人憤慨。

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什麼卻被史書描述為千古暴君?

悲慘的童年時代

秦始皇嬴政的童年是比較悲慘的,他出生在趙國,和母親一起被作為人質抵押在那裡。當時秦將白起坑殺了趙國30萬大軍,因此他被趙國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一直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後來,在嬴政8歲的時候,經過呂不韋的精心策劃,他和母親才歷經千辛萬苦回到了秦國。

回國後,他並沒有過上錦衣玉食的皇子生活,而是在秦國都城邊上的一個茅草屋又度過了幾年艱苦歲月。他也趁著這幾年的時光勤學詩書、武功,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

13歲時,他的父親秦王突然暴斃,國內一時陷入混亂。後來經過層層選拔,嬴政才最終從眾多世子中脫穎而出,登上了王位。

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什麼卻被史書描述為千古暴君?

歷經艱難終親政

剛登上王位的嬴政只是一個傀儡,國內政權都掌握在呂不韋手中,同時後宮還有一個嫪毐時刻想置他於死地。後來,嬴政聯合呂不韋,先除去了嫪毐;之後,他又藉助其他大臣勢力把呂不韋勸回家鄉養老,最終才得以在20歲執掌大權。

在此過程中,嬴政可說是九死一生,幾次險些葬送在他人手中。這一過程也再次磨練了他的聰明才智,同時也結交了王翦、蒙毅、蒙恬等幾位大將,為他將來的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什麼卻被史書描述為千古暴君?

金戈鐵馬統一六國

嬴政掌權後,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宗要統一六國,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的遺訓。他大力推行法家制度,積極厲兵秣馬訓練軍隊,漸漸擁有了80萬之眾的關中虎狼之師。歷經十餘年,嬴政終於統一六國,實現了平生的夙願,咸陽稱帝,號稱始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嬴政是個非常仁慈的人,而絕非史書講過的殘暴無道。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他從未屠過一座城池,在稱帝后也從未誅殺過一個功臣,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明君。

全國統一後,他在全國實施“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等,為國家的進一步融合和未來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至於史書上說的“焚書坑儒”,實際上是將一些民間不同文字的書籍收歸中央,改為統一的文字;坑儒實際坑殺的是一些江湖方士而不是儒生,因為這些人到處宣揚長生不老,欺騙朝廷和百姓。

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什麼卻被史書描述為千古暴君?

北守匈奴+駐軍南海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當時的北方還有匈奴經常騷擾邊境。為防範這些遊牧民族的騷擾,他命人修築了萬里長城,同時派遣蒙氏兄弟帶領30萬大軍長期駐守,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時的南越地區包含了現在的福建、廣東、廣西等大部分地區,雖名義上屬於楚國,但實際上是許多個番邦國家,文字、語言等都不統一,非常的混亂。為了實現真正的華夏民族大一統,守住南中國的大門,他命令王翦帶領50萬大軍前往征討並長期駐軍,後又抽調關中上百萬居民遷徙到南越地區,與當地人進行通婚,教他們各種禮儀,將他們進行“漢化”,以實現其區域的穩定和長治久安。

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什麼卻被史書描述為千古暴君?

民族大義重於一切

秦始皇是一個擁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眼光非常的長遠,他的目標是要實現真正的華夏大一統,因此不惜將軍隊都派往南北駐紮,守住北中國和南中國的大門。這也造成了關中實力的空虛,才最終被劉邦項羽所擊敗。

當時的劉邦項羽在秦軍面前實際就是草寇,他們從未與真正的秦軍虎狼之師交戰,項羽遇到的20萬秦軍實際上是修驪山墓的囚徒,所以才不堪一擊最終被攻破咸陽。如果秦始皇沒有為國家大一統考慮,只偏安一隅,劉邦項羽是不可能推翻秦朝的,在這一點上,不得不說秦始皇是非常偉大的一個皇帝。

最令人感動的是,在他臨終前,還交代當時的南越守將趙佗(當時王翦已死):如果關中有叛亂,不可以派兵勤王,只需封鎖道路,保證南中國地區不亂即可,一定要保證南中國的長治久安。這是何其偉大的一個決定,如果當時南越50萬大軍回師關中,咸陽是不可能被攻破的,秦朝也不會早早滅亡。最終,趙佗聽從了秦始皇的遺命,在劉邦項羽起兵時未派兵回師,後來又從民族大義出發歸降了劉邦,將南中國完整的交給劉邦管理,避免了華夏大地再次陷入血流成河的境地。

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什麼卻被史書描述為千古暴君?

秦始皇實際上是一個民族的英雄,他不為自己的安危和秦朝的統治考慮,一心想要華夏民族的真正大一統,是何其的偉大!他在全國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被漢朝完整的繼承了下來,成為漢朝時期民族大發展的基石。而他之所以被描述成一個暴君,無非是漢朝的史學家為了突出劉邦的偉大,不得不把其描述成一個荒淫無道的人,這樣才有合理的理由去推翻他,否則漢朝的建立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什麼卻被史書描述為千古暴君?

縱觀歷史上,還有許多被正史扭曲的史實和人物,比如隋朝的隋煬帝楊廣。楊廣實際上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也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政策,比如大運河的貫通。只是每當民族大一統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混亂,這時如果過於激進,就很容易被其他勢力所推翻,在此不做詳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