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不知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

還是女媧補天時精美石塊的遺落,

神奇的大自然賜予我的家鄉一一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

楓村店、袁圍孜遺址,彰顯千年歷史;

白鷺河、萬象河流水,孕育璀璨文明。

姜家寨、皮大寨、毛爺山,鍾靈毓秀,氣象萬千,山山蘊故事;

張家衝、鮑衝、18里長衝,天賜沃土,魚米殷潤,沖沖育神奇。

一方山水一部書。

道不盡觀廟青山的故事,

講不完家鄉綠水的傳奇。

這裡,講的是清代宰相周祖培祖墳的故事: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在商城縣觀廟鄉西南的姜寨村西部,有兩座山,一座叫姜家寨,一座叫魏大山,像兩條巨龍由東向西奔馳,在西距白鷺河一公里處停下,永久盤旋於此。

兩山之間有一條沖田,叫魏大沖,沖田隨著山的走勢由東向西延伸,一直伸向白鷺河東岸。距白鷺河東岸100米處,沖田中間突出一個土堆子,呈圓形,由四周向中間漸高,像一個饅頭放在白鷺河邊的沖田上,其直徑有三、四十米,土堆子最高處高於水田一米左右,本地人稱它為封土堆子。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土堆子上有一處墳墓,至今有兩隻石獅子,兩匹石馬,四個石人分立墳墓左右。墳墓裡埋葬著清朝內閣大學士周祖培的祖父和祖母,人們把它叫做“周老墳”,此地的一個村民組便叫做觀廟鄉姜寨村周老墳村民組。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周祖培祖籍江西婺源縣,元末,避兵亂遷至河南省商城縣南境牛食畈(今安微省金寨縣),清初遷移至商城縣城關張家花園。

周祖培祖父周作淵,一生好學,經學造詣很深,工詩善文,青年時代銳意進取。25歲時在河南歲科考試(由省派學政到所轄府、州、縣組織考試選拔生員)中,取秀才一等,進北京國學監肄業,為廩貢生。但在此以後的15年中,始終過不了“鄉試”(省裡舉行選取舉人的考試)關。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他後來曾對子孫們說,在這期間曾“九入棘闈,四邀房薦,終成遺珠”。意思是說他曾參加過九次的鄉試,有四次他的試卷已經被閱卷官選中,但送到鄉試主考官那裡,又被剔掉,名落孫山。最後一次鄉試落選時,他已41歲了。歷經坎坷,他從此放棄了參加科舉考試的念頭。即以廩貢生出生進入官場。先在河南鹿邑縣當了8年的訓導,後調至安徽省建平縣任縣令11年,因治建平有功,破格提攜至廣東惠州府同知(知府的佐官),在任5年。由於年邁多病加之又不服水土,62歲時,周作淵告病還鄉。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周作淵一生雄才大略,銳意進取,可數年鄉試失利,歷經坎坷,壯志未酬。在他認為是因為祖上風水不力之故。為此,他下決心找一塊風水寶地,留自己死後葬之。以佑助子孫們考上功名。

於是,周作淵花重金,從江西請來了一位大師級的陰陽地理先生,在商城百餘里的範圍內尋找風水寶地。那一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後,周家備好馬車、糧食、民夫等,為大師服務。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大師從安徽金寨縣瓦屋基開始,按山川、河流的脈向走勢,循風水脈絡走向,跋涉於大別山山水之間,大師憑著經驗和靈感,從商城的馬鞍山、至鍾鋪、至觀廟境內的天鵝布蛋山、至七龍峙、至皮大寨一直走尋到觀廟鄉姜寨村的姜家寨,到了和光山白雀園鎮交界的白鷺河500米處,姜家寨山脈一下斷了,山下是一片沖田,大師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沿龍脈而行,怎麼會忽然斷了呢……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此時已走了半年,到了農曆6月,大師又急又熱,滿頭大汗。焦急中,大師發現,在沖田臨白鷺河岸邊,有一個大封土堆子,三間茅草屋立在那裡,便想去找點水喝。此時,正是夏季的三伏天,大師進到屋裡,看見屋裡僅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在紡線,見有客人進屋,老太太信手拿起紡車邊小盆上的一把蒲扇,遞給先生扇涼,大師發現扇子下面蓋著大半盆面籽籽(麵湯),飯盆就放在紡車邊的地上。大師便問:“大娘,您老人家怎麼把飯盆放在地上呢”。老太太說:“這塊地方分外涼快,大熱天的,一盆飯放這裡,三、四天都不會餿”。大師把凳子挪向紡車,在放飯盆的地方坐下,一團涼氣從地下升騰,從全身涼向心窩。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找到了,找到了,龍穴就在這裡,這裡就是風水寶地!”

