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兒童閱讀日,讓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今天是中國兒童閱讀日,市圖書館推薦閱讀書單

讓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鶴報融媒體記者 劉倩倩

“這段時間,我的倆孩子讀了不少書,剛開始我陪著孩子們讀,讀到有趣的地方我們會一起分享,最近我也在網上買了不少新書。”

“我的孩子喜歡讀書,遇到喜歡的書他能讀好幾遍。但他不喜歡讀出聲來,下一步我會引導孩子朗讀。”

“我的孩子不喜歡讀書,每天的親子閱讀任務他都是在我的要求下完成的,如何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4月2日是中國兒童閱讀日,也是國際兒童圖書日。疫情防控期間,孩子們的閱讀情況怎麼樣?如何幫助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哪些書籍適合兒童閱讀?4月1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市圖書館少兒部主任牛楠、心理諮詢師李中華及有陪孩子閱讀經驗的家長,一同瞭解兒童閱讀的相關問題。

10歲男孩兒養成每天閱讀習慣

小濤家住淇濱區錦繡園社區,今年10歲,媽媽王女士分享小濤的閱讀故事時自豪地說:“因為疫情防控,孩子沒辦法正常到校學習,但我們每天都會按時上網課。課後孩子還有讀書計劃:早上背誦古詩、朗誦優美文章;午休前讀繪本;下午完成作業後,我還會陪孩子讀一些適合他的書籍,並把讀書感受寫下來。”疫情防控期間,小濤已經讀了20多本書。

小濤的閱讀書單中有《人體的奧秘》《長大做個好爺爺》《蝸牛日記》等繪本,還有《米小圈日記》《草房子》《火印》《根鳥》等兒童書籍。談起讀書,小濤興奮地說:“讀書的時候自己就像在故事裡……”

因為喜歡閱讀,小濤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我們讓孩子讀書,不全是為了他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想讓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讀書讓他變得有自信、有愛心。在我看來,好的學習成績加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孩子才能變得更優秀。”王女士說。

市圖書館推薦兒童閱讀書單

當天上午,市圖書館少兒部主任牛楠介紹,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市圖書館尚未開放,但閱讀一刻也不能落下。“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這段時間孩子們居家學習,幾乎取消了所有室外活動,這正是孩子們養成閱讀好習慣的契機。”

牛楠還梳理了適合不同年齡段兒童閱讀的書單,希望孩子們在這段時間愛上閱讀。

學齡前兒童推薦讀物:繪本類有《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蚯蚓的日記》《我要小馬桶》《媽媽心·媽媽樹》《晚安,小熊《猜猜我有多愛你》《爺爺一定有辦法》等;文學著作類有米小圈上學記》《小屁孩日記》《笨笨豬》《小豬唏哩呼嚕》神奇的校車》《月光下的肚肚狼》《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小布頭奇遇記》等;美術手工類有《學畫簡筆畫》摺紙》《學捏彩泥》等;國學類有《三字經》《弟子規》等。

8歲至13歲少兒推薦讀物:中國文學類著作有紅星照耀中國》《小桔燈》《寄小讀者》《論語》《三字經》《寶葫蘆的秘密》《中華上下五千年》《三毛流浪記》《封神演義》等;外國文學類著作有《湯姆·索亞歷險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愛的教育》《伊索寓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夏洛的網》《窗邊的小豆豆》《海底兩萬裡》等;中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著作的《笑貓日記》《淘氣包馬小跳》《男生日記》《女生日記》等,沈石溪著作的《狼王夢》《斑羚飛渡》等,曹文軒著作的《草房子》《青銅葵花》《我的兒子皮卡》等,伍美珍著作的《陽光姐姐》等。

此外,作文類書籍《好詞好句好段大全》《滿分作文》《考場作業》等,科普類書籍《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植物大戰殭屍科普漫畫》《十萬個為什麼》等也非常適合8歲至13歲的少兒閱讀。

心理諮詢師:疫情防控期間幫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市心語心理諮詢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師李中華介紹,孩子的閱讀量在其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很關鍵,無論對其將來的學習還是品德樹立,都有很好的幫助。“這段時間是一個契機,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相對較多,家長可以陪孩子閱讀,找一些有趣味性的書籍,調動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

李中華說,孩子的好奇心加上家長的鼓勵,可以幫助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家長最好掌握一些方法,不要把陪孩子讀書當成任務,而要珍惜親子閱讀時光。上小學的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性較強,孩子上了初中或高中,有了自己的朋友,家長再想和孩子一起讀書、分享讀書心得就很難了。

李中華建議,讀書時要多給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很多家長關注孩子的負面比較多,並且喜歡用負面的言語去糾正,忽視了對孩子的鼓勵。‘你真棒’你真厲害’這種無意義的誇獎對孩子來說也沒多大作用。家長要和孩子多交流,用激發性的語言,讓孩子有成就感併產生共鳴,進而增加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和信心。

李中華說,從心理學角度講,孩子閱讀時,讀比看效果要好一些。“眼睛看、手指點、耳朵聽、大腦繪圖,這種閱讀習慣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訓練孩子的思維,通過文字、語言,孩子可以在大腦中呈現畫面。”

李中華還建議,家長不要強迫孩子閱讀。“孩子的逆叛心理會因為家長要求做一些事情,上升到對父母的討厭,進而牽扯到學習等方面。所以,閱讀這件事,可能是一次偶然的交流,也可能是孩子提出‘我想買本書’,還可能是一起上網瀏覽網文……家長一直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卻想培養孩子的閱讀好習慣,顯然會事與願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