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的歷史上,蜀國君主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真的好嗎?

觀易通


在真實的歷史上,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並不密切。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三國演義》是一本尊劉貶曹的著作,羅貫中先生在這本著作裡使用了大量嫁接、架空、甚至虛擬的藝術手法,再加上後世野史、演藝、戲曲的不斷創造,最終,給後世群眾造成了一種劉備諸葛亮這對主僕情誼深厚、難捨難分的錯覺。也使得“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以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兩句話名垂千古。但是實際上呢,熟讀過三國志和裴松之做的注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真實的劉備與諸葛亮之蜜月關係,僅起於諸葛亮舌戰群儒之後,終於赤壁之戰結束之前。因為這不僅將孫劉聯盟第一次建立了起來,更重要的是也將劉備日後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保留了下來。這使得劉備第一次重視起了諸葛亮,不久,便將其真正擢升為自己的軍師祭酒,要知道,在此之前,諸葛亮只是劉備的幕僚。

第二,從劉備定鼎益州、攻取漢中所帶的謀士便可看出,劉備並不十分青睞諸葛亮。一方面,從荊州出發取西川,帶的是龐統;後來落鳳坡龐統不幸被流矢所中,救治無效死亡後,才急召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援助,但此時的援助也只是將處於戰略相持階段的雙方拉到屬於劉備勝利的這一方,並不會根本改變這場戰役的走向,只是繼續延續龐統生前所設計的戰略規劃而已。另一方面,拿下益州,攻取漢中時,帶的是法正,並且在此期間,法正向劉備提出了名垂千古的“漢中三策”,不僅幫助劉備扭轉了漢中之戰初期劉備一方的不利局面,還斬殺了夏侯淵,拿下了定軍山,為最終漢中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而此時的諸葛亮,只是被劉備留在成都,做糧草供給用。

第三,與諸葛亮自身短板有很大關係。史栽“諸葛亮長於治軍,而短於謀略”,為漢初之張良。不同於龐統入川后,向劉備提出拿下益州的“益州三策”,既保留了劉備的仁德也得到了益州這塊肥肉;也不同於法正的“漢中三策”,可以變不利為有利,最終取得勝利。諸葛亮五次北伐,均鮮有勝績,這固然與蜀漢羸弱的經濟人口基礎有巨大關係,但從側面來看,也驗證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足的尷尬。甚至還留下了史學界至今仍在爭論的“子午谷奇謀”這樣的奇案。

第四,劉備識人用人的膽略。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多次寄人籬下,這造就了他識人看人用人的不凡見地。從關羽留守荊州、諸葛亮負責後勤、龐統陪同入川、法正出謀劃策、破格擢升魏延為漢中太守等等,均可看出其識人用人的非凡功力。特別是在白帝城託孤時,對諸葛亮提及“馬謖者,言過其實耳”。諸葛亮,若早早入心,就不會葬送最有希望的第一次北伐。


自媒體阿唐哥


不管是歷史還是小說,劉備對諸葛亮都是非常重視的,而且非常尊重他。三顧茅廬,隆中對後,得到曠世奇才相助比喻成如魚得水也都非常恰當的。

但是值得一說的是兩點

1、歷史上的諸葛亮不是那麼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也不是能掐會算的仙人。不過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政客就是了。

2、諸葛亮擅長政事,卻不擅長軍事,在軍事水平上,龐統和法正都更加讓劉備信賴。

這就是我的回答,謝謝採納!





海賊說歷史


在決定劉備命運的三件大事上,諸葛亮都沒有參與。

一、取益州,劉備帶的是龐統

在三大勢力中,劉備的勢力是最弱小的,正是因為弱小,才不能走穩紮穩打的法子,必須出奇制勝。但是,諸葛亮太一本正經,雖然他的辦法好,但是步調太慢,而且劉備沒有那麼多的資本,關鍵是劉備不再年輕,沒有多少熬頭。所以劉備取益州,帶上了善於出奇謀的龐統,因為龐統可以讓他速勝。取益州,可是諸葛亮定下的隆中對,是劉備必取的。這麼大的事,劉備竟然不帶諸葛亮。只是後來龐統戰死,這才輪到了諸葛亮出場。

