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辭職在家帶娃、考注會,兩年過注會6門,我是怎麼做到的?

2020年註冊會計師正在報名中,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的報考和備考,我們邀請了一位學員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希望對大家的學習備考有所幫助。


35歲辭職在家帶娃、考注會,兩年過注會6門,我是怎麼做到的?

大家好!我是一名兩個寶寶的媽媽,今年35歲,我是全職備考注會的,2018年辭職之後在家休養帶孩子,考慮到沒什麼事做,再者也一直想考注會,所以就走上了備考之路,2018年報了會計和稅法兩門順利通過,一下增強了信心,趁熱打鐵2019年繼續專心備考,一次性通過了剩下的四門。將我的學習過程與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備考的你們有所幫助。


一、2018年報考會計和稅法


由於一直從事財務工作,感覺這兩門相對熟悉一些,第一次考注會,就只報了兩門,抱著試試的態度。當時還在哺乳期,所以學習的時間不是很固定,有公婆幫忙帶孩子,所以每天也能保證五六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從四月開始學習,中途也有休息幾天不學習的時候,平時因為有公婆幫忙帶孩子,所有每天也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學習,白天兩個孩子會打擾,一般晚上學習的時間多一些。


開始學習前,一定要列計劃,哪怕是一個概括的計劃,做一個時間軸,我當時計劃第一輪是在7月底結束,開始聽課後,每天總結當天學習的內容,不斷的細化學習計劃,我會給自己定一週的小計劃,當然計劃要切合實際,要保證自己能完成,自己每天有多少可支配的時間,計劃聽幾節課,每節課的時間是多少,考慮上思考和暫停的時間,每天高效的學習時間實際上也就是3-4個小時。列一個具體的計劃會浪費時間,但是計劃帶給我的效率是很高的,我每天的學習都是跟著列的計劃走的,如果是實施的過程中發現完成不了,我也會及時修改計劃,做一些好看的表格貼在抬頭能看到的地方。


《會計》

我聽得的是郭建華老師的基礎班和習題班,講義打印出來對應著聽,可以說是一字不落的全聽完了,我覺得跟著郭老師的節奏走完肯定沒問題。個人覺得郭老師講課就是簡單明瞭,一句廢話都沒有。

後期還聽了幾次王豔龍老師的直播課和套題講解,我覺得講的也特別好,和郭老師風格不同,王老師把會計生活化了,很多分錄背後的內容都講清楚了自然就知道應該怎麼處理業務了,簡單易懂,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會計是六科中內容最多的一科,所有我給自己定的第一目標是學完一遍,當我學完一遍的時候就對自己有信心了,不是因為學會了,其實學到後面真的很艱難,前面的也基本忘的差不多了,但是當你能夠把那麼厚一本書從頭學到尾堅持學完的時候,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所以堅持學完一遍很重要,我認為還是要掌握所有的考點,在掌握全部考點的基礎上再去抓重點,這樣才踏實,不要開始學習的時候就去抓重點,長投那章學不懂的不要揪著不放,可以繼續往後學,學到合併報表的時候就會融會貫通了,教材我基本沒太看,就是個參考,主要是郭老師的講義,筆記也只做了重點考點的部分,是零散的。錯題總結很重要,每次做完的做題我都會專門寫到一個本上。整個學下來估計也有四五遍了,基礎班一遍,習題班一遍,網校買的應試指南講解看完,習題挨個做完,做了七八年的歷年真題,重點難點(長投、合併、職工薪酬、股利支付、所得稅、政府補助等)反覆看,合併母題多做幾遍,有問題多問,我至少是在複習了三遍以後才開始做的套題,做題都是在電腦上完成,系統的套題和真題都是按照規定時間完成,在練習的時候時間都很充足,基本都在80分左右,複習到最後就是能把所有的考點和每個考點的內容背出來。會計最終83.25分通過。


