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熱水裡放一勺,連喝15天,血管清乾淨,血脂穩穩降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與人們生活水平、生活節奏有關。據統計,根據我國高血壓、高血脂患病率和高發的35歲至74歲年齡段的患病率及2000年我國人口構成推算,高血壓病患者達1.6億,血脂異常患者達1.6億,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受高血壓、高血脂疾病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


高血脂是一種“富貴病”,這是對它確鑿的形象寫照。為什麼這麼說呢?它的病因形成多是由過多食入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等為基礎形成的,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經常熬夜,睡眠不規律,職業坐班不喜運動,菸酒無度等)助長而成的。

中科院院士:熱水裡放一勺,連喝15天,血管清乾淨,血脂穩穩降


高血脂具有廣泛的易發人群,且具有低齡化趨勢。因具有極其隱蔽性,又俗稱“隱形殺手”。正因為上述兩種特性,而又沒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如果仍不介意往往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造成血管壁彈性降低、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緩慢,血液中過多的脂質沉積於血管壁,形成粥樣斑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或堵塞的發生。這種血管硬化、堵塞發生在腦部動脈,可引起頭暈、記憶力減退,甚至痴呆、腦血栓或腦溢血;心臟冠狀動脈可引起心前區疼痛、心慌、胸悶、氣短,嚴重者可導致心肌梗塞;眼底毛細血管可造成視力受損,甚至失明;腎臟毛細血管可導致腎功能衰竭。由於這些無聲的病理性改變危及生命,所以高血脂又被稱為“沉默的健康殺手”。
Ⅰ型高脂蛋白血癥的臨床特點
Ⅰ型高脂蛋白血癥(高CM血癥)極罕見,屬於遺傳性疾病,系脂蛋白脂酶先天性缺陷,外源性三酰甘油不能被水解,造成大量乳糜微粒堆積於血液中。本病常在青少年時期發生,且在10歲以內被發現,也有報道在出生後一週即被發現者。
1.主要臨床表現
皮膚變化,可為最早出現的症狀,在肘、背和臂部可見皮疹樣的黃色瘤,但未見眼瞼黃色斑瘤和肌腱黃色瘤;肝脾腫大,其大小程度隨血三酰甘油含量高低而改變;反覆腹痛,常伴急性胰腺炎發作;當血清三酰甘油顯著升高時,眼底可出現脂血癥性視網膜病變。

中科院院士:熱水裡放一勺,連喝15天,血管清乾淨,血脂穩穩降


2.生化特點
由於乳糜微粒增高,血漿呈奶油樣,放置49C冰箱過夜時,上層呈“奶油”樣蓋,下層澄清; 三酰甘油明顯增高,而膽固醇正常或僅輕度增高,膽固醇/三酰甘油比值<0.2。
Ⅱ型高脂蛋白血癥的臨床特點
Ⅱ型高脂蛋白血癥也稱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是顯性遺傳性疾病。本型比較多見。
1.主要臨床表現
黃色瘤,可發生於眼瞼部,表現為眼瞼周圍的一種黃色斑,稱為眼瞼黃色瘤。也可發生於肌腱,例如在手肘、跟肌腱處呈丘狀隆起,稱為肌腱黃色瘤。此外,還可見皮下結節狀黃色瘤,好發於皮膚易受壓迫處,如膝、肘關節的伸側和臂部,有時也見於手指和手掌的褶皺處。
早發動脈粥樣硬化,約60%以上的病例在40歲以前即有心絞痛等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脂性角膜弓,常在40歲以前,眼角膜.上即可出現典型的老年環,形如鴿子的眼睛。
2.生化特點
Ⅱa型和Ⅱb型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但其生化特點則有所不同。
Ⅱa型放置後血漿外觀完全澄清,膽固醇含量增高,三酰甘油含量正常,膽固醇/三酰甘油比值> 1.5; II b型放置後血漿外觀多數澄清,但也有少數輕度混濁,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同時增高,膽固醇/三酰甘油比值不定。


Ⅲ型高脂蛋白血癥的臨床特點
Ⅲ型高脂蛋白血癥(高β -VLDL血癥)常為家族性,是隱性遺傳性疾病。
1.主要臨床表現
患者常在30歲時出現扁平黃色瘤(為橙黃色的脂質沉著),常發生於手掌部;結節性疹狀黃色瘤和肌腱黃色瘤。早發動脈粥樣硬化和周圍血管病變,常伴有肥胖和血尿酸增高,約40%患者可見糖耐量異常。
2.生化特點
血漿中出現異常的脂蛋白,放置血漿通常混濁,且常有一模糊的“奶油”層;膽固醇和三酰甘油通常都增高,膽固醇/三酰甘油比值≥1。
Ⅳ型高脂蛋白血癥的臨床特點

中科院院士:熱水裡放一勺,連喝15天,血管清乾淨,血脂穩穩降


Ⅳ型高脂蛋白血癥( 高VLDL血癥)。本型在臨床上非常多見,常於20歲以後發病,可為家族性,呈顯性遺傳,但更多的還是屬於後天所引起的。
本型的特點是內源性三酰甘油含量增高,可能是由於肝臟合成增加,或者由於周圍組織清除減弱。
1.典型的臨床表現
肌腱黃色瘤、皮下結節狀黃色瘤、皮疹樣黃色瘤及眼黃色斑瘤;視網膜脂血癥;進展迅速的動脈粥樣硬化;可伴胰腺炎、血尿酸增高;多數患者伴糖耐量異常。
2.生化特點
放置血漿外觀澄清或混濁,但無乳糜微粒頂層;三酰甘油明顯增高,而膽固醇多數正常或輕度增高,膽固醇/三酰甘油比值不定。
Ⅴ型高脂蛋白血癥的臨床特點
Ⅴ型高脂蛋白血癥系I型和IV型的混合型,即高乳糜微粒和高β -脂蛋白血癥,可同時兼有兩型的特徵。最常繼發於急性代謝紊亂,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腺炎和腎病綜合徵等,但也可為遺傳性。
1.主要臨床表現
患者常於20歲以後發病,以肝、脾腫大,腹痛伴胰腺炎發作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對飲食和內源性三酰甘油耐受不良,且常具有糖耐量異常和高尿酸血癥。


2.生化特點
患者對飲食和內源性三酰甘油耐受不良,且常具有糖耐量異常和高尿酸血癥。放置血漿.上層呈“奶油”樣,下層混濁;三酰甘油明顯增高,膽固醇增高,膽固醇/三酰甘油的比值大於0.2而小於1.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