二、打漢中,劉備帶的是法正

劉備得到益州後,勢力並沒有得到鞏固。如果想長久地佔有益州,漢中必須拿下。因此,劉備不等益州的根基穩固,就決定攻打取中。這是因為劉備越來越老了,他等不及了。這次,他依然沒有帶上諸葛亮,而帶的是法正。法正是和龐統一樣的人,他從來不喜歡規規矩矩的路子。他就喜歡野路子,關鍵是好使。劉備用法正的計,斬殺了夏侯淵,打敗了曹操,得到了漢中,使他的勢力達到了頂峰。劉備一下子成為天下第一諸侯。在諸葛亮眼中,這時的劉備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君王。

三、打東吳,劉備帶的是馬良

關張死去後,劉備要為兩個兄弟報仇,同時也為了奪回荊州。這件事非常嚴重,但是,這樣重大的事,依然沒有帶上諸葛亮。不僅在於諸葛亮表示反對,更在於他知道諸葛亮不善於用兵。因此,他帶上的是馬良,雖然馬良堪稱是諸葛亮的弟子,但是,這個人的計謀不一般,有龐統和法正的影子。


枕史潤智


真實的歷史上,劉備與諸葛亮這對君臣關係還是很湊合哦。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確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這樣的話。都清楚那是人家劉備會做人,也不必苛求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一定要如魚得水一樣。

究竟關係如何,還得看諸葛亮跟從劉備之後,發生了哪些事。

第一,《隆中對》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先取荊州,後取益州,三分天下的戰略,令劉備茅塞頓開。真正是“聽君一席話”,才知“瞎忙大半生”。由是對諸葛亮佩服的不行不行的。

第二,曹操南征,劉琮投降,諸葛亮建議劉備取襄陽。劉備以同是劉氏宗族不忍為由拒絕。由此可知,劉備並沒有對諸葛亮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第三,赤壁之戰後,劉備取得了荊州南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住於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也就是主管後勤保障工作。

益州牧劉璋邀請劉備入川,使者法正力勸劉備趁機謀取西蜀。劉備故伎重演,以劉璋也是劉氏宗親不忍搶奪為由,猶豫不決,諸葛亮保持了沉默。此時,龐統站了出來,力主劉備入川。於是,劉備就把諸葛亮留在荊州,帶領龐統入川啦。

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工作關係,說不上很好,但也不壞。

第四,劉備入主成都後,對諸葛亮封賞很厚,與法正、關羽、張飛一樣為第一等。賞黃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每當劉備出兵征伐,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這既說明諸葛亮很能幹,也說明劉備很信任。

劉備聽從法正的建議,進攻漢中。劉備帶領法正去了漢中,而把諸葛亮放在成都負責後勤保障。奪取漢中,這不是諸葛亮《隆中對》中的戰略步驟。諸葛亮設想的是,取得荊州、益之後,靜待天下有變,然後兩路出兵爭奪天下。取漢中不在這一戰略計劃之內,此時,諸葛亮認為應該休養生息,發展實力,等待機會。

在漢中之戰最膠著的時候,劉備命令諸葛亮迅速增派兵力。此時諸葛亮卻去徵詢功曹從事楊洪的意見,楊洪認為到了“男兵女運”的時候,力主全民抗戰。

諸葛亮不可能不清楚漢中對蜀中的重要性,但此時他還有放棄漢中的想法。劉備野心勃勃,不會聽從諸葛亮的戰略設想。這就說明諸葛亮與劉備在戰略上是有分歧的。

第五,劉備稱王稱帝,諸葛亮是支持的。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得不到劉備的支持。在這一點上,諸葛亮與劉備保持了高度的默契。

劉封從上庸敗逃回到了成都,劉備責備劉封,但並沒有決意要殺死他的意思。但諸葛亮認為劉封剛烈勇猛,劉備之後很難駕馭控制,建議劉備趁機殺死劉封。劉備採納了諸葛亮的建議,賜死劉封。

在劉備建立獨立政權及維護政權穩固方面,諸葛亮與劉備保持了高度一致。劉備給與了足夠的信任,但不是絕對的信任,任何帝王不會對任何臣僚以絕對的信任。

第六,劉備臨終託孤,以諸葛亮、李嚴為託孤大臣,把行政交付諸葛亮,把軍事交付李嚴。稱不上信任,也說不上不信任,更確切的說,劉備是不得已而為之。

劉備不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還能託付給誰呢?誰還能維繫蜀漢這個瀕臨滅亡的政權呢?

