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大家好,我是吉林農業大學陳日曌,今天我向大家彙報的主要內容是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彙報:

一.草地貪食夜蛾的入侵背景

1.間接源頭:美國

它有兩個源頭,一個是根本的源頭也做間接源頭,來源於美國,美國3大鱗翅目害蟲有歐洲玉米螟、草地貪食夜蛾、粘蟲。歐洲玉米螟、草地貪食夜蛾都是轉基因BT玉米防治的對象,並且已經產生了抗體。草地貪食夜蛾與粘蟲都是鱗翅目的夜蛾類,都是行軍蟲類,特點是有牽移性和群集性,介於粘蟲和歐洲玉米螟之間。它實際上是美國一種黏蟲,又叫秋粘蟲,主要在美國夏天爆發。

中國是害蟲入侵的最終目的地的原因主要是寄主條件。草地貪食夜蛾有八十幾種寄主,主要寄主有玉米、水稻、高粱和花生。中國與美國都處在世界玉米帶上(美國中部玉米帶、中國東北四省區、歐洲玉米帶),這是第1個寄主條件。第2個寄主條件是中國與美國的氣候類型接近,美國為亞熱帶溼潤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中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氣候以及溫帶季風氣候。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2.直接源頭:非洲國家、東南亞


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德克薩斯州是玉米草地貪食夜蛾的定殖區域。草地貪食夜蛾的入侵途徑是從美國到非洲再到東南亞,最後傳到我國雲南地區。


入侵時間:2016年入侵非洲尼日利亞;2017年入侵撒哈拉以南的28個非洲國家;2018年入侵也門、印度、孟加拉國、中國;2019年入侵澳大利亞。


入侵原因:遷飛能力強,個體自主飛行距離超過150公里(吳孔明),也有稱300公里的,世界糧農組織報道是100公里;悠久的進化歷史,作為一個種群,在這麼悠久的歷史裡有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現在已經對美國的轉基因BT玉米有了較強的抗性,導致它的種群適應能力有了很強的提高,這也是它遷移出來很快跨越非洲的一個重要原因;落後的種植制度,比如,非洲缺乏雜交品種、缺乏農藥、人工起壟種植。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入侵路線:從美國弗羅裡達州到非洲再到南亞最後到中國雲南,是沿著熱帶、亞熱帶區域遷飛。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二.草地貪食夜蛾發生態勢

草地貪食夜蛾目前已經侵入我國的26個省區,農業農村部對此印發了《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的防控預案》,防控預案將我國劃分為以下幾個區域:西南華南週年繁殖區,江淮遷飛過渡區,黃淮海及北方重點防範區。黃淮海及北方重點防範區又劃分為東北黑土地區、內蒙黑土地區、北京以南區域。東北黑土地區定義為草地貪食夜蛾的遷飛危害區。草地貪食夜蛾在冰點以上溫度孵化,所以在東北難以完成孵化。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1.各蟲態簡單識別:

主要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階段,100~200粒的卵塊,上面覆蓋有鱗毛,產在玉米植株的下部,葉片的葉背面,幼蟲而體背有三條淡黃色縱向;成蟲前翅深褐色,後翅娟白色,壽命比較長,2~3周。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2.害蟲危害生活史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草地貪食夜蛾產一般4~5個板塊,每一個板塊是100-200粒,初服幼蟲食量比較小,啃食背面下上表皮,形成一個透明的凹斑,植保上叫開天窗;葉片下面有若干個幼蟲,脫落、吐絲、下垂、轉出;同時這種幼蟲有自殘習性,出現前者吃弱者的情況。幼蟲穿過包葉,蛀食玉米籽粒;土中10釐米處化蛹度過蛹期。


草地貪食夜蛾存活率不一定高的原因:第1個因素幼蟲需要吐絲、下垂、轉出危害;第2個因素,幼蟲之間互相殘殺;第3個因素,幼蟲翻轉到葉的正面,去棲息、生存過程。


4~6齡的幼蟲,當種群密度高的時候,會對灌漿期玉米穗的包葉產生危害,幼蟲主要以取食葉片為主,極少情況去食籽粒。6齡之後的幼蟲會化蛹。大多農業害蟲在淺土層中隱蔽地度過蛹的階段,保護性耕作地表面有硬殼阻擋了好多害蟲的入地活動。