大師眼前一亮,內心一陣狂喜。喝碗涼水後,快馬加鞭回商城向主人稟報。周家便選了個地方給老太太蓋了三間瓦房,又給了不少銀元,將封土堆子買下了。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嘉慶二年(1797丙辰年),周作淵病故。臨終前仍告誡兒孫說:“我一生困於場屋,虛願未酬,但未曾懈志。”希望子孫輩“勵志揚名,仰體先志”。周作淵逝後,便葬於那塊封土堆子上,安葬事畢,周祖培父親周鉞按貫例守孝三年。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此期間在家設塾館,親自督課,教導自家弟子讀書。周鉞教的是兩個弟弟——周鍇、周錡;三個兒子——祖蔭,祖植,祖培;兩個表弟——楊嗣曾,熊傳粟。說來也巧,就在周祖培入學的當年,學館庭院內生長出數珠靈芝,周家以為此乃祥瑞之兆。周鉞就讓兒子們以芝字為字,長子芝昉,次子芝生,三子芝臺,以後出生的四子字芝翹,嗣子字芝山。芝草徵祥,因以為字。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大概是周作淵真的葬上了龍脈風水寶地,蔭及後代,先是周鉞(周祖培文親),於嘉慶辛酉年(1802年)考中進士,然後,周家讀書人有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據統計,周作淵直系四代中進士者就有九人:周鉞(嘉慶辛酉科),周祖蔭(嘉慶已巳 科),周祖植、周祖培(嘉慶已卯科),周錡(嘉慶庚辰科),周祖銜(道光壬辰科)周德榮(道光丁未科)周文濤(同治戍辰科)周文浚(同治甲戍科)。而更有貢生、監生、舉人等等功名以及為官者,舉不勝舉。出現了“文風大振,人才鵲起”的盛況。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嘉慶皇帝一次召見周鉞時垂詢家事,贊曰“汝父子叔侄兄弟皆成進士,可謂一門之盛矣!”世稱“商城望族,簪纓世家”。周家一門九進士中,成就最大者當數週祖培,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出翰林院、進國子監,歷任陝甘學政、侍讀學士、文淵閣直閣士、內閣學士;歷任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賞加太子太保,諡文勤。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入侵攻陷北京,咸豐帝逃往熱河,周祖培被授命為留京辦事大臣,並拜為體仁閣大學士,實掌當朝宰相之權。所以民間有“周宰相”俗稱。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據記載:原周老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墓地四周古磚砌成墓牆,形成墓園。墓園坐東向西,分左右二門,園內墓葬四周有古柏,園內置有石人,石獅和石馬。1938年被毀,“文化大革命”期間再遭浩劫。而今墓葬前仍有兩個石獅,兩匹石馬,四個石人(文官2人,武官2人)分共左右,向人們訴說周家的滄海桑田。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綿世澤莫如積德,振家聲還是讀書”。

周作淵祖孫門第顯赫,基本上是靠科舉讀書的老路,而沒有終南捷徑。從中折射出商城重教興學的歷史和觀廟這一方山水的靈氣。

觀廟高中鄢照學校長說“周老墳的傳說,是周作淵數年苦讀,矢志不渝,激勵了後輩,感動了上蒼”。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商城縣觀廟鎮一方神奇的土地——周宰相祖墳(周老墳)的傳說

來源/孫志祥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