諸葛亮的政治品行絕對是槓槓的,但劉備臨終絕不會完全信賴諸葛亮。劉備在世,幾乎沒有讓諸葛亮參與軍事。

夷陵之戰,也沒有看到諸葛亮勸阻劉備的隻言片語。用“相敬如賓”來形容他們的關係,比較確切。猶如夫妻二人,不吵不鬧,客客氣氣,未必就是最理想的關係;整天吵鬧,也未必關係不好,反而更像真實的生活。

彼此都是明白人,不該說的不說,該說的點到為止,心知肚明。相互尊重,又保持足夠的距離。既不是言聽計從,也不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諸葛亮不負劉備重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輔佐劉禪,恐怕是劉備沒有想到的事。劉備到了破罐子破摔的時候,才不得已交付給諸葛亮。如果劉備一開始就絕對信任諸葛亮,蜀漢的命運絕不會如此悲慘。

劉備從小家境貧寒,但喜歡華麗的衣服,寵愛犬馬,這種人最是愛慕虛榮,不做皇帝決不罷休。豹眼認為,如果沒有赤壁之戰,劉備就算跑到交州去,他也會稱帝的。

豹眼還認為,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稱帝的事跟袁術差不到哪裡去。

如果蜀漢能夠一統天下,也很難說諸葛亮最終是董卓、曹操還是周公?

歷史沒有如果,就事論事,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但與曹操跟郭嘉相比,還是差得很遠,與曹操跟荀彧相比恐怕也不行。不太確切,但很相似於曹叡與司馬懿的關係。曹叡並不很信任司馬懿,但最終不得已還是把江山託付給他。

不同的是諸葛亮的政治品行高於司馬懿,但也是因為司馬氏有能力一統天下。如果諸葛亮換作是司馬懿輔佐蜀漢,沒有任何統一天下的可能,司馬懿還會篡權嗎?得不到實際的任何利益,卻徒留千古罵名,他會如何呢?


豹眼看歷史


我們讀三國演義,深為劉備和諸葛亮這樣的君臣關係所感動,這兩個人的關係堪稱歷史楷模。可是演義畢竟是演義,不是歷史,歷史上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到底怎麼樣呢?

首先個人感覺,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並不特別密切

一開始諸葛亮給劉備的感覺是很驚豔的,畢竟諸葛亮給劉備帶來了隆中對,讓他有了奮鬥的明確目標。在此前就像一個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到處碰壁,歸根結底就是缺少戰略目標。可是很奇怪的是,此後,劉備對於諸葛亮不鹹不淡。

劉備並沒有特別看重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的才能

劉備對於諸葛亮的定位,不像後世小說中寫的那樣。在劉備眼中,諸葛亮就是一個內政型官員,對作戰以及謀略方面,劉備認定他沒有太大的天賦,劉備此時更看重的是法正。

這從諸葛亮在劉備的幾次關鍵性戰役中,並沒有過多的參與,而法正則和劉備一直待在前線,形影不離就能看出。在奪取西川的戰役中,劉備帶去前線的軍師是龐統和法正,而諸葛亮則被留在了荊州。

雖然荊州也很重要,但是比之前線而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可以說,從劉備的這個人事安排中就能看出諸葛亮和法正在他心目中孰輕孰重。

而在漢中戰役時,在前線輔佐劉備的依然是法正,諸葛亮還是沒有得到機會,他沒有起到一個軍師的作用。這點連諸葛亮自己都承認,他在夷陵之戰後曾經哀嘆,若法孝直在此,必不時主公伐吳。從中也能夠看到劉備對於法正的信任,是多過對諸葛亮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認為主要是劉備和諸葛亮在這裡思想上有一定的差距