成蟲在玉米上產卵受到種植時期、玉米品種、施肥水平、種植制度的影響,粘蟲也是這樣。

雜草會影響害蟲的危害,FAO在非洲研究表面玉米周圍存在雜草會有效干擾了植株的受害情況。


田間雜草的誘蛾產卵效應:1引誘雌蛾產卵,雜草因為營養不良導致幼蟲發育不良。2干擾雌蛾尋找玉米田產卵。3對雌蛾產生拒避作用。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草地貪夜蛾危害:1在黑土地地區,是一種短平快的、跳躍式的、產卵量很大,短期內的不會對整個玉米生長期形成全覆蓋式的危害。2危害主要集中在下部葉片。

三.東北黑土地春玉米種植區的應對預案

測報工作的主要策略是依靠農戶進行調查取樣、填寫調查表、統計受害率、指導防治形成完整的測報體系。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1.綜合防治要點

建立預防性措施+兼防措施+治療性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性防治體系。

預防性措施:主要指聯合各種農業生產要素,創造利於作物和天敵生長,不利於害蟲發生的 農田環境(覆蓋+少免耕+其它)

兼防措施:預防和治療兼備的措施,如田間釋放天敵,消滅蟲害的同時,天敵在田間繁殖,對潛在的蟲害,有預防作用;

治療性措施:主要指化學防治,田間施用化學農藥,快速消火害蟲,但是副作用也比較突出

2.建立預防性措施,以少免耕措施為防治體系建立的根本和重要前提

(1)加快推進黒土地保護性耕作制度的全面覆蓋,建立健康植物和天敵昆蟲存活的農田生態環境

少免耕在地面形成一層硬殼,阻止幼蟲進入地下表層化蛹(打斷其生活史循環);

秸樸覆蓋保持土壤溼度:保持土壤顯度,促進玉米植株對蟲害的補償性生長,降低害蟲為害造成的損失(FAO)

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肥含量,影響幼蟲的發育。土壤中的有機肥含量增加,抑制成蟲產爭卵選擇行為;抑制幼蟲的生長,提高其死亡率。

(2)種植誘蟲植物等,降低雌蛾的產卵量

玉米田塊周邊存在避蟲植物吋(豆類或西葫蘆等植物),雌蛾會選擇其它地塊的玉米田產卵;(穀草把誘捕粘蟲產卵)

田間或邊緣種植長花期的植物,為天故提供好的棲境;田塊周邊保留一些雜草,誘蛾產卵;

3.重視生物防治等措施,降低蟲害損失

(1)微生物殺蟲劑:細菌、真菌、病毒等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2)信息素誘捕技術:

國內及臺灣等地區的性信息素捕技術發展很快,產品已經研發出來,效果很好。

講座|草地貪食夜蛾的侵入背景及黑土地種植區的對應策略

4.開展化學防治

注意要用新型藥劑(害蟲已經產生抗藥性)。

在害蟲齡前防治。

四.農業部防治草地貪食夜蛾-推薦使用藥劑

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用藥推薦名單:(有效時間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

1.單劑(8種):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茚蟲烕、四氯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蝨蟎脲、蟲 蟎腈、乙基多殺菌素、氟苯蟲酰胺。

2.生物製劑(6種):

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蘇雲金桿菌、金龜子綠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穩杆 菌、草地貪夜蛾性引誘劑。

3.復配製劑(14種):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茚蟲威、甲氨某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氟鈐脲、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高效氯氬氰菊酯、甲氨某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蟲蟎腈、甲氨某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蝨蟎脲、甲氨某阿維菌素•蟲酰肼、氯蟲苯甲酸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除蟲脲•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鈐脲•茚電威、甲氨某阿維菌素蘢甲酸鹽•甲氧蟲酰肼、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殺鈐脲、氟苯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甲氧蟲酰肼•茚蟲威。

我今天的彙報內容就到這裡,謝謝大家的聆聽!


編輯:單哲 馮吉  審核:盧奕麗 王影 

主編:張學志    監製:李保國 王貴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