《稅法》

開始的稅法和會計交叉學,但是稅法學了三章之後就一門心思學會計了,等到9月份的時候覺得會計學的差不多了才又開始學稅法,稅法聽的是奚衛華老師的課,個人覺得楊軍老師也很好,但是我報的課沒有。稅法也是聽基礎課,習題班,做應試指南題,筆記很少,零散的,增值稅單獨整理,小稅種,消費稅。

開始兩輪沒看書,後來發現稅法還是要看書,書要過一遍,增值稅內容最多,一定要自己總結一下分哪些板塊,開始一直搞不清,後來總結了增值稅大概就是分10幾個板塊(稅率、簡易計稅、不得抵扣、視同銷售、免抵退稅、稅收優惠等等),我是最後把每個稅種的稅收優惠總結在一起打印出來背。

稅法牽扯的計算比較多,所以平時練題的時候多在電腦上練習,考試的時候我用的是搜狗的V功能,很好用,所得稅的大題一定要很細心,平時練習的時候多在草稿紙上列過程,這點我認為奚衛華老師講的就很好。所得稅的大題一定要每一步都很細心,會影響後面的結果。稅法最終84.75通過。


9月開始主要學稅法,但是每隔一天也會看會計的考點或者做題,要不就會把會計都忘了,後期一定要交叉著學習,保證每門課的學習時間。


二、2019年報了剩下的四科:經濟法、戰略、財管和審計


3月開始備考,第一步是選老師,試聽每個老師的課,我覺得老師很重要,不一定是講的最好的,但是一定是你喜歡的老師,然後還是做計劃,從大到小,每門課老師的課時長短計算出來,用多久能聽完,每天有幾個小時能學習,再給自己打個折,先把時間軸做出來,然後就跟著計劃走。

開始聽的是每科的預習班,基本都聽完了,有個大概瞭解,一年四科,又是全職備考,所以開始壓力就比較大,也比18年重視,買了四個好看的筆記本,除了戰略之外,其餘三科筆記真的記得很詳細,但是記筆記真的很浪費聽課時間和效率,筆記記了那麼多,用的最多的是財管,也確實管用,經濟法和審計到後面也沒好好記,用的也不是太多。所以筆記這個還是因人而異,會計和稅法沒有記也複習的不錯,但總覺得不繫統,所以19年備考真的是很認真。

每天專職學習,算起來一天至少有1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但我從不勉強自己,每天都學習是必須的,但不是10個小時,沒有效率的時候我就會休息,每天高效的學習時間至少打對摺。中途也有給自己放假的時候,但真的會覺得心虛,連續幾天不學習後面幾天可能會效率更高。

到6、7月的時候每天晚飯後會去公園跑步,讓大腦放鬆一下。備考四門,最初定的思路是一門學完再學下一門,後期交叉學。學習順序依次是審計、經濟法、財管、戰略。第一輪學完時間還是7月底。班次:基礎班、習題班、衝刺串講班


《審計》

荊晶老師的風險評估的審計思維一直貫穿著審計學習的全過程,這個框架真的很重要,說是抽象,但是理解了話也不難,做題好像都是靠感覺,水到渠成,要是真摳字眼的話審計是挺難的,荊晶老師整體講課思維邏輯很好,善於總結。

我基本上是基礎班配合做筆記,習題班,教材是挑重點看,買的網校的應試指南做完。總結很重要,我每章自己總了一章A4紙大小的知識點,基本能把每章的知識點概括完,後期複習時全靠它,特別管用,就跟導航一樣,實在是細小的內容也可以立馬索引找到書中的知識點,一般的考點都可以囊括。後面聽了徐永濤老師的習題班,徐老師講的也很好,能講一些背後的理論,更容易理解。審計最終72.25分通過。


《經濟法》

王妍荔老師、劉佳星老師。王老師總結的上市公司的內容特別好,朗朗上口容易記住。任何課程都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經濟法看似發條很多,但是我認為有些內容還是要理解了才好記憶,複習過程也是基礎班配合教材、習題班、網校的應試指南、教材通讀,經濟法重點突出,但是細小的考點也很多,所以通讀教材很有必要,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破產法都可以結合考核,還是要多總結,多掌握原文條例,做題的時候一定要先自己做,然後對答案,對答案的考核點摸索清楚,條例表述掌握好。