諸葛亮的態度很簡單,那就是忠實履行隆中對,佔領荊州,奪取益州,和孫權交好,控制好境內的蠻夷,確保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之下,北伐曹魏帝國,確保漢室能夠中興。

可是劉備就不同,他是嫌一天太長,最好一步蹬天,希望走捷徑,恢復大漢的榮光。在他的腦海中缺乏一個明確的戰略藍圖,這就是劉備戎馬半生,一直吃敗仗的主要原因。

不僅如此,劉備偏偏還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在諸葛亮的盤算裡,要想復興漢室,必須要聯合孫權,可是劉備偏偏被關羽的死亡,以及張飛的死亡衝昏了頭腦,他一心想報仇,順便奪下荊州。

在這個指導思想之下,他對於隆中對的執行就不那麼堅定了,這讓諸葛亮在心中也有一些不滿,兩個人就此結下了一些芥蒂。

而且劉備在內心深處對諸葛亮還是有很防範的

最主要的就是諸葛亮有海外關係,他的哥哥諸葛瑾在孫權那裡,可是核心人物,而諸葛亮的政策中的核心之一,就是聯合孫權,這讓劉備很難不產生一些其他的想法。劉備對於諸葛亮的信任,遠遠不如孫權對諸葛瑾的信任。

到了人生最後的時刻,劉備託孤也只不過考慮到黨派制衡的因素,所以才安排了諸葛亮和李嚴兩位派系大佬,作為顧命大臣。他就是想防著任何一個內部派系做大,顛覆他的政權,讓他們互相制約。

這樣一來,皇帝就成為了最後的仲裁者,雙方都要拼命拉攏的對象,這才能確保天下的長治久安。


歷史評說


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不管是歷史記載還是演義都是比較好的。

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的後人,在東漢末年的亂世,從無到有再到做大,成有三足鼎立之一,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劉備雖然是漢朝的後裔,也已經成為平民,憑著一腔熱血和一個信念堅持到最後絕對不是偶然的,他肯定有優於常人的地方,也絕對比其他人更努力。

首先,應該肯給的是劉備的確具有很好的領導才能。起初劉備以平民出身能得到關羽、張飛、糜竺等人的生死追隨就足以證明他有著很高的情商。如諸葛亮所說“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劉備占人和”,在曹操戰勝袁紹,平定烏桓把北方的絕大部分土地都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孫權承襲父兄基業佔領江東八十一州時,劉備還只能暫時在劉表的地盤安身。如果他不是佔得“人和”憑什麼翻身,這裡面也絕對有諸葛亮的功勞。



其次,劉備的發展路線是和諸葛亮的《隆中對》一致的。在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已經給劉備擬好了發展方向和路線,聯合東吳先取荊州,再取西川,成三足鼎立之勢,然後再圖中原。這也足以證明他們君臣的默契,然而劉備沒有完成北伐的計劃就去世了,諸葛亮也是因為感激劉備對他的信任和支持,所謂“願為知己者死”才開始六出祁山,最終鞠躬盡瘁而死。


最後,自古功臣有好結局的不多,殺功臣的君王比比皆是。但也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樣的事情多發生勝利後。諸葛亮在輔佐劉備時並沒有出現間隙,而等劉備在西川稱帝后他還想進攻中原,況且他繼位兩年後就因為伐吳失敗而去世。實際在劉備登基後與諸葛亮摩擦的時間並不長,即使君臣的關係按照規律出現惡化,都沒有來得及。

劉備和諸葛亮的確是歷史上少有的模範君臣。

更多見解敬請留言,期待您的關注和轉發!


