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官職及軍事才能排位是如何?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官職及軍事才能排位是如何的!

1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官職及軍事才能排位是如何?

曹操,準備刺史董卓(三國演義劇情)

中評六年(189),曹操變賣家產加上陳留襄邑人富豪衛茲的資助,招募五千餘人起兵。此時,同族兄弟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四人就跟隨曹操,從此他們開啟南征北討軍旅生活。

為什麼不同姓的夏侯惇、夏侯淵稱為曹操同族兄弟?若稱之為表兄或許還能理解,筆者是不敢亂稱呼,有史料根據。

“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三國志·武帝紀》裴注《曹瞞傳》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官職及軍事才能排位是如何?

曹嵩,曹操父親

常言道“血濃於水”,諸侯並起,戰死連連的當時,在梟雄曹操創建曹魏集團的過程中,有血緣關係的四位同族兄弟,出生入死,盡心盡力為其服務,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四位都備受曹操信任,下面瞭解一下他們的卓著功勳,順便排位一下。

2

夏侯惇(?-220)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官職及軍事才能排位是如何?

夏侯惇,官至大將軍

夏侯惇跟隨曹操起兵時任職司馬,逐步升任為折衝校尉、建武將軍、河南尹、伏波將軍,建安二十四年(219)拜為前將軍,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繼位之後,同年二月拜為大將軍,四月去世。

夏侯惇最高官職為大將軍,就是相當於總司令,象徵性意義較多,戰績平平。其主要戰功為張邈、陳宮,叛迎呂布在兗州反叛時,堅守鄄城力保後方根軍地。之後主要鎮守後方,很少單獨統領指揮前線戰爭,其軍事才能一般般。

但是夏侯惇忠心耿耿、為人清廉、簡樸,若受賞賜均送給屬下,一生不置產業,去世之後無餘財,所以特別受曹操信任。

3

夏侯淵(?-219)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官職及軍事才能排位是如何?

夏侯淵,官至徵西將軍

曹操陳留起兵時任職別部司馬,之後擔任騎都尉、典軍校尉、行領軍、行徵西護軍、行護軍將軍行、都護將軍職 ,建安二十年(215)。拜為徵西將軍。

夏侯淵善於突襲,所以在軍中盛傳“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他主要戰績是平息昌豨叛亂、平定涼州、討伐張魯攻取漢中。之後不幸,留守漢中之時,在定軍山中法正聲東擊西計謀,最終被黃忠所部斬殺。

對於夏侯淵的軍事才能,可以從曹操對他的告誡:“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中瞭解。他是勇猛有餘,在謀略上稍微欠缺。

4

曹仁(168-223)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官職及軍事才能排位是如何?

曹仁,官至大司馬

起初跟隨曹操起兵時為別部司馬,逐步升遷為行厲鋒校尉、廣陽太守、行徵南將軍、安西將軍、行徵南將軍,建安二十四年(219),在平定侯音的宛城之亂之後,拜為徵南將軍。曹丕繼位後,被任命為車騎將軍,統領荊州、揚州、益州三州軍務,之後遷升為大將軍、大司馬。

主要戰績為擊破陶謙部將呂由、生擒呂布手下將領劉何、在汝南擊退劉備、赤壁之戰後鎮守江陵,與周瑜對峙一年、在渭南擊敗馬超、平定侯音叛亂、與徐晃合作,擊退圍攻樊城的關羽等等,戰績累累,公元223年,在濡須口戰敗不久去世。

在軍事才能方面,曹仁是有勇有謀,且具有良好統帥能力,所以曹操委派曹仁鎮守,曹魏、東吳、蜀漢三個勢力,割據地犬牙交錯,爭端最頻繁最激烈的荊州。

5

曹洪(?-232)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官職及軍事才能排位是如何?

曹洪,官至驃騎將軍

曹洪跟隨曹操,擔任過鷹揚校尉、揚武中郎將、厲鋒將軍、都護將軍。曹丕繼位之後,拜為衛將軍、驃騎將軍。但曹洪生性吝嗇而曹丕擔任太子時候,因借錢之事得罪過。心胸狹隘的曹丕,借曹洪門客違法,趁機貶為庶民。曹叡繼位之後,拜曹洪為後將軍,之後回覆驃騎將軍。

曹洪的主要功績為初平元年(190),在討伐董卓的卞水之戰中,捨命獻馬,救過曹操一命;官渡之戰時候,留守大本營擊退高覽、張郃攻擊;在下辯之戰與曹休一同擊破劉備之將吳蘭,逼退張飛。

參加下辯之戰時,曹休是騎都尉、參軍,但曹操對其說:“汝雖參軍,其實帥也。”實際戰爭中,曹洪也遵從曹操命令,戰事可以說是曹休指揮。從而可以看出,曹洪的軍事才能很普通,沒有特別令人佩服的一面。

6

官職排位,為了公平起見,按兩種排位,曹操生前和死後。

① 曹操生前:夏侯惇>曹仁>夏侯淵>曹洪

② 曹操死後:曹仁>夏侯惇>曹洪>夏侯淵

軍事才能排位:曹仁>夏侯淵>夏侯惇>曹洪

*軍職排序: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四徵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 >雜號將軍,四個方向按東南西北順序排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