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原來就藏在生活中的這一個個細節裡!

在美國,有兩個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孫。一個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涅狄格州德高望重的著名神學家、道德家和哲學家嘉納塞·愛德華。


由於他很重視自己的修養和重視子女的教育,並代代相傳,在他的後代子孫中出現了一些傑出的人才,其中有1位副總統,1位外交官,20多位兩院議員,13位大學院長,14位創建了大學或專科學校,103位大學教授,60位醫生,18位報社、雜誌社的主編或負責人,80多位文學家,100多位牧師……在長達兩個世紀中,竟沒有一人是被關、被捕、被判刑的。


而同時代的另一個家族的始祖是紐約州的馬克斯·菜克,他是個臭名昭著的賭棍加酒鬼,開設賭館,對子女教育不聞不問。在他的八代子孫中有7個殺人犯、65個盜竊犯、324個乞丐和流浪者、400多個酒鬼……


這兩個家族的八代發家史,表明了一個事實,即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環境影響,將會直接關係到子女的道德品質、法紀觀念、人生觀的形成。從中我們也可感知到,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孩子教育當從家庭教育起步。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這些都在告訴我們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多麼至關重要,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的基礎,家長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師!


家庭教育原來就藏在生活中的這一個個細節裡!


但是面對和我們孩子息息相關的家庭教育,很多父母都有很多疑惑。家庭教育到底是什麼?家庭教育好學嗎?


首先,家庭教育存於生活中。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但是這種潛移默化體現在哪裡呢?就是體現在生活當中無數個細節,正是因為這些一點一滴的細節,孩子才慢慢感受到家長身上為人處世的態度與分寸。


你打罵孩子卻希望孩子溫和謙虛有禮?你隨地亂扔垃圾卻希望孩子懂得衛生整潔?你對事消極不撅卻希望孩子積極向上?一個家庭中本就沒有的東西,孩子又如何能從家庭中學習到呢?


所以家庭教育好學嗎?好學!因為它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存於我們父母的言行舉止當中。


其次,家庭教育是自身的成長。


我們要帶領好孩子,那有些路就必須自己走過,必須自己有體驗,必須自己能懂得路程中更深層次的原因。只有這樣你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才會遊刃有餘。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懂的情緒如何調節控制我們又如何教授孩子這些抽象的情緒調節?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懂得感恩我們又如何能教給孩子感恩力量的強大?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懂得學習的方法而只會逼孩子讀書,孩子又如何能信服?


作為家長是孩子的引路人,如果家長不會帶領孩子欣賞沿途的風光,只會讓孩子一直往前走,孩子又如何體驗出生命的美好與快樂。


所以家庭教育好學嗎?好學!因為它關乎我們的自身,不僅僅只是引導孩子,更是提升了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