葉子寫實


在中國歷史上,君臣之間鬥心鬥角不在少數,而同心同德是鳳毛麟角,劉備和諸葛亮就是鳳毛麟角其中的一個。


公元206年冬天,劉備聽說諸葛亮是一位不仕出的高人,有著經天緯地的才能,於是決定親自拜訪,請諸葛亮出山相助。

當時的劉備將不過關羽和張飛,兵馬更是少的可以忽略不計,暫時在新野縣苟延殘喘。

從冬天開始,劉備接著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的廬山真面目。

雖然劉備不是諸葛亮的最佳人選,但他卻被劉備的誠意所發動,決定出山幫劉備實現光復大漢的夢想。

在外人看來,諸葛亮不論是投靠曹操或者孫權哪一方,都比劉備要強許多,再不濟去荊州劉表那裡,也能混個一官半職。

但諸葛亮卻不這麼認為,當時他大哥諸葛瑾投靠了東吳,弟弟諸葛誕效忠曹魏。


諸葛瑾官拜東吳大將軍,諸葛誕被封為曹魏大將軍。

只有諸葛亮一直在南陽老家,躬耕隴畝,自稱臥龍先生。

因為有傳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即可得天下,可見諸葛亮的早已名聲在外。

劉備的到訪讓諸葛亮看到了希望,因為劉備現在是創業初期,手下人才匱乏。

如果加入曹魏或者東吳,可能不會受到重用,而劉備則會視諸葛亮為良師益友。

因為劉備太渴望人才,以至於痛哭流涕。諸葛亮按照劉備的現狀,為他量身打造了三分天下的謀略。

第一步取荊州,第二步是益州,然後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北伐曹魏,統一全國實現光復大漢的夢想。


劉備遇到諸葛亮如魚得水,除了沒有實現統一全國的終極目標,前兩步都走完了,而且走的非常成功。

劉備稱帝后,諸葛亮毫無懸念地被任命為丞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權派。

諸葛亮就像劉備肚子裡的蛔蟲,時刻都能夠掌握劉備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而劉備對諸葛亮一直用師禮相待,數十年不曾改變。

劉備白帝城託孤時,叫了兩個人,分別是諸葛亮和李嚴

可見諸葛亮依然是劉備輔佐幼主的最佳人選。

這君臣二人的親密程度,已經超過了一般的上級和下屬的關係,稱之為親兄弟也不為過。


不然,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後,也不會殫精竭慮地輔佐劉禪,數次北伐累死在五丈原。

—End—



冷月鉤沉


用一個詞來形容,若即若離,很微妙的關係。

沒有三國演義中那種魚水之情,或許在荊州那段時間是有的,但是沒有持續太久,但是也不像某些陰謀論者所說的那樣君臣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心懷鬼胎,如果真是那樣,劉備也不可能放心把太子託付給他,諸葛亮也不可能為了蜀漢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需要分時間段來看,劉備跟諸葛亮的關係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赤壁之戰前後,奪取益州之後,夷陵之戰後。

第一階段,諸葛亮出山到劉備進軍川蜀。

這段時間裡劉備跟諸葛亮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無間的,正如三國演義中劉備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實則同桌,寢則同塌,秉燭夜談,通宵達旦。


一個原因是劉備前半生顛沛流離,屢戰屢敗的坎坷經歷。劉備本人雄才大略,有凌雲之志,又是皇室後裔,關張趙三兄弟固然勇猛,但是謀士乏善可陳,孫乾忠心可嘉,但是才幹有限。劉備痛定思痛,也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因此遇到徐庶後奉為上賓,言聽計從,似乎是局面開始有所好轉,不料徐庶半途離他而去,臨走前推薦了孔明。抱著三分希望的劉備三顧茅廬,兩人一見如故,孔明的隆中對使得劉備撥開迷霧見青天,開始有了明確的戰略方向。


孔明其實也是待價而沽已久,小說中說不出茅廬而知天下大勢,其實信息是很靈通的,官宦世家,人脈圈子遍佈朝野山林,一直在暗中觀察天下英雄,想找到一個既雄才大略,有政治資本,又不甚得意的老闆做一筆風險投資,能夠充分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曹操氣勢不凡,必成霸業,但是手下人才濟濟,自己去了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近在荊州的劉表偏安一隅,胸無大志,亂世之中不能長久;袁紹更是徒有虛名,有禮賢下士之名但不識人用人之明;江東孫氏是錢塘江小官吏之後,名不正言不順,註定只能做一方諸侯。劉備的到來讓孔明看到了希望,這就是一直在翹首等待的完美的君王形象,漢室後裔,文才武略,有匡扶天下之志和仁義寬厚之名,眼下又是半生漂泊,一無所成。