後面有聽到劉佳星老師的習題班,個人認為講的很好,通俗易懂。經濟法還要在理解基礎上多背條文。考前直播要聽,我的卷子借款合同的題簡直就是王妍荔老師隨口舉的例子。經濟法最終76.5通過。


《財管》

黃勝、達江、姚軍勝。基礎班是聽黃勝老師的課,現在黃勝老師已經不在中華了,個人覺得我學習以來碰到的講的最好的老師,聽他講財管總會有茅塞頓開、恍然大悟的感覺,對於文科出身的我來說,財管是比較擔心的,聽黃老師的課,總會想如果學生時代碰到這樣的老師我數學肯定會學好。

黃老師是屬於將理論知識多的老師,基本所有公式就是理論是大部分,公式自然就記住了,不需要專門去記,只是由於黃老師的錄課進度,我差點放棄財管,財管也沒有跟上原定的計劃,但是一直堅持跟著黃老師的節奏走,堅持聽完了基礎班,做完了經典題解。習題班是聽達江老師的課,達江老師講題很好,一步一步不慌不忙,感覺多複雜的題到達江老師那裡都不難。

姚軍勝老師的課時後期聽直播的時候聽了幾次,雖然沒有系統的聽,但是個人覺得講的也很好,貌似也注重理論和理解,公式也是水到渠成,關注了姚老師的微博,問問題都會親自回答,一遍一遍很有耐心。財

管在考前做套題基本都是六七十,時間很緊張,後面重點做大題,忽略了選擇題總是不能提分,姚老師對選擇題的講解很到位。19年一上考場就懵了,計算量很大,所以財管是不僅要會還要快,電腦熟練,一度以為自己過不了了,最終68.25通過。


《戰略》

沒有多少要說的,我覺得就一個字“背”,必須過了背誦這一關,一條一條記。

基礎班聽的是楊波老師的課,2倍速度聽完,教材也沒看,所以一遍學完感覺跟沒學一樣,後面是真的想放棄了,審計和經濟法學的差不多就一直在攻財管,最後一個月的時候才把戰略撿起來,每天還要兼顧其它三科,最後一個月每天除了其它三科做些題,看些重點外,就是戰略了,硬著頭皮通讀教材,買的應試指南只看總結的部分,習題做了也沒用,正確率很低,考前真題只做了一套。

最後兩週碰到了杭建平老師,猶如看到了救命稻草,跟著杭老師的節奏,有重點的去背誦,由於時間緊張,所以大部分直接背應試指南的內容,筆記也沒做,每章就是最後總結了一個框架,沒有框架什麼都記不住,每天忘了背,背了忘,說起來運氣也真是好,戰略是最後考的一科,考前上午我一直背誦的第六章的內容,正好是我考的那套卷子,戰略花的時間最少,但絕不是讓大家向我學習,在戰略這門課上,我確實覺得自己運氣比較好,重點複習和背誦的剛好就是我抽的考卷,但是背誦我確實是下了功夫了,後期還有聽到網校李志剛老師的課,講的也很好。戰略最終在四科中以最高分84.75通過。


三、總結


既然決定考了,就要認真備考,備考資料不在多,選擇一種從頭做完就行。跟著網校的進度,一定要堅持走完才有通過的希望,我是基礎班、習題班、衝刺串講、各種直播、模擬卷、網校的應試指南或者經典題解、8套卷、荊晶老師的押題冊、歷年真題(5-8年)(除了戰略沒做)挨個過了一遍。錯題總結很重要,平時練習多在電腦上做題,做套題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做。做計劃很重要,但一定要切合實際,最好在7月底之前過完第一輪,不到最後不要輕言放棄!


就這麼多了,希望對看到此文章的考友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