因此二人頗有相見恨晚之感,就有了三國演義中所說的,魚水之情。

另一個原因是劉備確實是手下人才匱乏。

說到底還是太窮了,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名來利往,出來混血雨腥風九死一生,無非是為了奔個前程圖個升官發財,劉備出身微末,家境貧寒,又沒有非常有錢的親戚朋友可以支持,很多年一直是寄人籬下,居無定所,一般人肯定是不願意跟著他的,畢竟像關張趙這樣義薄雲天,富貴不能淫和孔明這樣有遠見卓識,敢做風險投資的人鳳毛麟角。

一直到赤壁之戰後,劉備在荊州站穩了腳跟,才有了龐統,馬良等一批謀士,直到此時,跟孔明的關係還是親密無間的,孔明依然是他最信任的文臣。


第二個階段,劉備入蜀之後。

劉備佔據川蜀後,蜀中自古就是天府之國,人傑地靈,大批的謀士文臣歸順到劉備麾下,最典型的代表是黃權,法正,李嚴,才幹都不輸孔明,尤其是法正,深得劉備器重,是荊州軍入主蜀中的最大功臣,可惜死的太早,後來關羽失荊州後,劉備怒而興師伐吳,孔明和趙雲強烈勸阻,但是此時劉備已經聽不進諸葛亮的話了,孔明感嘆說,如果法正還活著的話,必然能夠阻止陛下伐吳,可見在一段時間裡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已經高於孔明瞭。自此而後,劉備可用的人就很多了,劉備有了對比,也更清楚看到孔明的優劣勢,長於戰略謀劃,治軍治國,短於臨陣對決,出奇制勝,因此這段時間裡,兩人的距離是疏遠很多了,尤其是孔明勸阻伐吳,君臣關係僵到了極點。

第三個階段,夷陵之戰後。

夷陵大戰,劉備傾國而出,幾十年的積蓄的兵馬錢糧毀於一旦,退守白帝城,悔愧交加,無言回成都面對孔明和百官,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時,又想起孔明昔日的隆中對,自己的戰略決策失誤使得沒能夠在那條路上走下去,不禁潸然淚下,如今自己生命垂危,蜀漢陷入危機,唯有孔明最值得託付後事,於是有了孔明臨危受命。但是此時劉備還是有防備的,先是一個試探,說劉禪爭氣的話你就輔佐一下,如果他太菜了你就廢了他,自己北伐中原,興復漢室。另外還安排了李嚴來制衡孔明。


儘管如此,兩人此時已是心照不宣了,劉備臨終託付大事,孔明也是感激涕零,自此而後,大權在握,有機會充分施展才華抱負,也一直感念劉備三顧之恩,士為知己者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柳影看歷史


劉備諸葛亮真的親密無間嗎?

這提問想挑撥劉備諸葛亮的關係?開個玩笑啦!世界上再親密的人,都不可能天天親密,友好。包括兩口子,都會有產生膩歪,矛盾發作的時候,劉備諸葛亮在大的方面,肯定是合作配合,信任理解,這都沒有問題。但要說一點齷鹺都沒有,那不符合事實,也不合邏輯,更違反常識。但是,要具體說,劉備,諸葛亮究竟有過啥矛盾?因為歷史資料記載,演義描述都比較隱晦,需要仔細讀,慢慢想,認真琢磨,才能多少悟出道道來。

第一,劉備的伐吳決策。在這件事情上,劉備諸葛亮之間肯定是有不同意見的。而且諸葛亮估計也下了不小的功夫,但畢竟劉備是最終決策者,諸葛亮只能儘自己的責任,劉備不聽,諸葛亮再說啥也不起作用。這件事,在演義中說“先主見孔明苦諫,心中稍回。忽報張飛到來,先主急召入……“。本來眼看勸說見效,可張飛一到,一句“他人豈知昔日之盟“,事情就再不可挽回了。

第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不久,一天,心中悶的慌,用有人送的犛(讀li,就是犛牛)牛尾親自編結帽子,劉備過去就是織蓆編草鞋出身,可能出於習慣,身不由己,自然而然就幹起來了。看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一日,有人送犛牛尾至,玄德取尾親自結帽。孔明入見,正色曰:“明公無復有遠志,但事此而已耶“?玄德投帽於地而謝曰:“吾聊假此以忘憂耳“。孔明曰:“明公自度比曹操若何“?玄德曰:“不如也“!孔明曰:“……萬一曹兵至,何以應之“?玄德曰:“正愁此事,未得良策“。孔明曰:“可速招募民兵,亮自教之,可以待敵“。玄德遂招新野之民,得三千人,孔明朝夕教演陣法】



這段記述,諸葛亮雖然是給劉備出主意,但正色而言,就是很嚴厲的說,顯然沒太給面子,劉備自然很掉價,不過那時,劉備正信任諸葛亮,就很大度的接受了,這和上面提到的勸誡伐吳決策,可有天壤之別。這裡正色嚴厲,而勸誡伐吳,則帶眾大臣跪拜,苦苦勸說,一點也不敢再正色而言。



第三,劉備臨終託孤時,當面告誡“馬謖不可大用“。這時候,劉備處於彌留之際,正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時,不可能對諸葛亮很嚴肅的說,諸葛亮也很難推脫,婉拒。但劉備諸葛亮對同一個人物,且一個甚至影響歷史走向的人物,看法完全不同,按說應引起諸葛亮高度重視,但實在遺憾,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這次卻當成了耳旁風,以至後來街亭悔不當初。

(5:03)


流譽後


我是專注歷史的莫地方,我來回答。

三國演義中,劉備是個十分有仁德的君主,諸葛亮是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可以說兩人堪稱君臣典範,有人就先想問除去三國演義,劉備和諸葛亮到底關係如何。

劉備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出山後除新野之戰外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很有難有諸葛亮的身影出現在劉備身旁,更多的是龐統、法正等人在其身邊,劉備集團中,諸葛亮並不是核心人物,是個核心圈外人物,這個時候蜀漢的第一謀士應該法正,諸葛亮更多是幫劉備處理內政。

諸葛亮曾經為劉備提出了知名的《隆中對》戰略構想,如果劉備肯按照諸葛亮構想必然是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劉備清諸葛亮出山後並沒有完全按照諸葛亮的設想逐步實行,可劉備並不重視孫吳聯盟更多是想割據乙方,稱王或者稱帝,他和諸葛亮戰略不統一。

劉備是個比較重感情的人,關羽、張飛的死要劉備一下在失去了理智,他想奪回荊州,順道解決掉東吳,這個情況下,必然不會去理會諸葛亮的《隆中對》提出的一系列設想,這個時候兄弟為主。

劉備應該沒有忘記諸葛亮哥哥諸葛瑾在吳國身兼要職,並作為使者來過東吳,這個要劉備不得不提防,畢竟諸葛亮在有才華,這個關係也要劉備不得不產生一點想法,劉備對諸葛亮並不是很信任。

白帝城為什麼劉備選擇託孤諸葛亮,更多是個無奈之舉,劉備去世前益州內部並不安定,劉備所帶進人員和益州本地勢力有很大矛盾,劉禪作為一個平庸之主,必然很難處理這層關係,在加上劉備集團精英法正、龐統都已經去世了,劉備只能信任諸葛亮,他認為諸葛亮可以處理好這層關係,維穩住自己的江山,他決定託孤諸葛亮,為了可以牽制他又選擇了益州本地勢力代表李嚴,他希望這兩人可以共同輔助劉禪。

劉備對於諸葛亮並不是很信任,選擇託孤於諸葛亮,更多是沒辦法中最好的辦法,諸葛亮也沒辜負劉備之託,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